赵匡胤成语(赵匡胤的著名典故)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7

今天给各位分享赵匡胤成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赵匡胤的著名典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与赵匡胤有关的成语故事
  2. 关于赵匡胤的成语
  3. 关于"赵匡胤"的成语有哪些
  4. 关于宋匡胤的五字成语
  5. 赵光义杀赵匡胤有个词是什么
  6. 急求宋代成语140个!要宋代的!

一、与赵匡胤有关的成语故事

1、【注音】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2、【典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 *** 割据的局面,加强 *** 集权 *** ,以 *** 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3、【释义】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4、【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 *** 斗争

5、【同韵词】立盹行眠、难上加难、溯流从源、事非经过不知难、戒备森严、夜静更阑、侃侃而谈、 *** 谰言、刻画无盐、凤翥龙蟠、......

6、【英文】removefrommilitarypositionbymeansofcupsofwine

7、【成语故事】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定计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 *** 厚禄为条件,解除他们的兵权。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 *** 集权的 *** ,防止 *** 割据

8、黄袍加身 huáng páo jiā shēn

9、成语解释 *** 的龙袍穿到身上。指被拥立为帝王。

10、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11、成语注音ㄏㄨㄤˊㄆㄠˊㄐㄧㄚㄕㄣ

12、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13、成语正音袍,不能读作“bāo”。

14、成语辨形袍;左边不能写作“礻”。

15、成语例子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休。(清陈忱《 *** 后传》之一回)

16、英语翻译be *** de emperor<drape an imperial yellow robe over somebody's shoulder and acclaim him emperor>

17、俄语翻译получитьпрестол

18、宋太祖赵匡胤原为周世宗手下的都点检,周世宗死后,周恭帝即位,赵匡胤掌握兵权。960年,北汉和契丹侵略中原,赵匡胤率军还击,驻军陈桥时,将士将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建立宋朝

二、关于赵匡胤的成语

五代后汉时,郭威在澶州军变,数千将士发生兵变,以黄旗加于其身,拥立他为帝。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 *** 获得成功。

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三、关于"赵匡胤"的成语有哪些

1、黄袍加身(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 *** 获得成功。

【出处】《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 *** 。”

2、杯酒释兵权(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释义】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出处】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 *** 割据的局面,加强 *** 集权 *** ,以 *** 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3、乘风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 *** 浪。’”

4、烛影斧声(zhú yǐng fǔ shēng)

【出处】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宫的一段传说。宋文莹《续湘山野录》: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 *** 。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明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均有类似记述。后人因有以烛影斧声指太宗杀兄夺位;但亦有称其诬者,明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

四、关于宋匡胤的五字成语

1、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 *** 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 *** ,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和明太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2、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 *** 所采取的一系列 *** 军事 *** 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 *** 方面进行了多项 ***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五、赵光义杀赵匡胤有个词是什么

1、斧声烛影。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2、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既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赵光义.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既问:"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 *** 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二十一日晨,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

3、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六、急求宋代成语140个!要宋代的!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 *** )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武丁)

17、暗渡陈仓(韩信) 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0、手不释卷(吕蒙)

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 *** (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 32、司空见惯(刘禹锡)

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成竹在胸(文与可) 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 *** (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赵匡胤成语(赵匡胤的著名典故)-第1张图片-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

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 *** (韩信) 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 *** )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63、江郎才尽(江淹) *** 、七擒七纵(诸葛亮) 65、毛遂自荐(毛遂) 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 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69、曲高和寡(宋玉)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71、凿壁偷光(匡衡) 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孙膑) 74、一诺千金(季布)

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 77、不学无术(霍光) 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 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好像不太够诶

关于赵匡胤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赵匡胤 典故 成语 著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