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槟榔之乡简介(三亚槟榔谷简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

其实陵水槟榔之乡简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三亚槟榔谷简介,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陵水槟榔之乡简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陵水槟榔之乡简介(三亚槟榔谷简介)-第1张图片-

  1. 三亚简介
  2. 海南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简介!

一、三亚简介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我国东南沿海对外 *** 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历史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7年9月26日, *** 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2008北京 *** 会国内火炬传递的之一站。区位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行政全市辖两个管理区、一个办事处(河东、河西管理区,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镇、林旺镇、红沙镇、田独镇、羊栏镇、荔枝沟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人口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91万人2006年末。人口出生率为12.4‰,人口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8万人,苗族4304人, *** 907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三亚港终年无雾。年平均气温25.5℃,7月份气温更高,月平均28.3℃,1月份气温更低,月平均20.7℃。为不规则日潮型,以日潮为主,每月14天为日潮,日潮时最 *** 位2.2米,持续16小时,更低潮位0.6米,平均潮位1.03米,更大潮差2.26米,最小潮差0.06米。平均潮差0.79米。涨潮时水分为两支流,一支向东南流经码头处进入三亚河,流速0.35米/秒;另一支自白排礁缺口向西北流,流速0.35米/秒。落潮流向相反,流速分别为1.08米/秒和0.07米/秒。落潮时间持续8小时,泥沙被落潮带入大海,港池回淤量较少。美食小吃小吃类:港门粉、海南粉、陵水酸粉、抱罗粉、黑豆饭、海南粽子、清补凉、竹筒饭、海南鸡饭美食:藤桥排骨临高乳猪椰子八宝饭 *** 鲜鱼汤温泉鹅南瓜饭加积鸭和乐蟹文昌鸡东山羊海南菜、黄流老鸭等水果:芒果、火龙果、荔枝、龙眼、波罗蜜、榴莲、椰子等。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公路海南岛的公路从早期的海榆东、中、西三线发展到,现在的东、西两条高速公路,将全岛的主要县市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在铁路运输不发达的岛上高速公路成了岛上的交通首选,在东、西二线通车之后一直担任着重要作用。是岛上的交通大动脉。航空位于三亚市以西26公里处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是国内的运输大机场之一,承担着三亚通往国内乃至世界的重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IATA代码SYX,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三亚市中西北部的羊栏镇凤凰村,东距三亚市中心约14公里,西距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5公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建成于1994年6月,7月1日正式通航。港口三亚是海滨城市,当地人自古靠渔业和航运为生,港口自然是三亚的一大窗口,从早期的榆林港到现在的三亚港都见证着三亚的航运发展!铁路三亚地处祖国最南端,铁路运输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发挥作用了,原有铁路走西线,环线铁路原为窄轨铁路,始建于四十年代,后毁于风灾。新中国建立后,于1956年开始重建石碌至八所段52公里,以后建成八所至三亚段166公里,共长218公里,另外自六香至安游修支线19公里。以上各段均为标准轨距。三亚站在海南省三亚市内,建于1960年。离六乡站5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海南铁路总公司管辖。现为二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2006年历史 *** 的跨越,粤海铁路顺利通车,标志着海南从此能坐火车顺利离开。琼州 *** 已经不是天堑,海底隧道正在规划,到时 *** 与海南的交通将更为方便!海南东环铁路海南东环铁路概算总投资181.88亿元,计划于2010年第三季度建成。海南东环铁路由 *** 与海南省合资建设,项目资本金按总投资的50%考虑,其中, *** 和海南省各出资50%,并积极寻求其他出资者。 *** 出资人 *** 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海南省出资人 *** 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东环轻轨如今已动工,到时三亚至海口只要区区几十分钟! [编辑本段]城市 *** 三亚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三亚市歌:《请到天涯海角来》三亚市树:椰树、酸豆树三亚市花:三角梅三亚市鸟:白鹭三亚旅游形象大使:陈楚生三亚形象大使:张梓琳三亚城市门户网:三亚 *** 网三亚晨报:?《三亚晨报》1994年1月3日创刊,是 *** 三亚市委机关报,是海南省三家 *** 报之一(另两家为《海南日报》、《海口晚报》)。历经11年的发展,报纸从周一报到周六报,从四版到八版,从黑白版到天天彩版,从传统版式到时尚版面。报社现有员工60人,其中采编人员36人(高级编辑2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8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2人)。区位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三亚市设2个管理区,辖6个镇(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国营南田农场、国营南新农场、国营南岛农场、国营立才农场、国营南滨农场。河西区(虚拟街道办)位于三亚河、三亚湾之间,是三亚城市中心区。辖15个社区:儋州村社区、群众街社区、建设街社区、红旗街社区、朝阳路社区、友谊路社区、机场路社区、金鸡岭社区、西岛社区、榆港社区、南海社区、新建社区、和平社区、光明社区、春园社区。河东区(虚拟街道办)东隔三亚河与河西区为邻,西面、北面是田独镇,南面是大东海海湾。辖11个社区、2个村:月川社区、临春社区、榕根社区、鹿回头社区、港门村社区、商品街社区、下洋田社区、红郊社区、红沙社区、丹州社区、大东海社区、海罗村、东岸村。海棠湾镇位于田独镇以东,三亚市东端。辖3个社区、19个村:永宁社区、林旺社区、藤海社区、藤桥村、龙楼村、营头村、龙海村、椰林村、东溪村、海丰村、升昌村、青田村、江林村、龙江村、庄大村、林新村、凤塘村、洪李村、北山村、三灶村、湾坡村、铁炉村。田独镇位于河东区以北、以西。辖2个社区、17个村:新村社区、荔枝社区、田独村、中廖村、大茅村、安罗村、六道村、博后村、六盘村、龙坡村、干沟村、榆红村、红土坎村、新红村、罗逢村、红花村、抱坡村、落笔村、南丁村。凤凰镇位于河西区以北。辖3个社区、13个村:回新社、回辉社区、羊新社区、槟榔村、妙林村、海坡村、新联村、羊栏村、水蛟村、梅村村、桶井村、台楼村、抱前村、抱龙村、立新村、扎南村。崖城镇位于凤凰镇以北以西。辖7个社区、23个村:东关社区、雀信社区、东京社区、中和社区、龙港社区、文明社区、梅联社区、城东村、拱北村、崖城村、城西村、水南村、大蛋村、南山村、抱古村、北岭村、赤草村、港门村、乾隆村、临高村、保平村、盐灶村、海棠村、梅东村、长山村、凤岭村、三千米村、梅西村、三更村、镇海村。天涯镇辖1个社区、7个村:马岭社区、黑土村、布甫村、红塘村、塔岭村、文门村、过岭村、华丽村。育才镇辖原属崖城镇的明善、雅林、雅亮、青法、抱安等5个村委会和原天涯镇的那受、那会、马亮、龙密、马脚等5个村委会,面积约314.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镇人民 *** 驻地设在省际公路天新线17公里处。三亚市树三亚的市树有两种,分别是椰树和酸豆树。椰树是一支充满 *** 的歌;椰树是一首充满希望的诗;椰树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幅染透绿色的画面,我们的面前吹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椰风,仿佛我们嗅到了椰子的乳香,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中。椰树浑身是宝。椰子可以加工成多种多样的食品和饮品,成为海南打向世界的拳头产品。椰子汁、打向世界的拳头产品。椰子汁、肉、根、壳均可入 *** ,椰油可制成高级化妆品。海南的椰雕工艺源远流长,精湛奇巧,在古代被作为面天贡品。酸豆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同时也是三亚市市树,现只有云南和海南才有,因为酸豆树全身都是酸的,而且其果实在成熟时会分泌一种氨基酸,所以海南本地人都用其嫩树叶、果实和鲜鱼一起熬汤喝据说对身体非常滋补,特别是对孕妇。这片就是酸豆林。酸豆树从叶到果,无处不酸,如果您尝尝它的果子,就永远不会忘记它的大名了。城市环境三亚市区坐落在这样一种幽美的以山、海、河为特点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的建设注意城市与自然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一体,构成了三亚市区独特的环境特色。三亚市区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构成了三亚市特有的自然景观。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4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绿色屏障辉映出三亚市的妩媚多姿。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了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平添了几分神秘;漫步沙滩,作为三亚市标志的鹿回头隐约可见。三亚有东、西二条河穿过市区,二条河交叉 *** 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有水鸟飞弋,鱼跃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人口就业三亚市常住人口为73.6万人,户籍人口为5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25.69万人,乡村人口约为26.71万人。三亚聚居了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1%,其中以黎族人口居多,约20.5万人,苗族人口约3533人, *** 人口约7716人。 2006年末,三亚常住人口为53.6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人口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4万人,苗族3407人, *** 709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2007年末,三亚常住人口55万人,户籍人口53.52万人,其中农垦 *** 人口6. ***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下,人口再生产步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良 *** 轨道。 2006年末三亚城乡从业人员26.81万人,比上年增加0.76万人。其中,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等单位从业人员5.03万人,增加0.21万人; *** 个体从业人员4.43万人,增加0.17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2 *** 3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劳务输出1.4万人,比年初增加0.62万人。 2007年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我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动阳光培训工程,城镇和农村就业形势不断向好。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99万个,比上年增加94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3万人。

二、海南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简介!

1、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 *** 、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更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 *** 、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 *** 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3、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更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4、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我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5、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6、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 *** 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7、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8、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关于陵水槟榔之乡简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陵水 槟榔 三亚 简介 榔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