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绘画之乡 萧县画家排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萧县绘画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萧县画家排名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萧县绘画之乡 萧县画家排名-第1张图片-

  1. 萧县书画的介绍
  2. 萧县书画的历史沿革
  3. 书画之乡是那里

一、萧县书画的介绍

萧县书画,古称宋绘(及附属于宋的古萧国绘画),萧县书画形成独有的萧县现象,萧县城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自秦汉起就为贯通东西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之地。萧县书画对中国画·水墨写意情有独钟,重笔墨, *** 活,重诗情,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其特征。从数 *** 前的良渚文化开始,萧县书画就已出现。萧县被国画 *** 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1993年, *** 正式命名萧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群众 *** 书画活动的丰富多彩,形成一支规模浩大的民间书画队伍,在这片不到19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可施丹青者近4万人。萧县境内有天然赐予的水墨岩,萧县核心地带,自凤凰山南经老虎山往南帽山、鹤山、樟山、直至丁里山绵延近20里的山体, *** 并蕴藏着无穷尽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水墨岩”,是萧县画家创作的天然素材。2014年萧县被评为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萧县书画的历史沿革

1、萧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献之邦”、“文化大县”的美誉,是 *** 最早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书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萧县书画艺术从孕育、形成、发展到当代的繁荣,一脉相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萧县优越的地理环境,最宜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早在远古时代,县城东南部,两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和山峪中,绵延流淌几十里的倒流河两岸,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林木参天,集中居住着人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也创造了这个地域的文化。从倒流河上游的金寨村、下游的花甲寺及永堌北泉等 *** 晚期遗址的文化层中,出土了许多石斧、石锛、石凿等,还有大量的骨器、玉器和陶器,从这些器物的形制和饰有的绳纹、席纹、篦齿纹、刻划纹以及几何纹饰来看,不仅有人类从洪荒走向文明的遥远记忆,也显示了萧地先民对美的追求和原始绘画的进步,其造型能力,勾线技法已趋于成熟,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堪称萧县原始时代最古老的“美术作品”。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萧县的绘画,溯其渊源,萌芽在 *** 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萧地隶属于宋。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宋画无冶,甚为微妙,尧舜之圣,不能及也。”刘安所讲“宋画”的“微妙”,从萧县后来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的造型及纹饰、图像上都得到了证实。其间,萧地的绘画注意了“状物”的功能,逐步从器物的工艺中分化出来,线描和造型益发生动,并且走向绘画的 *** 发展阶段,使绘画也开始有了 *** 使用的价值。到了汉代,萧县不仅是高祖刘邦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而且一度成为沛郡(沛国)的郡治之地(在今萧县青龙集附近),无论 *** 、经济和文化都相对比较发达。由于汉代 *** 时间较长,社会逐渐 *** ,因而,达官贵族在生活上逐渐奢侈起来,享乐厚葬之风日趋炽盛,于是,墓室便有了画像石装饰。从艺术传统来说,汉画上承先秦及其以前的原始艺术,是对以往艺术的总继承和大发展。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述:“汉画不仅上承了原始艺术到先秦艺术,而且加以大融化、大发展、大提高。我认为中国的绘画到了汉代,已经全面确立起绘画的民族传统和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是十分辉煌的一页。”

3、萧县出土的历代散落在民间的汉画像石,有300余块,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仙人瑞兽、神话传说,又有历史故事、牛耕纺织、向学尚武、车马出行、筵宴飨宾、舞乐百戏等。就艺术上讲,与后来的中国画相比,除表现方式是以刀代笔在石面上刻绘外,其艺术特征也极为相近:之一,都是用线条来表现客体;第二,采取鸟瞰式视角布置景物;第三,部分画上加题记,初开题画之端;第四,重视绘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和动势。鉴于上述萧县汉画像石的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泛,特别是艺术的表现手法已具备了中国画的特征,因而我们认为萧县绘画成熟于汉代。南朝宋时,祖籍于萧县绥舆里的刘裕,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 *** 家,还是一位精于翰墨的书法家。在他结束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而登上帝位后,笃志研习书法,每日临池不辍,书艺精进,所书擘窠大字,雄健遒劲,气势轩昂,竞摘当时书坛之冠。宋武帝的三子刘义隆(文帝)继承了先帝的传统美德,长于隶书、行草,师承“二王(羲之、献之)”,造诣精深,被时人誉为“若大鹏之击空,九天之鹤唳”。宋武帝之孙刘彧也善于行书,既能上溯师承先贤,博采众家之长,又不拘泥于已有藩篱,其书 *** 恣肆,气魄恢宏,独创自家风格。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由于宋武帝刘裕如此爱好书法,且卓有成就,影响所及,一班文臣武将,缙绅贤达,直至故土的墨客士子,也都竞相效尤,极一时之盛。“书画同源”。刘宋之时,除了书法艺术繁荣昌盛之外,绘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在这一地区土生土长的著名画家有戴逵、戴勃、戴颙等人。他们一反晋代士大夫那种生活 *** 、漠视现实、脱离群众、自命清高的风习,力主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反映现实。

4、其时,有谚语日:“宋绘闻天下。”这是对于“宋绘”的崇高评价。“宋绘”,不仅丰富了我国书画艺术的宝库,而且对于萧县书画艺术的推动,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唐、宋时期,本县倒流河西岸的白土镇,有处建于晚唐烧制陶瓷的“萧窑”。据史树青先生主编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陶瓷·萧窑》中说:“窑址在安徽萧县白土寨。唐代已烧造,到金代成为金人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纹饰以印花、绣花、画花为表,题材以折枝花、虫鸟等为多,几何图形较少,显然是受到当时画风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陶器上的绘画题材,既显示了工艺美术对文人画追求的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萧县文人画的盛况。

5、到了宋时,特别是苏轼来到徐州任知州后,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在晁补之等人的陪同下,来到萧县拱翠堂,为窦墩礼挥笔泼墨画了一张《枯木竹石图》,对萧县书画的影响更不可低估。众所周知,苏轼是北宋“文人画”的领袖人物,他不仅工诗文,书法也自成一家,而且善绘画,尤擅墨竹松石。在此之前,他的表兄文与可已是画墨竹高手,标新画坛,自成一派,以致“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苏轼曾就教于文与可,深谙其“成竹于胸”之哲理,终成画墨竹名家。因而,苏轼来到徐州之后,文与可便频频向仰慕自己的“四方之人”推荐,“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6、苏轼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独到卓见。他反对因袭模仿,力主变革创新,要求作品具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的著名论画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开后来士大夫文人画家强调神韵、不讲形似之风。他又主张加强绘画与文学的联系,要求绘画能体现作者的 *** 格以致精神面貌——自我表现。这些都对后来的“文人画”产生深远影响。在他的影响下,士大夫文人从事业余绘画之风气大为高涨,形成了与院画相抗衡的队伍。他的艺术思想也影响到以后画院中一些画家,特别是他“墨竹一派”的创作技法,至今仍为后来形成的“龙城画派”所继承。

7、明朝洪武末年,萧县新来了一位知县,名叫郑恕。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介绍:“郑恕,仙居人,字本忠,能赋诗,善书画,好古博雅。家甚贫,一介不妄取。后为昌国训导,知萧县。靖难师破萧,恕死之。福王时谥惠节。”郑恕在任时,在书画方面不仅继承了苏轼文人画的传统风格,而且为当地一些文人画家遮风挡雨,扶植他们成长。在郑恕的身体力行和直接关怀下,萧县先后有许辉祖、王之麟、王国辅等一批青年书画家脱颖而出,在徐淮一带颇有影响,为以后“龙城画派”的形成从理论上和队伍上以及作品题材风格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辛亥 *** 结束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继之而来的是 *** 十月 *** 的炮声和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都给我国旧的文化体系以摧枯拉朽般的冲击。1 *** 1年7月,中国 *** 的诞生,加速了 *** 主义的广为传播,推动了萧县书画进一步的“平民化”。

8、 *** 初年,王子云在之一高等小学任美术教师,先后发现、培养了诸如刘开渠、王肇m民、欧阳南荪、刘梦笔、卢致远、许克书等一大批书画新秀。

9、30年代,萧县习画、练字之风日盛。县内小学竞相开设了美术、书法课,在孩子们的心灵上及早地播下了艺术的 *** 。后来,王子云去北京国立艺专和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任教,又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 *** 先后去外地艺专学画。其间,萧县去杭州、上海、北京、徐州、苏州等地美专学习书画的就有数十人。当时,国立西湖艺术院(杭州美专)共有江北 *** 6人,除李可染为徐州籍外,王肇民、刘梦笔、欧阳南荪、 *** 群、卢致远5人均为萧县人。之后,进入该校学习的还有蒋瑞云(女)、朱广明(女)、郑忠方等人;许克书(女),系苏州美专的毕业生,是当时萧县三位女画家之一;罗丹,系萧县在上海艺专最早毕业的 *** 。

10、1 *** 8年,萧县民众教育馆在欧阳南荪和侯子安的倡导、主持下成立了“美术研究会”。会员有毛羽毛、段庆成、范荣祖、白菊如、郑衍俊、冯雨邨、吴忠和等30多人。1930年,又成立了“东方画会”。他们定期开展活动,进行作品观摩,并举办古今画展,相互砥砺,切磋技艺。另外,间或由侯子安讲授山水画的构思技法。那时,欧阳南荪任实验小学美术教师,利用课余去讲授人物素描和花鸟画创作;冯雨邨则讲授书法的基本要素和品评的技巧。一时间,一个不足万人的萧县城,学书习画,争先恐后,沸沸扬扬。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王子云、刘开渠师生二人,在乡亲们的激励、支持下,相继走出萧县,步入徐州、北京、杭州等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他们利用较为优越的学习条件,广征博览,尽情地汲取古今中外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华。后来,二人又先后到了法国巴黎深造。先是学习 *** 素描和西洋油画。未久,因为主观上奋斗目标的转移和客观条件的许可,都改攻雕塑,迅速地取得显赫成果。1935年,巴黎出版的《现代美术家辞典》介绍了他们的艺术成就。这不仅是他们二人和萧县人的殊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2、30年代,他们先后返回祖国搞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不论是在古都北平,还是在西子湖畔,或是驻足在巴山蜀水,他们对于家乡总是一往深情,希冀“龙城画派”的重新崛起:而家乡有志致力于书画事业的后生们,也常以他们二人为楷模,鞭策自己在艺术上不懈地进取。

13、1938年 *** ,萧县沦入日军之手,“东方画会”这一群众团体不得不停止活动。成员各奔东西,共赴国难。但是,它对于书画传统的赓续,让“龙城画派”世有传人,永为后人所铭记。

1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 *** 以来, *** 的文艺方针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文化园地,百花竞艳,万紫千红。使萧县书画创作,日趋繁荣,跨入“黄金时代”。画坛宿将、新秀竞相争辉。

15、萧县书画,由地主豪绅的厅堂、文人的书斋走进寻常百姓之家,这是一个历史 *** 的转变。她从 *** 时期开始萌芽,成熟于汉代,兴盛于刘宋,发展于唐宋元明各朝,盛行于乾嘉,繁荣于20世纪之末。纵观其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萧县是传统文入画成长的沃土,这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昭示了她之所以能在萧县产生发展和繁荣,其中对书画的普及是一个关键因素。

16、1981年,全国之一家县级书画院——萧县书画院成立,这是一个以书画创作和研究为主的事业单位,同时开展书画展览,对外交流,组织辅导全县书画活动。县书画院还与有关单位合办了两所艺术(美术)高中,每年都为高等院校输送一批书画人才,至今学而有成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已超过千人。

17、此外,全县城乡书画培训班星罗棋布;电视函授大学、宿州市联合大学、县老年大学都开办了国画和书法班;相继成立了“萧县书画学会”等30多个书画社团,县城开办了70多家书画装裱店。1987年,由省投资在萧龙士故乡——萧县刘套镇建立了全国之一家农民书画院。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书画艺术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学习传统文人画的热潮,由城镇、机关向厂矿和农村、家庭延伸。

18、萧县书画还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层次的展出与交流,逐步提高了画乡在国内外的声誉。建国以来,萧县在县内外举办画展670多次,其中包括省级以上大型画展7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宁、沪、穗、蓉和北京“萧县书画精品展”,还举办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四届书画艺术节,以及郑正一行 *** 高雄书画展、欧阳龙法国巴黎画展和薛志耘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画展等;另外,还有在国内外数十名萧籍画家的作品,通过送往迎来,先后交流到 *** 、 *** 地区,以及美国、法国、英国、西德、日本、新加坡、泰国、西班牙、瑞士、卢森堡、意大利、巴基斯坦、荷兰、希腊等10多个国家;已出版书画集70多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书画队伍已达3万人之众,涉墨成趣者近3000人,参加县以上展出者1200多人,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作品者200多人。少儿书画活动也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仅实验小学在国内外获大奖者就有200多人次。全县群众 *** 的书画活动促进了书画市场的繁荣,全县书画装裱店发展到近百家,龙城镇形成了书画一条街,促进了萧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19、20多年前,《中国青年报》曾以“之乡”集锦为题,把“国画之乡——萧县”列为“十大之乡”之一。而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 *** 《文汇报》、《大公报》、《安徽日报》和《朵云》、《书法》、《书与画》、《国画家》、《国画世界》和《中国书画》等报刊, *** 人民广播电台和 *** 等近百家新闻媒体,或报道萧县书画活动,发表萧县书画家作品和评论,或宣传画乡风采,这些都给萧县人民和书画家以很大鼓舞,提高了萧县在全国的知名度,推动了萧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书画之乡是那里

北镇是 *** 命名的“中国书画之乡”,在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曾经成长、造就了一大批名冠华夏的书画家。如今闾山的画家们更是信心十足,每日闻鸡起舞,灯下挥毫,书法绘画创作异常繁荣,创作队伍逐年壮大,常年从事创作人员已有600多人,在国家和外省市工作的北镇籍的书画家也多达200人。北镇书画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及北镇和锦绣之州一道瑰丽神秘的文化风景。

北镇书画在远古的月光下风生水起之所以名冠华夏,既有当代人的努力,也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北镇医巫闾山自古八方画师云集,一些绘画名流纷纷慕名来此作画。辽代的东丹王耶律倍、 *** 国妃萧氏;清代的傅雯、年希尧、王恩隆、王郁周、曹玉山、陈秀庭等均为绘画名家。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曾于闾山绝顶筑学堂,习文绘画,他的《射骑》等中国画皆入宋秘府,收入《宣和画谱》,现为 *** 博物院和美国波士顿国家美术馆收藏;清代宫廷画家高其佩 *** 傅雯所画的《医巫闾山图》,至今被辽宁博物馆收藏。今天的北镇,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书法绘画群体,他们被北镇的大自然所吸引,创作出了一批批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水墨画。他们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作品意境清新,笔墨凝练,乡土民情跃出绢素。最使人惊叹的是画中洋溢的纯正、朴厚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率真的北国情趣。

北镇籍(出生在北镇庙朱屯)著名美术 *** 张仃生前说:“北镇的画家们在技法上是专业化的,在修养上是文人化的。他们通过笔墨传达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为作品赋予了生命。”谈及闾山画会发展的原因,张仃认为有三点:其一,有医巫闾山山水的滋养。闾山古为全国五大镇山之一,向以雄峻多姿、山水奇秀受到历代帝王名士的青睐,众多文人墨客纷沓而至,形成了闾山文化圈,赋予了北镇画家们神奇的力量。其二,闾山画家的绘画观是明确的,他们不为时风所囿,具有坦白、真诚的艺术气质及执着精神,他们把绘画作为抒发心境陶冶情 *** 的首要动机,所以他们的作品纯真。其三,北镇的优美环境和文化积淀,年复一年造就了一个画家群体,他们团结务实,在艺术上刻苦钻研,取长补短,形成了艺术创作的环境氛围。张仃说:“家乡北镇的画家经常到我这里来,我有时也回家乡与他们切磋交流写生。我为家乡有这么多醉心于国画事业的人而欣喜,为他们的执着精神而激动,更对他们的作品赞赏、摇旗呐喊。是闾山养育了我,也养育了北镇的画家,我热爱闾山,更热爱家乡那些勤恳上进的艺术家。”

中国连云港市东海水晶城由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始建于19 *** 年,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营业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精品房700多间,柜台700多节,经营人员5000多名。水晶城2005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预计2006年将突破20亿元,其中进出口额占30%以上。在水晶城的带动下,全县有10多万人从事水晶产业,整个产业年产值达60亿元,水晶产业已经成为东海经济的重要支柱。

东海水晶城已成为世界水晶的集散中心。每年从巴西、南非、 *** 等国进口的水晶原料近千吨,我县的水晶及其制品又远销欧、美、日、韩和 *** 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建成以来,市场交易额超过60亿元, 2004年已突破8亿元,上交各种税费1200多万元,其中进出口额已占交易额的30%以上。水晶产业成为东海经济的一大支柱。水晶城凭借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经营方式,使“水晶之旅”已成为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的一大旅游项目,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万人次以上。

为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于2006年对市场二楼进行改造。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水晶城二楼于2006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工程总投资2300万元,新建多功能精品展销中心800平方米,新建精品房7000平方米,新 *** 空调、扶手电梯等经营设施,并对消防、供电等设施进行了改造。水晶城二楼投入使用后,为1500多名社会人员提供创业舞台。同时还成立了专业的 *** 科技公司——“淘晶网”和电子商务中心,在引导经营商户与互联网接轨的同时,不断提高网上交易额,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商品交易平台。

水晶城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其骄人的业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多次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市场”、“江苏省样板市场”、“江苏省十大市场”及“全国文明市场”、“全国供销 *** 先进集体”、“中国水晶工艺礼品城”等荣誉称号。

在上级供销社和县委县 *** 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水晶界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水晶城正阔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根据东海县“十一五”规划和省市领导的要求,在未来几年时间内,要把水晶城建设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大市场,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 *** 水晶交易中心。到2010年,水晶城营业面积要达到50000平方米以上,市场总投资要突破1亿元,年交易额要突破100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000万元,把水晶城建设成为集购物、旅游、对外贸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 *** 现代化物流企业。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东海水晶城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东海水晶的质量、储量和产量都位居全国首位:含硅量达99.99%,素有“东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誉;储量为30万吨,占全国的70%以上;年开采量在1000多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一代伟人 *** *** 的水晶棺,就是精选东海水晶熔炼而成的,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的3.5吨中国水晶大王也产自东海。全县水晶及硅资源加工企业有2000多家,年产值已超过20亿元。2003年我县被授予“中国水晶之都”称号。

水晶原石类:紫晶矿石、紫晶洞、晶簇、水晶菊花石、天然水晶单晶体、合成水晶单晶体等;

水晶饰品类:项链、手链、手镯、胸花、钮扣、戒指、耳钉、耳坠、挂坠等;

水晶收藏品类:各种奇石、异石、孤品、绝品等;

水晶工艺品类:水晶雕件、水晶画、屏风、水晶观赏球、水晶鼻烟壶、水晶招财树等;

水晶日用品类:近视镜、老花镜、墨镜、酒具、茶具、印章、枕皮、枕垫、枕席、象棋、围棋等;

水晶法器类:佛像、观音、佛球、念珠、生肖等;

仿水晶工艺品类:各种礼品、办公用品、灯具等。

文章分享结束,萧县绘画之乡和萧县画家排名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萧县 画家 排名 画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