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豆麦之乡湖北天门,以及湖北最穷的三个市天门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湖北的特产有哪些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 *** 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 *** 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 *** 。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首选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
在食用之前要乘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 *** 。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更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 *** 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精武鸭脖是武汉最有名的汉族小吃,因为起源于汉口的精武路而得名。精武鸭脖是将川味卤方改进后用在鸭脖上好火计精武鸭脖培训,具有四川麻辣风格,香味扑鼻,口感 *** ,鲜美无比,所以很快成为了武 *** 喜爱的名小吃,仅在精武路一带就有十几家店。如今,精武鸭脖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并且形成一些新的流派。
鸭脖子,本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经过用红辣椒、花椒、八角等几十种纯天然香料进行精心烹制料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剁成一节一节,大小刚好能在嘴巴里 *** 转动。鸭颈肉层次分明,颇有嚼劲,肉啃完后,接着 *** 骨节中间的骨髓,“滋溜”一声,让人觉得颇有成就感。
照老一辈人的说法,鸭脖是活肉,鸭子整天寻吃觅食,纤长的头颈一伸一缩,肌肉纤维锻炼得非常有韧劲,所以味道格外的好鸭脖子所以能脱颖而出就在于它肉附于骨,鸭肝鸭肠之类属于一口香,很易满足,而鸭翅、鸭掌骨肉较易分离,吃起来没有难度,只有鸭脖子骨肉相连,任你啃嚼吸嘬,也只能得其味之 *** ,让人总是难以充分满足,这便是鸭脖子的妙味所在了。
武昌鱼,俗称团头鲂、缩项鳊。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属名贵淡水鱼菜。
*** 的著名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武昌鱼名扬中外,香飘 *** ,成为湖北的一道当家名菜。用武昌鱼可以烹制出数十种不同风味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红烧武昌鱼、蝴蝶武昌鱼、茅台武昌鱼、鸡粥奶油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白雪腊梅武昌鱼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脍炙人口,清香扑鼻,肉嫩味鲜。
“孝感麻糖”是湖北著名的地方风味名点。它以精制糯米、优质芝麻、绵白糖为主要原料,配以桂花、金钱桔饼等,用传统的配方精心配制,经过12道工艺流程,32个环节制成,孝感麻糖外形犹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扑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
孝感麻糖历史悠久,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吃过并赞不绝口,从而一举成为皇家贡品。后来各地也都仿制,但味道就是及不上孝感本地的土产,故不相传,只有用孝感城关西门外城隍潭的“龙吐水”熬糖,才能制出上品的麻糖来。
洪湖莲子,湖北省洪湖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莲子出产于生态环境优良的洪湖湖区,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具有广泛的食用和 *** 用价值。
洪湖莲子产品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微甘而鲜的风味。洪湖莲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磷脂、生物碱、类黄酮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保健成分,可以制成多种饮料、食品。
在医疗上莲子有止血、散淤、健脾、安神等功效,是一种滋补佳品。其莲心制成茶,有减肥功效。《本草纲目》称洪湖莲子是一种难得的纯中 *** 野生植物。
湖北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制品更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楚国文化和浓郁的鱼米风情,历史故事丰富,知名度高。像武汉热干面、老通城三鲜豆皮、秭归清水粽子、黄州甜烧梅、黄梅白莲汤、黄冈绿豆糍粑、云梦鱼面、恩施炕土豆、巴东五香豆干、孝感米酒、江陵散烩八宝饭、四季美汤包等,这一路小吃令您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无肚能容。
湖北小吃由武汉小吃、荆沙小吃、襄阳小吃、恩施民族小吃等组合而成,其取料广、技法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适应南北各地人的需要。
二、关于湖北省天门市多宝镇的历史
多宝镇隶属于天门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汉水中游左岸,地处天门、京山市、潜江市、沙洋市、钟祥市五县市的结合部,与荆门市沙洋县一桥相连,汉宜、荷沙两条省道穿境而过。该镇总面积175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人,下辖36个村民 *** 会,1个渔场和1个农队,镇区集镇面积3平方公里,可谓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三、天门市属于哪个省
天门,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北抵大洪山,南依汉江,东临武汉。清雍正四年(1726年),因境内天门山得名“天门”;1994年, *** 批准天门市为湖北省直管市。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128.66万人。
天门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故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更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
,已连续十二年被评为中国更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
、中国更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市
和中国创新创业中小城市百强市。
201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25亿元,同比增长8%。
2018年12月,《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将天门列为全省10个大中型城市之一。
2019年3月,被列为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天门,因境内西北有天门山而得名。早在原始社会晚期,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位于天门北郊的石家河遗址,不仅是长江中游的特大型城址,也是当时整个区域的 *** 中心。考古资料表明,以石家河遗址为中心,仅湖北省境内就分布着天门石家河、天门龙嘴、 *** 走马岭、 *** 青河城等15处城址,大多距今约四、五 *** 。这一时期,中心聚落石家河进一步整合文化与资源,引领着长江中游向前发展,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与黄河流域文化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天门,古代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竟陵邑。秦朝设置竟陵县(取“竟陵者,
”之意,即山陵至此终止),属南郡。
西汉时,竟陵县隶属江夏郡。新朝王莽将竟陵县改名守平县。东汉,复名竟陵县。
三国时,竟陵县为吴国荆州江夏郡所辖。
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竟陵县属竟陵郡,郡治设石城(今钟祥市)。东晋末年,分竟陵县设置霄城县。
刘宋孝建元年(454年),竟陵县属郢州竟陵郡。南齐建元元年(479年),迁竟陵郡治至竟陵县境。南梁 *** 元年(550年),竟陵县并入霄城县,仍属郢州竟陵郡,郡治设霄城。北周保定元年(561年),霄城县改回竟陵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郡制,实行州、县两级制,竟陵县属复州所辖,州治设竟陵。仁寿三年(603年),复州治所迁至建兴县(沔阳)。大业初,复将州改郡,复州改为沔阳郡,竟陵县属沔阳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沔阳郡改为复州,州治迁竟陵县。贞观七年(633年)州治又迁沔阳,属山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州改为竟陵郡,属山南东道所辖。乾元元年(758年),又为复州。宝应二年(763年),州治再迁竟陵。
五代时期,竟陵县一直为州(郡)治所。后晋天福元年(936年),为避石敬瑭名讳(“敬”与“竟”同音),遂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天福五年,直隶防御州治所设景陵县。后汉复名竟陵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之讳,再改竟陵县为景陵县,由湖北路复州所辖。熙宁六年(1073年)撤销复州,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安州(州治设今湖北安陆市)。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复州建制,州治设景陵县。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于景陵设置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又于景陵设荆湖北路安抚使,景陵县属荆湖北路复州。端平三年(1236年),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迁至沔阳。由于蒙古军南下,州、县治所亦随迁至沔阳,后转徙频繁。
元代,景陵县先后属复州、复州路,沔阳府所辖。
明代初期,景陵县为景陵卫。洪武三年(1370年),撤卫改县,隶属沔阳府。洪武九年改府为州,直属湖广布政使司,景陵县属沔阳州所辖。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治所在今钟祥市)所辖,景陵县亦随属承天府沔阳州。天启年间,景陵县属承天府直辖。
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
*** 初期,天门县属湖北省襄阳道所辖。 *** 十七年(1 *** 8年),废道,天门县为省直辖。 *** 二十二年(1933年),为湖北省第六行政 *** 区所辖,行政 *** 专员公署设天门县城。
*** 二十六年(1937年),改属第三行政 *** 区,行政 *** 专员公署设随县(今随州市),直至 *** 三十七年(1948年)9月24日天门县城解放为止。
*** 二十七年(1938年)1月开始,中国 *** 领导天门人 *** 行 *** 战争,先后在本县东部、西部、南部与邻县边境地区结合部建立天汉县、天京潜县,1948年属江汉地区行政公署鄂中专区。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 *** 成立。同月25日撤销天京潜县、天汉县,恢复天门县建制。同年7月,改属湖北省荆州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天门县属荆州专区所辖,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
1987年8月3日, *** 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
1994年10月24日,经 *** 批准,湖北省人民 *** 下发鄂政发〔1994〕143号文件,决定将天门市、潜江市和仙桃市实行省辖直管。至此,天门市成为全国最早设立的三个直管市(天、仙、潜)之一(随州于1994年11月5日设立为直管市,于2000年8月升地级市)。
2002年,湖北省人民 *** 将天门市纳入武汉城市圈。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版图总面积2622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2°33′45″至113°26′15″,北纬30°22′30″至30°52′30″之间。东与孝感市的汉川、应城接壤,北与荆门市的京山、钟祥毗邻,南面和西面隔汉江与仙桃、潜江、荆门相望。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境内东西更大横距约85公里,南北更大纵距约58公里。
天门市大地的基底构造是自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内陆盆地的一部分。全市跨盆地8个构造单元,即潜江凹陷、龙赛湖凸起、小板凹陷、沉湖低凸起、天门凸起带、汉水地堑、永漋河隆起,乐乡关地垒。
天门市地层上的晚近期构造层,承袭了燕山期地壳运动以来的特点,北部不断隆起,南部不断沉降,境内自北向南的单斜构造明显,倾斜度一般为1~3度。继承 *** 活动是天门市地质构造的显著特点,从白垩系到第四系沉降中心并无明显迁移,古河流(汉江、天门河)的活动踪迹变化不大。
天门市位于大洪山山前丘陵与江汉平原衔接地带,地貌属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更高点在佛子山顶端,海拔191.7米,更低点在多祥镇达洲的陈家洲,平均海拔23.2米。
汉江环绕市境南边而过,天门河、汉北河和皂市河贯穿腹部,东流入汉江。人工开挖的天南、天北、中岭和东风等渠道贯穿全市。境内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按自然地形地貌可分为低丘(俗称山)、岗状平原(俗称丘陵)和河湖平原三种地类。
天门市北部山岭,属大洪山脉的山前剥蚀低丘,分布在市境北部和东北部,由西龙尾山、天门山、扑船山、团山、火门山、金杯山、佛子山、洪山、青山、五华山、东龙尾山、小山、幺河山、陶家山、大团山、红墨山等16个小山组成,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3%。低丘大致走向,市东北为西北—东南向,市西北为东北—西南向。海拔高度为46.7~191.5米,坡角25~35度。
自青山往东(含青山),沿天北长渠和汉北河一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不含其中的湖泊)为岗状平原。属剥蚀—堆积垅岗地形。包括皂市镇全部,胡市、九真、佛子山、石家河镇大部分和渔薪镇的一小部分。面积约559.6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2.5%。地表垄岗相间,波状起伏,海拔高度一般在35~60米。呈掌状自北向南微倾斜。
从拖市镇大桥村起,沿天门河往东,接天南长渠,又东,连汉北河天门段,在这条分界线以南的地区(不含青山)为河湖平原,属堆积地形,地势平坦开阔,全部由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组成。其面积为 *** 4.6千米,占市属总面积的76.2%。海拔大多为28~32米,自西向东微递降。西部多宝镇、拖市一带,海拔高度30~32米,坡角1~2度,微向河流倾斜。市东部,麻洋、多祥、马湾、卢市、净潭一带,海拔高度24~26米。沿汉江河床断续分布有河漫滩,呈月牙形,一般高出水面4米左右,江汉汛期常被淹没。
天门属于 *** 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天门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他地方略高,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
天门市河流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河流38条,河道总长1014.15公里,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几大河流,即汉江、上天门河、下天门河和汉北河。天门市位于汉江下游,境内湖泊众多,面积100亩以上的45个,湖泊总面积达37.38平方公里。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岗与平原湖区的交接地带,跨市界湖泊1个:肖严湖(跨天门市、孝感市);城中湖泊4个:东湖、西湖、北湖、 *** 湖。其中水位面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陈家湖、张家大湖、石家湖等,以张家大湖更大,水面面积6.17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2月,天门市耕地168157.37公顷;园地883.29公顷;林地7815.08公顷;草地777.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1313.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931.9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3948.99公顷;其它土地414.59公顷。
截至2017年2月,天门市矿产资源有:原盐、无水芒硝、石油、地热、石灰石、石膏、 *** 等。小板盐矿区的储量为:表内盐储量C+D级10528万吨,表外盐储量C+D级23866万吨。表内体共生 *** 钠储量C+D级668万吨,表外伴生 *** 钠储量C+D级4142万吨。地热分布在皂市李场等丘陵地区。石油开采主要在彭市、张港、 *** 三个地区,年开采量为近10万吨。
天门物产资源丰富,除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外,截至2017年2月,境内野生动植物约有1100余种,其中动物200余种,植物900余种。农作物中有棉花、稻谷、小麦、大豆、大麦、蚕豆、荞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菊芋(俗名洋生姜)、苎麻、黄红麻、甘蔗、烟叶等。动物中,兽类有13种,鸟类43种,鱼类 *** 种,软体动物15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11种, *** 动物2种,节肢动物5种,虫类14种,其它30余种,不少是害虫天敌。在900余种植物中,有 *** 材9类152种,其中属国家收购的有20种,年收购量一般为31.8吨全市蔬菜有12类,70多个品种。果树30余种,其中无花果树、银杏(白果)树等为珍贵树种。花卉有7类,188个品种。
四、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
1、由于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江汉平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所依仗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一,农业生产总量约占湖北省的近60%,占全国的5%~12%,为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江汉平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左右,被誉为湖北的“粮仓”,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2、其中仙桃市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水产量居全省之一,粮食产量居江汉平原之一。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由于江汉平原土地肥沃,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其中监利县为产粮大县,大米产量在60万吨以上。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棉花产量占全省的65%以上,是湖北省更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高产优质棉区之一。其中天门市为产棉大县(市),棉花产量在3万吨左右。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以油菜、芝麻、花生等为主,油菜产量占全省的20%以上,芝麻产量占全省的40%以上。江汉平原的湖区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业区之一,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鳜、乌鳢等鱼类也非常丰富,还盛产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荆州市的莲产量居湖北省首位,占到40%~60%;洪湖主产的野鸭是湖北的特产之一。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豆麦之乡湖北天门和湖北最穷的三个市天门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