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铜鼓舞之乡(雷山风景名胜区) - 之乡 -

雷山铜鼓舞之乡(雷山风景名胜区)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雷山铜鼓舞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雷山风景名胜区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雷山铜鼓舞之乡和雷山风景名胜区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雷山县属于哪个市
  2. 谁知道贵州雷山县具体资料
  3. 雷山县基本概况

一、雷山县属于哪个市

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

介于东经107°55′—108°22′,北纬26°02′—26°34′之间,总面积1204.3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雷山县辖1个街道、5个镇、3个乡。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常住人口数12.32万人。

雷山县历史悠久,其苗族建设、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境内主要旅游风景区有中 *** 间艺术之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中国苗族之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铜鼓发源地掌坳村,中国最美的苗寨乌东、百年水上粮仓新桥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

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响水岩瀑布,高岩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区和雷公坪点将台、格头秀眉营等历史遗迹。1997年,郎德镇被国家 *** 授予中 *** 间艺术之乡称号。

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节雷山县苗族节日繁多,其中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和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最为隆重。

苗年节和鼓藏节主要是祭蝴蝶妈妈<羲和氏>祭姜央祖先,苗年节属小祭,十月岁首过头年,十一月过大年,十二月过末年。

十二周年<一木星年>鼓藏节属大祭,以单数为吉数举行活动。苗年节一般活动三至九天,鼓藏节活动十三或十五天;三大赛: *** 、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

二、谁知道贵州雷山县具体资料

雷山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14.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33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水族等。

县人民 *** 驻丹江镇,G320穿境而过。邮编:557100。代码:522634。区号:0855。拼音:Leishan Xian。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县城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雷山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别是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有中 *** 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有中国苗族之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开发得天独厚。

雷山铜鼓舞之乡(雷山风景名胜区)-第1张图片-

雷山县辖4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达地水族乡、方祥乡。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更高,海拔2178.8米,更低处海拔480米。境内属中 *** 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更高气温35.6℃,更低气温零下8.9℃。无霜期240- *** 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因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水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溪流216条,总长 *** 7公里,年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6万千瓦。

雷山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地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2%,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9.07%,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8%。雷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更高海拔2317.8米,更低海拔480米,以1694米的垂直高差,跨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土四个土带,含7个土类,33个土属,77个土种;越温暖带、北 *** 带、中 *** 带三个气候带;构成高山灌丛、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三个垂直植被形态。孕育了二千余种生物物种,含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资源五十余种。

雷公山,苗岭之巅,主峰海拔2178.8米,雷山县因此得名。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群峰起伏,由冷塘山、乌东山、野草坡、木姜坳、雷公坪、冷竹山、猫鼻岭、九洞山等11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总面积71万亩,其中雷山县辖区52.7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23%,占雷山县总面积的29.08%。雷公山是母亲山,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是清水江、都柳 *** 要支流的发源地,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维持者。雷公山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覆盖率高达90.7%以上,在已知的1390种植物中,被列为国家濒危、珍稀植物的有20种,如秃杉、红豆杉、种萼木、银杏、鹅掌秋、马尾树、榉木、楠木等,还有黑熊、猕猴、林麝、大鲵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500多种动物,是我国中 *** 带一个极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雷公山是神奇的山,它有三绝:"万木之王"秃杉、佛光胜景、雷公山"天书";有七特:穿衣树、苗皇城、八封林、飞瀑群、猴啸谷、千角场、睡莲池。雷公山养育了各族儿女,雷山人民保护了雷公山。1997年4月, *** 专家考察雷公山后向世界公布:雷公山是当今保护得更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们追求反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理想王国,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区之一。

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被誉之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雷山县的苗族建设、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苗寨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独具特色。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三大赛: *** 、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走进雷山,你能见到唐代发型、宋时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将领略一部浓缩的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史。

近几年,雷山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建起了西江、上郎德、下郎德、猫猫河、掌坳、排卡、新桥、大固鲁、小固鲁、大塘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初步形成了响水岩、雷公山顶、猴子岩、雷公坪、格头秃杉群落等风景旅游区,新修了雷公山旅游公路,修建了雷山宾馆、建鑫宾馆、新世纪宾馆、响水岩宾馆等旅游接待设施。雷山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中外游客,八方来宾。

三、雷山县基本概况

雷山县,坐落在贵州省东南部的群山之中,与凯里、台江、榕江和丹寨等县市接壤。它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省城贵阳184公里,距离雷公山主峰仅30公里。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繁盛,特别是以其苗族传统民族文化而闻名,被誉为苗族文化的中心。

雷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中 *** 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中国苗族之一寨西江千户苗寨以及中国短裙苗族聚居地独南村(独南苗寨)。这些地方融合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旅游体验。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和传统村落,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雷山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人口约14.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包括苗族、水族等。县人民 *** 驻地丹江镇,G320公路贯穿而过,邮编557100,行政代码522634,区号0855。县内行政区划包括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等,以及望丰乡、大塘乡等乡级行政区。

历史方面,雷山县自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丹江厅以来,历经多次更迭和变迁。现今,这里保留着丰富的民族风情,如苗族的建筑、服饰、习俗和艺术形式,如铜鼓舞、木鼓舞等舞蹈,以及银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经济上,雷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6.36亿元,财政总收入6680万元,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发展活力。同时,银球茶、清明茶等特色农产品也享有美誉,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距省府贵阳184公里,距州府凯里42公里。雷山县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被誉之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

文章分享结束,雷山铜鼓舞之乡和雷山风景名胜区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雷山 铜鼓 风景名胜 舞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