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牛角之乡,贵州十大土特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贵州牛角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贵州十大土特产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贵州关岭历史
  2. 贵州的黄果树的传说
  3. 贵州银杏之乡更佳观赏时间攻略

一、贵州关岭历史

1.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关岭县因关索岭得名。

相传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南征,部将关索曾驻此地,广得民心,上人感之,遂称此岭为关索岭。明置关索岭守御千户所。

清顺治 *** (1661)改置永宁州。 *** 三年(1914)设关岭县。

1958年并入镇宁县,1961年复置。1981年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1997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7个镇、7个乡。2002年7月3日,贵州省***批准,撤销断桥乡,设立断桥镇。

镇***驻断桥村,所辖行政区域为原断桥乡行政区域。2003年末,辖8个镇、6个乡,241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

2007年末,辖8个镇、6个乡,241个行政村、5个社区。2002年7月3日,贵州省人民***批准,撤销关岭县断桥乡设立断桥镇。

镇人民***驻断桥村,所辖行政区域为原断桥乡行政区域。2003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9个镇、4个乡,241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

2013年5月24日,经贵州省人民***批准,撤销关索镇、顶云乡,设立关索街道、顶云街道;撤销新铺乡、沙营乡。设立新铺镇、沙营镇。

关岭居民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着游移不定的游牧生活。

关岭“马马崖”岩画对此有生动描绘。“马马崖”因绘有众多马匹而得名。

崖面南向,画面高2. 3米,宽3米许,离地2. 2米。现存8个人、4匹马、1条狗、1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

纵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骑手,跃马扬鞭,奔跑在前;其后群马紧跟;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妇女留在住地,不能上山的女孩,面向大人,作舞蹈状。在关岭板贵乡牛角井一带,绘有许多“飞人”图像。

与省内其他崖画相比,具有三个特点:之一,采用线绘,不用涂绘;第二,均以个体出现,彼此似无联系;第三,人物双手高举,作奋力腾飞状,可理解为向天祈祷,含有 *** 意味,乃精神生活的一种反映。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

全县总人口3230 *** 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7571人,占总人口的61.15%。农业人口29 *** 66人,占总人口的91.76%。

县人民***驻关索镇。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隶属于安顺市。

全县总面积1 *** 8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东北、西北与镇宁自治县、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中文名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辖地区:关索镇、永宁镇、花江镇***驻地:关索镇 *** 区号: 0853邮政区码: 561300面积: 1468平方千米人口: 3230 *** 人气候条件:中 *** 带季风湿润气候。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230 *** 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7571人,占总人口的61.15%。农业人口29 *** 66人,占总人口的91.76%。县人民***驻关索镇。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隶属于安顺市。全县总面积1 *** 8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东北、西北与镇宁自治县、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

中文名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下辖地区:关索镇、永宁镇、花江镇

气候条件:中 *** 带季风湿润气候

龙运松清朝贵州永宁州(今关岭县)人。清朝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举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古迹红岩碑有研讨,写有称颂红岩的《戏岩碑歌》一首:晒甲山前红岩连,神工 *** 斧辟何年。字小如升大如斗,是谁纪功来雕镌。相传武侯此驻兵,碑名遂以诸葛传。先人即辞细绎玩,断以高宗伐 *** 方。碑碣语意得真诠。此字非篆非隶亦非 *** ,想是三代神物亦或然。壁立久经风雨蚀,苔藓缘碧火色鲜。面有关索岭之接天,下有坝陵桥水鸣潺潺。榻摩险峻无人到,庐山真面道旁徒望延。历来岣嵝为最古,字青石赤老云烟。其次岐阳宣石鼓,荐诸太庙勒搜编。此碑字奇语诘屈,应共禹碑周鼓历万年。

二、贵州的黄果树的传说

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传说有达摩面壁、马蹄潭上彩虹桥、剪机杼、金梭划瀑布、石破天惊等。

大约在一千多年前, *** 勾结,民不聊生,当地土著无法忍受沉重的徭役和繁重的赋税,爆发了大规模的 *** 。他们将黄果树神龙洞作为抵抗 *** 的军事要塞,可残酷的战事将土著少数民族土著们逼向了绝路, *** 失败,当地土著民族被困洞中,只能往洞内深处另行寻找出口

多日后大家发现洞内并无出口,正当绝望之际,一位土著少数民族佛家 *** 发现了洞内这尊达摩像,他立刻向达摩跪拜,诚心祈福,他的行动感染了大家,都一起跪拜祈福,希望达摩能保诺大家逃过此劫,忽然洞内天摇地动、巨石 *** ,围追的 *** 都葬身于此,无一幸免。

同时,在达摩的侧面出现了一个新的出口,所有的土著得以从新出口逃生。为了感谢达摩化身的救命之恩,大家在此跪拜了三天三夜。从那以后,土著少数民族都会到此摩拜,并经常到此许愿。

关羽的儿子关索奉孔明之命率本部兵马南征,来到黄果树瀑布畔,只见白水河拦住前路。河虽不宽,却是水深流急,上下百十里并无一座桥可过河,亦无舟楫可用。关索只得令传,大军在河西岸扎下营来,派人伐木造舟。造好一只木船,关索令军士抬到河里试渡。

殊不知河水特别湍急,船划不过对岸去,却被冲着往下游漂,漂去不远,栽下黄果树大瀑布,船碎人亡。关索又下令开山取石架桥。千百个军士一天到晚在西山下叮叮当当敲打,却打不得几块石头。这里的石头象铁一样硬,一锤砸去连印子都不起一个。

许多军士的腰杆累断了,才打下一堆石块,勉强够拱一座小桥。关索军正准备动手拱桥的头天晚上,西山顶上下来一个自胡子老头,骑着一匹长犄角的小马,腰间挂一个圆溜溜的葫芦。老头悠悠然然来到采石场,取下腰间葫芦,在采下的石块上每块滴一滴水。滴完后连人带马都不见了。

贵州牛角之乡,贵州十大土特产-第1张图片-

第二天,军士们用那些石头去拱桥。桥拱好后,关索亲自骑着战马领头从桥上过河。谁知,原来比铁还硬的石头,却变得跟豆腐一般软了。关索的马刚一踏上桥,桥就坍塌了。关索和马一起掉下河,马蹄在豆腐似的石头上踏出一个大蹄印,就是现在的马蹄潭。

幸得关索骑的是一匹白龙马,落下河后,马一跃,又把关索驮上岸来,关索才没有被水淹死。这时,白胡子老头又出现了。他问关索:“你为何要带兵来此?”关索道:“奉主公和军师之命,拓展西蜀疆域,统一华夏 *** 。”白胡子老头又问:“此地百姓愿归顺你家主公么?”

关索猜想,这个老神仙一定是此处山民的首领了。急忙下鞍来,对白胡子老头跪拜道:“我家主公顺天意,心怀天下百姓,兴盛华夏 *** ,万望老神仙辅助,同创万代大业。”白胡子老头听关索说得在理,便答应帮忙渡河。他骑着长犄角的小马走了,第二天就带来九个仙女般的南国姑娘。

九个姑娘人人背着一大背七色丝线,拿一只闪闪亮的银梭。九个姑娘在瀑布边织锦。织了九天九夜,织出九千九百九十九匹色彩鲜艳的锦缎。白胡子老头把锦缎一匹匹往大瀑布下的河流上空一抛,变成一座五彩斑斓的大桥。关索率军马平安过了桥,辞别老神仙和仙女,往南进发。

远古时洪水滔天,布依人的祖先两兄妹全靠骑在一棵大竹子上活下来。传到竹王,已是人丁兴旺,分成大小几百个寨子。分散在北盘江一带的高山密林中。布依人勤劳勇敢,男人驱虎逐豹,捕鱼打猎;女人开荒种地,繁衍子孙。

可是,这里山高水深,种的庄稼全靠天雨浇灌,包谷个个只有拇指大,谷子吊吊只有小指长。布依男人一天到晚在荆棘丛中钻,身上的衣裳撕成筋筋挂挂,只好拿树叶披着遮羞,遮不住风,挡不住寒。天上的王母娘娘看见了,就派七仙女变作布依女,下凡来帮布依人织布做衣穿。

七仙女下凡来,取名叫妹竹。竹王把她留在自己家里,用竹子给她修了一栋房子,用竹子给她做了一架织布机。还叫所有的布依人都把收获的棉花送到他家里来,给妹竹纺纱织布。每年,大家送来的雪白的棉花在竹王家堆得象一座小山,人们就叫它花山。

妹竹织的布堆得象一座小山,这些布是织给布依汉子们做衣穿的,人们就叫它郎山。花山隔郎山九十九里路。妹竹年年织布,竹王年年把布收起来,一寸也不分给同胞兄弟们。布依人的汉子仍然披树叶,穿兽皮。竹王却拿布做成马衣衫、狗袍子;还拿布来垫路走,垫了九千九百十九条路。

有一天,妹竹发现竹王有私心了,只顾自己一个人,不把同胞兄弟当人看。妹竹心里好恨。她从竹王身上剐下一套衣衫给卜让穿上,拿了一把大剪刀就出门去,顺着自己织的布淌成的河走下去。

走到郎山和花山的中间,妹竹举起剪刀朝布河用劲一剪,布河被剪成两段,变成今天的黄果树瀑布。她又把上一截剪成三段,分送上头三十三个寨子的布依兄妹,把下一段剪成六段,分送下头六十六个寨子的布依兄妹。这就是如今白水河上的九道瀑布的来历。

从那以后,妹竹的血汗变成了一条大河,在扁担山下九弯十八拐慢慢向南流,浇灌两岸的土地。有了这条河,布依人都不上山打猎了,男人女人都一起开荒造田,造出了七七四十九块大田坝。

很久以前,在乌蒙山脚下,白水河象一条驯顺的解银龙,平稳地在山谷间流淌,浇灌着两岸田坝里的稻田。这里的布依人民,依靠这银子般的白水,勤劳地耕种,和平和生活。大家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后来,白水河上游的上硐寨出了一个黑心的抱赛(头领)。

抱赛霸占了四方的田坝,八乡的山林。所有的布依百姓,都成了他的独外(奴隶)。抱赛象使牛马一样要大家给他种田捞鱼,他却花天酒地,成天享受。抱赛从很远的地方抢来一个漂亮的布依姑娘,一年后生了一个女娃娃。抱赛又想去抢第二个女人,就逼着妻子去跳白水河。

那一天,白水河边凄楚的哭声引得河水也跟着呜呜咽咽,听着真叫人心碎。女人 *** 着一头栽进河里,从下游的漩涡中飞出来,悲愤地冲上蓝天,象一个穿着蜡染百褶裙的布依妇女。十五年后,抱赛的女儿阿果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抱赛把她关在牛棚楼上织布绣花,不准她出来见人。

抱赛家的看牛娃八哥每天把牛吆出吆进,都听见楼上“咿哐咿哐”的织布声和阿果悲怨的歌声。八哥心里十分同情苦命的阿果。有一天,八哥在白水河边放牛,捡到一只被抱赛射伤后死在河边的雁鹅。八哥悄悄地把雁鹅的两条长腿砍下来,做成一对姊妹箫。

八哥晚上他和老牛睡在一起,配合着楼上阿果悲愤的歌声,吹起箫来。吹啊唱啊,吹得老牛竖起了耳朵,唱得老牛掉下了眼泪。老牛突然愤怒地昂起了双角,角尖把楼板戳破。阿果俯身从破洞里看八哥,八哥抬头从破洞里看阿果。

四只泪眼一直凝视着,阿果的泪珠滴下来,落到八哥脸上的两只酒窝里。从此,一到晚上歌声萧声从来没断过。歌声为他们表心愿,泪水为他们诉衷情。可惜,抱赛决不会把阿果嫁给八哥。一天晚上,阿果唱累了,八哥吹累了,一个俯 *** ,一个抬起头,四只眼睛看啊看。

看到公鸡报了晓,看到雀儿闹枝头。厢房上飞来一只喜鹊,喳喳叫唤着。老牛说话了:“八哥呀,阿果呀。快趁天还没亮,抱赛还睡着,你们离开这黑窝,顺着白水河走吧,奔吧,那里有幸福的生活等着你们。”阿果说:“老牛公公啊!我被锁在这个笼子里,怎么跟八哥去寻找幸福啊?”

老牛不说话,昂起头,用两只角撬开一块楼板。阿果顺着牛角梭下来,八哥接着她,双双奔向白水河。他们在岸边砍了几棵 *** ,做成筏子,一个 *** ,一个唱歌,顺水漂去,去寻找幸福 *** 的生活。抱赛醒来了,找不见阿果,喊了一伙狗腿子,驾上九只大船,顺白水河去追赶。

竹筏走得慢,大船快如飞。眼看抱赛就要追上阿果他们了。这时天上飞来一只老喜鹊,衔来一支织布梭,丢给阿果。阿果用梭子往后一划,扔进河里。顿时竹筏后大船前出现一道瀑布。之一只大船摔破了,还有八只大船却追上来了,喜鹊又飞来丢给阿果第二只梭。

阿果双往后一划,扔进河里,成了第二道瀑布,第二只大船又摔破了。老喜鹊衔来八只梭子,八只大船都摔破了,白水河上出现了八道瀑布。抱赛自己乘的那只大船,仍然飞快追了上来,眼看就要抓住阿果和八哥了。喜鹊没有梭子了,落在岸上的一棵黄果树上惊叫。

大船冲了上来,抱赛怒眼圆睁,伸出黑爪。老喜鹊突然啄下自己一片羽毛,扔给阿果。阿果接着,羽毛变成了一根银簪。阿果用银簪往后一划,扔进河里。只听轰隆一声,石破天惊,白水河床一落千丈,抱赛的大船掉进万丈深渊,无影无踪。阿果和八哥坐着竹筏,朝那幸福 *** 的地方奔去。

白水河河岸右边的青山脚,一片密密的钓鱼竹林中,一间茅草房依山傍水,静静地立在山崖下。长满青苔的屋顶,留下了久远岁月的印记;破败的竹篱竹门,印上了漫漫洪荒的痕迹。茅草房里住着一对布依族老夫妇,老者七十二,老奶六十八,加起来整整一百四十岁。

两个老人无儿无女,全靠老者每年在河边和山上砍倒一片片芦苇茅草,放火烧成灰,栽了谷子包谷来度日;靠老奶割了野麻来织布,喂养鸡鸭下蛋,换得油盐来做菜。两老天一黑就关门睡觉,鸡打鸣就起来劳作。日子过得不饥不寒,却十分冷清。

几十年里,两个老人都十分想生个一男半女。可是天天盼,夜夜想,老者想花了眼,老奶想皱了脸。老者年轻的时候,听人家说女人有了喜更爱吃酸东西。他特意挖了一棵黄果树苗来栽在房子背后。如今黄果树已经长得高过了草房,却是年年只开花,不结果。

两个老人想:这是天意了。思子的迫切心情渐渐淡漠,互相从来没有抱怨过对方一句。这年初秋,一天夜里,老奶侧身躺着,却没有一点儿睡意。她看着小窗外远远的星星。有一颗星星又大又亮,一直挂在南山顶上,一动不动,好象也在久久地凝望着茅草房中的老奶奶。

老奶奶似乎感到那颗星星的光照到自己心田里,热热的。大半夜过去了,老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老奶奶仿佛看见南边天上的那颗星星向自己家飘来。飘啊飘啊,越飘越近。一道白光从小竹窗飞进草屋,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神仙,站在老 *** 竹床前,脸上笑眯眯的。

“雅卜依(布依女人)哟,你想有个儿郎吗?”老奶奶惊喜地答道:“想啊,很想个儿郎呕。”“你家房背后的黄果树,更高的那一枝今年结了一个黄果。这个黄果还要养足一百天,你们去摘下来,你吃了后,明年就会有个聪明的儿郎了。”白胡子神仙说完就不见了。

老奶奶兴奋得叫喊起来,醒了。天也有点儿亮了。老奶奶摇醒老者,把 *** 的事情告诉他。两个老人急忙穿衣下床,开了后门出去看,果然,黄果树的高枝上,密叶中一个拳头大的果子露出一小半,青皮在转黄了。

从此,每天上午,老者上山收庄稼,下午睡觉,晚上就通宵坐在黄果树下看守着;老奶白天则一边做饭,一边看守。老者守了九十九夜,夜夜连眼都不敢眨一下。守到最后 *** ,眼看再咂几袋烟,等天一明就可以上树去摘下黄果来给老奶吃了。

天近拂晓,突然刮来一阵冷风。随风飞来一只鹞子,朝黄果树顶扑来。老者打了一个寒颤,心中升起一个大疑团:天不亮,这鹞子飞出来做哪样?莫非出 *** 了么!他抓了一块石头跳起来,顺势朝鹞子掷去。鹞子在空中翻个身,避开石头,直冲到树尖,双爪一抓,就把那个黄果攫走了。

老者拎起装满石块的皮囊,吼着赶鹞子,跑一步甩一砣石头。老奶也被惊醒了,提了把镰刀跑出来,指着空中的鹞子跺脚咒骂。鹞子盘旋着飞过树梢,飞过竹林,飞到白水河上,眼看就要飞到对岸的陡崖去了。老者从皮囊里掏出最后一块石头,狠狠地朝可恶的鹞子甩去。

不偏不倚,那砣石头正击中鹞子的肚腹。它的双爪一松,黄果直直地向白水河心落下来。“轰隆”一声,石破天惊,黄果把白水河砸断了,下半截河落陷下去几十丈。黄果树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黄果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人文黄果树

三、贵州银杏之乡更佳观赏时间攻略

最近已经到了银杏更佳的观赏期了,很多 *** 都问了,这个贵州的银杏之乡的更佳观赏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还有最近的玩法路线是什么呢?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了。

贵州其实很多地方都有银杏的,很多地方也能被称为是银杏之乡。但是公认被叫银杏之乡的是“贵州盘州石桥镇的妥乐村”。

在石桥镇妥乐村,生长有1450余株连片成林的古银杏林,更大树龄1600年以上,平均树龄300年以上,植株高大,胸径大多在1-2米,树冠高度15-30米。特别是妥乐村中心的银杏王,树龄在1000年以上,被村民们敬奉为神树,主干需五六人才能合围,见证了妥乐村千百年来的风雨历程。

妥乐古银杏村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的妥乐村,距盘州市新城红果25公里,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 *** 名胜风景区,素有“世界活化石基地”之称。盘县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是贵州西大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被誉为“滇黔锁钥”,是贵州省之一个也是唯一入选全国百强的县。

银杏树与村寨融为一体,有千株古银杏林、碧云洞、丹霞山、火铺 *** 林、滇黔古驿道等数十个著名景点,村中的溪流、石桥、平地上,皆为一片金 *** 的银杏叶,纯朴的民风让这里幽静之中更添风韵。像妥乐古村这样古银杏集中连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观,在世界上均属罕见,所以妥乐古村也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美誉。

详细 *** :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

妥乐古村有一处民居已经在妥乐这个古老的村庄站立了上百年的沧桑岁月,古朴的雕花的门窗和屋檐下的吊脚木柱,已经由当地 *** 列为文物保护。

古村的青石板小路曾经是一条古代的交通要道,每天从上面走过的人马无数,一走便是六百年的风风雨雨。为石桥镇妥乐村千株银杏赢来了美名与赞誉。或许在将来还会走向世界,成为让世界人为之赞叹的疲惫心灵栖息地。

一座小石桥横跨小溪,宽桥头有两株银杏树,树冠荫蔽桥面,构成奇特树桥景观。倘若是在深秋的早晨,一牧童骑着牛,或者是一个老农背着牧草,拉着黄牛,踏着满地金黄的落叶,在晨雾中穿过古银杏林,来到小桥上,牧童和牛倒影在小桥下的水面上;或许还有几位沙岸上浣洗衣服的少女在河边玩水嬉戏。最让人称奇的是老银杏那盘根错节的树根,穿过桥身跨越河岸,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西来寺是一个古老寺庙,与盘县丹霞山护国寺齐名,曾经有“上有丹霞,下有西来”的盛名。传说很久以前一老道夜间到此, *** 之间建了西来寺却拂袖而去。虽然带有严重神话色彩的故事在当下难以让人信服,但足以见得人们对西来寺的尊崇。

据传,西来寺的建造者是顾、王、路、卜、蒋五大姓氏族人,但建于何年何月,没有记载。如今,只有乾隆年间五大姓氏族人捐资重修留下的一块石碑,碑文模糊,唯‘永垂万古’四个大字可见。

去西来寺要走上一段田间小路,越过一条山涧小河,爬上一座称之为‘牛角营’山岗。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桂花树,寺庙依山傍水,地势险峻,很远就可以看到她巍然耸立。而丹霞山下的水库里的龙王,由于打断了一只角,就用木头接上,后来在龙潭外修了一座水库就叫木龙水库。

从西来寺右侧上行100步,有一片苍翠的竹林甚是清雅秀美,从竹林后平行而走二十步,可俯瞰妥乐村全景。是摄影者和画家取景的更佳视觉,此处将来可仿照黔东南的西江苗寨设一观景台。

用树根组成的数级台阶,可以想象为什么银杏树可以千百年巍然耸立而不畏风雨。这个地方,曾经被 *** 报道过,取名“盘根错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

也听很多人说这是结婚生子树。银杏树雌雄异株,全妥乐只有5棵雄树,枝干向上伸展的是雄树,枝干向四周水平伸展,枝叶更加茂盛的是雌树。

从村公右侧进村主路上行两百步,就是人们所传说中的银杏树王的所在地。据说这棵最早的银杏树王种植于辽代,辽代距离现在已经1100年左右,目前这棵树已经年老枯死,瘦骨嶙峋般颇多沧桑,但是从它的身上脚下,还依旧长出了新的枝桠。

从妥乐村寨的主路拾级而上,经过马山洼,向左微斜坡走几百米,有一个古井,井上有一课形状古怪嶙峋的古山楂树,像一把巨伞遮天蔽日般把整个古井遮盖得严严实实。这棵古山楂树大概已经生长了几百年,树下的井上经年不涸,是周围两三个村寨干旱年份或时节的救命水源。当地人们为感其恩德,在树下设了一个山神石碑,为人们逢年过节祈求平安与富裕生活的寄托所在。

古碑为 *** 癸酉年(1933)年所建。是当地张姓人家的祖坟,至今也不过八十几年的历史。但雕刻的艺术水平很具有独特 *** 及其相应的欣赏价值。上面雕刻的很多动物、人物和图案都清晰别致。有 *** 、传说人物故事,十二生肖等丰富的内容。据说当年为建成这座碑刻,到外地去请了技艺高超的工匠,又从本地延请了出类拔萃的文人进行了碑文的编撰和书写,可谓是体现了文化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在地方上极具人文底蕴的实物 *** 遗存 *** 。

关于这里有个古老的传说。仙人庙遗址在妥乐村寨依傍的大山山巅之上,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只能够看到寺庙的坍塌的墙壁所留下的斑斑的碎石和基亘。还有西来寺的禅语,风雨楼的民乐,东盟街的篝火晚会、仙马湖的帐篷露营地和音乐喷泉。

东盟国际酒店由10栋别墅型酒店组成,每栋别墅有客房9间,酒店客房共计90间。

别墅彼此风格各异,分别运用了 *** 、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十国的文化习俗元素来装饰与点缀。

盘县金色家园酒店为一栋主楼8栋别墅组成,在妥乐村的入口处,位于半山腰,往下可以尽览银杏村。酒店配备有大型会议室、KTV、娱乐室、茶室等一应俱全。

*** :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妥乐古银杏景区内),近仙马湖。

从盘州(红果)直接开车经过威红公路经过乐民镇到石桥镇,再由石桥镇街上往北,2.8km,即到达妥乐(全程35km,需1小时20分左右车程)。

红果火车站至鲁番站(至景区约3.5km),下火车后途经木栈道,5分钟便能到达景区新游客接待中心。

从盘州高铁站乘坐12、13路公交车,到红果汽车站下车;

在红果汽车客运站乘坐红果-山岚凉交快运到妥乐景区大门下车(车程约45分钟),转乘当地接客车辆或步行到景区(下车处到景区约2km路程),票价:20元。

妥乐村,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古银杏产地,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但村民们始终遵循着“雌树如母,儿多母苦,授粉挂果应顺其自然,不可刻意为之”古老传统。 *** 银杏果也是不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在当地可以尝试以白果为食材的当地特色菜: *** 银杏果炖土鸡、清炒白果、串烧白果。

其他的美食推荐:荷叶糯米鸡、风猪、卷粉、烙锅、盘县火腿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贵州牛角之乡和贵州十大土特产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贵州 土特产 十大 角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