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野生菌之乡易门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易门吃野生菌的地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云南野生菌都有哪些优质产地
楚雄州的几个县都是优质野生菌子的大产地:南华、武定、禄丰、大姚、牟定。其中武定和南华名气很大,此两县所产菌子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品质优良。凡是云南能找到的野生菌子如:干巴菌、鸡棕、牛肝菌、见手青、青头菌、鸡油菌、扫把菌、火把菌、松茸……楚雄州都能找到。云南的菌子之都非楚雄莫属。
其次是玉溪,该市的峨山、易门、新平是菌子大县,其中尤以易门县最为著名。易门以前隶属楚雄州,在地理位置上跟楚雄也更为接近,由此可见楚雄州这片山水土壤,特别适合野生菌子的生长发育。昆明人每年菌子大量上市时,都会拖家带口去易门饱吃一顿菌子,易门菌子不仅品种多质量好,而且味道格外鲜美又便于清洗,比如,同样的干巴菌(云南更受欢迎的菌种,但是往往渗杂着很多草和沙石,拣洗很麻烦)易门所产的菌子个头大、沙少,味道还足,吃一盘等于其他地方的两三盘的感觉。玉溪的峨山县也是产菌地,我的印象中,峨山的鸡棕和杂菌,比其他地方的同类菌种更美味而且 *** 还便宜。
第三应该是昆明周边的各个区县市如:嵩明、安宁、富民、宜良、晋宁、禄劝等地菌子产量和品质都是上乘。但是由于 *** 业发达,人口稠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菌子的生长环境被 *** 很多,加之靠近昆明市,消费群体巨大,菌子销售 *** 高, *** 了采菌者无节制地采挖,也有涸泽而渔之忧。
其他如曲靖、文山、普洱、大理和丽江等地菌子产量也不小。不过总体来说,滇中地区因为气候适中,土壤肥沃、山林多、雨水适量,所以菌子产量大、品种多、味道鲜美。
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每个地方都有野生菌,但就品质来说还是有区别的。易门的干巴菌全云南更好,无沙香头足;香格里拉的松茸;巧家、临沧的大黑鸡纵;思茅的大红菌;牛肝菌整个滇中范围的都不错
推荐理由:一听名字,就知道菌子山是个盛产菌子的地方。这里山高林密,雨量适中,土质肥沃,为多种野生食用茵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长条件。像近期这样雨水连绵的季节,山坡上、树林间、小溪旁,甚至道路边,到处都会长出一窝窝、一丛丛、一片片的各种野生菌。
推荐理由: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因其生长在松、栎林地,菌蕾期状如鹿茸而得此名。是一种与松树、栎树及杉树植物根共生的菌根真菌,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的云南松、高山松、灰背栎、黄背栎、长穗高山栎或松、栎混交林中。
最为大家熟知的可能就是玉溪那边了。其实在云南,很多地方都有野生菌。主要出现在松树林内。云南的野生菌种类多,口感好。主要在闷热潮湿的天气最容易生长。
不说了来吃菌吧,现在雨水季。大量菌子出来了
寻甸,马龙,因为这两地方松树林多,寻甸的松子。大多不知道,松树上的松针落在地上,又有蚂蚁窝,鸡(宗)就出了。松茸也很多。我们叫大花菌。楚雄的南华名气大一点,还有好些优质产地别人不知,像思茅(普洱)的镇源哀牢山从东向西直至楚雄双柏这一片好多优质的野生菌也很多,
云南省楚雄州是菌子最适宜生长的地方,除了最适宜以外还有菌子品种多,菌子品质好,尤其是南华和武定两个县森林覆盖率高,武定县的海拔高低不同造就了不同菌子的上市时间,从五月份延续到11月份都有不同的菌子上市,更便宜的时期也就七月中旬,喜欢吃的朋友可以驱车到乡镇上采购,顺路还可以欣赏沿路风景,通常可走两条线路,武昆高速,到猫街下,另外一条是长己线,沿路都能买到品质好 *** 低的菌子。
易门铜厂的野生菌味道比较好,每年七八月过菌节,但产量不高。
二、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是那些
云南十大名贵野生菌有干巴菌、羊肚菌、松茸、松露、红菇、鸡枞菌、黑虎掌菌、牛肝菌、鸡油菌、青头菌。
在云南人眼里,只有两种菌,一种野生菌,一种不是菌。
在云南,没有野生完整的。每年雨季至入秋,云南人朋友圈几乎都在晒野生菌。坊间流传,云南人说自己吃菌第二,绝没有人敢称之一。云南产生了独特的野生菌文化,并逐渐从一个小众的食材变身成为致富的绿色产业,从云南大山走向了全球餐桌。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一片菌子气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笔下的云南雨季。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的雨》中写道:“菌中之王 *** 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作家阿城在《思乡与蛋白酶》一文中写道: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枞菌。而印象最深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中烤松茸那一段的影像,炭火上微微卷曲的松茸片,香味仿佛通过屏幕散发出来。
追溯云南野生菌食用历史,可谓穿越古今,源远流长。在有记载的近四 *** 里,野生菌从未离开过人们的餐桌。翻看古书《 *** *** 》:“土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熬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明朝正德六年,今科状元杨升庵被流放到云南保山,途中食用鸡枞,赞美其为:“海上天风吹玉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近住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相传明熹宗就曾吃过云南的鸡枞菌,明代潘之恒《广菌浦》、清代薛宝辰《素食说略》等等古籍中都有云南菌的记载。
仰韶时代,就有文 *** 载人食用野生菌的典故。
大约一千多年前,古人就记载过蘑菇的种植 *** ,有“芝生于土,土气和而芝草生”“紫芝之载如种豆”这样的语句。三国时期,陈仁玉写了一本专门讲如何培育蘑菇的书,名为《菌谱》,是最早教授香菇种植的典籍。至宋元明清,名人爱吃云南野生菌的佳话不胜枚举。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今科状元杨升庵被流放至云南保山,途中食用鸡 *** 1;,赞其为“海上天风吹玉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鸡 *** 1;出云南,生沙地间之覃也”。清代名家赵翼入滇后之一次吃鸡 *** 1;,盛赞道:“老饕惊叹得未有,异哉此鸡是何族?”近代,美食家汪曾祺曾用“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形容自己对干巴菌的喜爱。作家阿城则称赞云南鸡 *** 1;做的汤,“极危险”。
汪曾祺还曾很细心地比较过云南菌市上 *** 的各种菌子,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深褐带绿,就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面还夹杂着许多草屑、松毛,真叫人怀疑它是否能吃。但是,只要把草屑、松毛择净,撕成细丝,和青辣椒同炒,其味道之美,会叫你啧啧称赞,这才令人信服为什么它的卖价比鸡枞还要贵。
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 *** 油菌,菌盖只有银圆大小,浅 *** ,发出杏干香味,但质韧而味泛,一般只有于做菜时配色,并不好吃,在汪曾祺的笔端,品评高下,把这些菌子的特点都写绝了。
从古到今,野生菌食用的 *** 变化并不大。近代有人总结归纳称,云南人烹饪野生菌的方式大概有10种,不同的 *** 适用于不同的菌类。其中用的最多的 *** 是干炒法,顾名思义,即急火快炒,油量适中,不放水或汤,煸炒至熟。这种 *** 特别适合牛肝菌、干巴菌、鸡 *** 1;、虎掌菌等菌的烹制。其他的 *** ,如微波焗、烧烤法、火锅涮等,也都适合用来烹饪野生菌。
一直以来,云南都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重点产区和贸易区,国内野生食用菌市场约有70%产自云南。野生菌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不仅在全国,在 *** 实属罕见。
昆明植物研究所就云南到底有多少种食用菌做调查,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2700多种,占到全国总数的57.4%。数据看,昆明市场上 *** 的食用菌达258种,仅滇西境内,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就有390多种,大约占全国930余种野生食用菌31.3%,占云南670余种野生食用菌的43.3%,野生食用菌资源每年的储存量高达1万多吨。
如今野生菌已成为继烤烟之后又一农产品出口创汇拳头产品。目前,云南省注册野生食用菌贸易和加工的企业有300多家,每年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约10万吨(鲜品),产值近20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仅松茸一项出口规模就达1,000吨,约3千万美元,占据了80%的国际市场份额。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十年间,松茸总产量及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均为负值,分别为-3%和-6%。2011年~2020年云南省松茸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情况见图:
图 2011年~2020年云南松茸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
2011年~2020年云南牛肝菌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情况见图:
图 2011年~2020年云南牛肝菌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额
当前在市场上流通的野生菌达 *** 余种,其食用菌占到90%, *** 用菌3%。云南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块菌占全国45.6%。在野生菌出口中,鲜松茸96%出口至日本,少量到韩国;牛肝菌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至法国、日本、德国和西班牙。2011年~2020年云南省野生及栽培食用菌产量情况见图:
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全省食用菌产量为49万吨,产值达136亿元;2021年,全省食用菌产值突破160亿元。食用菌成为继烟草、咖啡、蔬菜之后,云南第四大重要的出口创汇林下经济产业,也是云南省的重要绿色食品产业之一。
数字背后,是野生菌产业链上一个个发家致富的鲜活故事。我们以楚雄为例,素有“松茸之乡”美誉的云南楚雄禄丰高峰乡广袤的森林中,野生菌从湿润的地下拱出地面,浑身都散发着大自然原始的香味,这是一片没有任何工矿企业污染的净土。高峰乡境内现有林地17.2万亩,森林覆盖率73.7%,有近15万亩林地生长野生食用菌,其中7万亩生长松茸。2018年楚雄州部分野生食用菌产值、销售收入:
据云南省食用菌协会统计及相关调研,截至2020年,全省食用菌年产值超1亿元的县达38个,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约1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多家;年产值2000万元~5 000万元的企业约40家,产值在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企业约40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多家;全省食用菌获认证的有机产品29个、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
尽管在这十年的发展中,云南野生菌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云南野生菌产业仍停留在原料产地的地位,以新鲜野生菌及干片、盐渍、菌粉等初级加工产品输出为主,附加值低,几乎没有品牌。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态。
截至2020年,云南省有关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仅有 *** 个(目前全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 590个),没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食用菌品牌。
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丛山、山里香、鸿贵食品、滇珍菌业、龙胜菌业、彤菌堂、金江天路、旭日庄园、高原彩、滇菌缘、苏胖子、森途、咪依噜、野森达、恒沅坊、高原茸等食用菌品牌,但多数品牌创建时间短,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品牌能在市场走多远、多深依然是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专业 *** 交易市场的落后模式也在困扰产业走向更高层次。昆明市已形成规模超百亿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体系。其中,木水花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北苑农产品综合 *** 市场、关上蔬菜 *** 市场等是昆明市野生食用菌交易量比较大的市场,但是总体上各大市场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程度还不高。
即便云南野生菌再独特,再美味,“小背篓,路边摊”是支撑不起“云南野生菌”形象的,也无法获得外面客商大批量、高标准的进货需求。所以,市场的专业化,规范化才是解决之本。2015年云南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提供的一组数字:全省销售食用菌产量48.6万吨、产值120亿元,出口10865.6吨,创汇9571万美元。这样一个远超云南花卉的交易额中,昆明几大野生菌交易市场贡献了大部分权重。然而,却没能成就一个“斗南花卉”级别的交易市场。这背后,值得深思。
更突出的问题,或许还是来自“野生”两字,“野生无主、谁采谁有”观念根深蒂固。以松茸为例,云南省本来是世界上松茸更大产区之一,但由于采收不科学,云南松茸主产区的松茸数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楚雄每年因采集“童松茸”而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左右,其他野生食用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到底什么才是适合云南野生菌的采摘模式,也曾引起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外有学者曾对云南西北地区社区松茸采集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私人产权采集模式、社区共有产权采集模式和完全 *** 式采集模式等3种采集管理模式。
结果表明,在私人产权采集模式下松茸采集利润更高且农户劳动力成本更低,但这种模式的推广却受限于松茸产区的自然环境、市场条件以及 *** 因素;社区共有产权采集模式有利于管理采集冲突并促进公平采集。目前在云南,承包制是主流的采菌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包山拾菌”运营模式,这对保护野生菌品种,增加菌源有促进作用,但应对市场及环境明显不足。
如何打造千亿产业, *** 在今年初,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印发了《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通过“一核一带两翼”“966”产业布局和七大重点建设任务,把昆明打造成国际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180万吨,综合产值1200亿元以上。
《规划》提出,“云菌”产业将紧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持补短板、争先进的工作思路,推动“云菌”在产值产量、提质增效、技术创新、交易体系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其中,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18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总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以上。
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10个;打造提升“云菌”公用品牌,培育10个区域品牌、10个企业品牌、20个产品品牌、10个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以昆明为中心,昭阳、陆良、易门、南华、香格里拉为分中心的“1+5”国际国内食用菌交易市场体系;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0户、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合作社)50户,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企业6户。将云南打造成国际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产交易中心和季节 *** 全国大宗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
三、易门菌乡之称是怎么来的
易门菌乡之称来源:易门因水得名,城西有泉,彝语名"洟源",仙源福地,缘水而盛,珍奇野菌,自然天赐。作为野生食用菌丰产地,易门素有"菌乡"之称。易门县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气候温润,年均气温16度,优越的自然环境,是野生菌生长的绿色殿堂。种类有400多种,可食用的有100多种,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菌乡”。
四、易门县美食
易门县美食有易门羊全席、底尼火腿、天麻火腿鸡火锅、易门板栗、冰稀饭等。
1、易门羊全席:易门羊肉取自本地黑山羊,无北方绵羊的腥膻,口感香嫩、自成一格。以县城为中心,东南西北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黑山羊。餐风饮露的生活习 *** 使得羊肉脂肪适中、不肥不腻,也使得浦贝羊肉名冠滇中,成为继野生菌后的另一张易门名片。
2、底尼火腿:除夕夜,切开鲜红透亮散发着香气的火腿,采用蒸煮、爆炒、油炸等烹饪方式,均可保留火腿的原香;配以乳扇、鸡枞、辣椒等做炖菜,可为菜品提味;来一锅白芸豆、干板菜煮火腿,很远就能嗅到香味;配一撮干巴菌,炒个饭,饭的口感和卖相立马提升;选肥瘦适宜的部位,做面点或八宝饭,那口感很受大家喜爱……无论何种吃法,都能让彝族人在全家围坐的欢声笑语里得到满足。
3、天麻火腿鸡火锅:鲜香美味,肥而不腻,滋补怡神”的云南特色餐饮---红昭天园天麻火腿鸡火锅,源自彩云之南、滇池之滨,取“植物王国”中独有的 *** 材天麻和植物香料,经多年潜心探索和研究,配以云南特制火腿及成长期较长的“老鸡”,精心炖制,让您体味红土高原的淳朴民族风情,以及那一片高天白云的情怀。
4、易门板栗:易门板栗是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的特产。板栗是易门的乡土树种,种植历史久,至2012年10月,易门已发展板栗2.6万亩。板栗是易门的乡土树种,种植历史久,集体林权 *** *** 后,群众种植 *** 的积极 *** 得到了很大提高。
5、冰稀饭:冰稀饭,用糯米煮成的稀饭,加入冰块、红糖稀、芝麻、红绿丝,搅拌后吃,糯米软而香甜,冰凉的感觉让人忘记了先前的辣,十分适合夏天吃。得浦贝羊肉名冠滇中,成为继野生菌之后的另一张易门名片。
OK,关于野生菌之乡易门和易门吃野生菌的地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