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壮族狼兵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广西叫狼兵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广西兵为什么称作狼兵呢
1、 *** 时期,桂军的悍勇给了日军极深的印象,由于两广士兵大多佩戴托尼钢盔,因此,每次 *** 上出现带托尼钢盔的部队,随之而来的必是血战,恶战,广西狼兵威名远扬,日军也不得不要畏惧三分。那么,悍勇的广西士兵为什么被称为狼兵呢?这还要从明朝的时候说起。
2、“狼兵”,顾名思义,虎狼之兵,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狼兵最早是明朝时沿海一带民间百姓对广西东兰、那地、南丹等土司武装的称呼。明朝时期, *** 在东南沿海一带大肆劫掠,让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戚继光的戚家军还没有出现,面对凶悍又战法灵活的日本浪人,官军常常是败多胜少, *** 之祸,越演越烈。
3、明正德年间,广西东兰土司韦正宝、韦虎臣父子先奉命,率壮族子弟兵出征广东惠州、潮州、雷州、海南等地,抗击 *** 。韦正宝战死,其子韦虎臣,年仅15岁,带孝出征,他动员所部壮族子弟兵,人人头扎白巾,三人为伍,三伍为什,抱定有去无回的决心,连克倭巢,将 *** 聚歼于海南。
4、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振奋,沿海百姓也纷纷奔走相告:“将如虎,兵如狼,敌寇尽丧胆,保国卫家乡。”因为壮族先民在明朝时被称为俍人,俍之生僻,又与“狼”字同音,所以民间干脆把这些如狼似虎的壮族士兵成为狼兵,广西狼兵的称呼由此而来。
5、但是有一些穷酸学者认为“狼兵”这个词不太文雅,似乎含有歧义,坚持称俍兵,这其实是多虑了。“狼兵”,本就是对一支 *** 的赞誉,秦国时期,列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但秦国丝毫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如狼如虎,正是一支 *** 战斗力强的表现,李云龙就说过,他的部队,士兵必须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况且,壮族先民本就是以狼卫图腾崇拜,广西狼兵,实至名归。
6、由于广西兵强悍的战斗力,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将广西田州、归顺等州土司兵相继编入抗倭队伍,同时,湖南的永顺、保靖,广东的东莞,四川的酉阳、石柱等土兵也被调至东南沿海抗倭,朝廷便将这些少数民族武装统称为“狼土兵”。
二、广西兵为何被称为狼兵
1、广西壮族先民在明代被称为俍人,狼兵乃俍兵音转。在中国战争史上,广西狼兵的威名已经远播四海。其战斗力之顽强,威猛可以说难有匹敌者。是中国最威猛的 *** 。
2、壮族先民天生悍烈,骁勇善战,不屈服于 *** *** ,历朝历代都团结起来,对暴君或侵略者施以致命打击;他们常常在战争中以少胜多,用极少伤亡的代价换取胜利;他们利用有利地形迂回穿行,而后一击必中的战斗作风,让敌军闻风丧胆。
3、在历次战争中,无不展现了广西人强大的战斗力和意志力。至明代,壮族先民组成的 *** ,声威达到了巅峰。
4、广西狼兵作为华夏的一份子,自然也是冲在了 *** 的之一线。在众多的战役中都可以看到广西狼兵的身影。台儿庄之战,广西兵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与川军以及其他 *** 一起,以巨大的牺牲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5、而真正让日本人意识到广西人战斗力的是在桂林保卫战之中。1944年已经穷途末路的日军实施了所谓的“一号作战计划”,妄图做最后的挣扎。对于日本人来说,实行这项计划,桂林是他们必须要攻下的一座城市。
6、日军调集了15万的兵力以及大量的重 *** 装备,妄图在一天之内攻下桂林。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桂林城内的守军不足2万人,但却让他们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7、这场战役中,守军不畏生死,完全将日军打懵了,他们没有想到广西兵的战斗力会这么强悍。到最后日军不得不通过 *** 这种卑劣的手段赢得胜利。
8、对于这场战役,很多经过的日军 *** 将之称为“最令日军胆寒的战役”,很多年后,当年的日本 *** 提到桂林之战,提到广西兵,依然会心惊胆战,感慨万千。
三、广西兵还有个称号叫广西狼兵是因为什么原因
1、西南民族是一个特别具有“抗争精神”的民族,当年秦始皇动用了50万大军,也才 *** 了西南。大秦灭亡之后,南越王赵佗自立于南疆,经过多年的民族融合,先秦时代的那种“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的军人风貌也彻底地带入了西南。
2、广西地处西南,这使得广西人在具备抗争精神的同时,也特别地认同国家的“大一统”理念。南越王国认同汉朝,新中国的五大自治区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局面最为稳定,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3、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有四个人,湖南人算一个半,广西 *** 算一个半,山东人算半个,江浙人算四分之一个,广东 *** 算四分之一个。”能不能这么理解,这里说的不是民族能力问题,而是说越接近皇城脚跟,就越有“老爷”。那里的人民为了生活,早早地就学会了服从,学会了“卑躬屈膝”,如果钱先生说的是这个意思,那么不得不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
4、“狼兵”这个字号的起源:
5、狼兵,原先出现在正史上的是叫“俍兵”。明英宗时代时,在广西兴起一股“猺寇”,他们经常出没打劫地方居民,多造 *** ,盗寇所过之处,行旅断绝,田地荒芜。
6、因此,当时的广西总兵官向皇帝奏:“广西左江、右江地区,人多田少,而当地俍兵素来勇悍,猺寇非常害怕他们,希望皇上能够在这个地区选出土官,让他们去除掉猺寇,而这些打来的土地,又可以解决左、右江地区越来越严得的土地危机。”
7、而“土官”设定之后,它便成了广西除官府、乡绅、各民族之外的第四股社会力量。当明朝的正规军在抗倭方面却屡屡失败之后,朝廷中枢便想起广西地方的“土司”力量,于是调任他们充当抗倭的先锋,“狼兵”这个名号便在历史上横空出世。
8、在古代,恶劣的地理环境、低下的生产力和薄弱的收成,使得太多的底层家庭过得火热水深。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国家所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持“特权”而已,这一点不可不说清楚。
9、在当时的广西,没有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没有像样的水利基建工程,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伴随着官府、土匪、地主、乡绅的多重欺压,平民阶层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10、而当这些民众确信自己不能指望从 *** *** 的官方得到援助时,于是他们便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地方防御联合组织,用来对抗官府、土匪、劣绅的欺压。村寨之间联合互保,依靠着血缘、老同、伙计等关系,用武装力量保证自己生存和利益。因此,为了活下去,便催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爆发了大量的武装械斗。
11、依靠武装自治,也伴随着热火朝天的“全民大练兵”,于是便催生出了一支支近乎于地方民团或现代组织的常备军。这样一来,当地的居民也就迅速地适应了刀头舔血的生涯,勇敢而粗暴。而这些“刀客”们,不用训练就可以直接上 *** ,就是一个合格的兵,广西兵被称之为“狼”,是来自这个原因。
12、广西兵在历史的评价是有的。明朝嘉靖年间,大将俞大猷、戚继光率官军征讨 *** ,又征调了广西狼兵、湘西土兵参战;后来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的田州、归顺、南丹、那地、东兰等州的士兵共6800多人,也参加了抗倭的战争。
13、瓦氏夫人以女将的身份,带领着广西狼兵,接受国家征调,以“誓不与贼俱生”、“不建功立业,何以归见乡 *** ”来激励狼兵将士,而狼兵将士也奋勇杀敌,最终“瓦氏勇猛,始为敌人所畏服”,他们也得到了“自军兴来,称战功之一”的更高评价。
14、明熹宗年间,袁崇焕又调取广西狼兵五千,“调泗城、南丹一万”,然后以这些狼兵为基础,打造了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
15、到了清末的太平天国兴起,3万清一色的广西兵冲出了永安,转战千里,攻克武汉、淮南等地,最终于天京建立了小朝庭,对抗腐朽的满清 *** 。曾国藩曾经被石达开逼得差一点跳湖 *** ,后来他成功平定天国之后,仍心有余悸,“太平天国后期的兵都是安微、江浙人为主,说来有30万人,但论战斗力,却远远不如那刚出广西的3万兵。”
16、而老将冯子才取得”镇南关大捷”、刘永福在 *** 、 *** 等地,能屡次打败法国侵略军,也是因为来自于广西兵的敢打敢战不畏死。
17、特别是 *** 期间,桂军也是悍不畏死,日军曾经说过“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欲平日( *** )本、先灭广西”的口号。因此,在1944年,日军7个师团共15万兵力,30多架飞机、300多辆坦克、大量重炮,就此向桂林发起攻击,而守桂林的就是桂军。桂军12000余人,加上地方民团也不到2万人,没有飞机坦克,而是只有22门火炮,夹杂着大量的 *** ,但为了攻克桂林,消灭桂军,日本还发动了罪恶的“毒气战”。
18、“桂林保卫战”,桂林陷落。桂军战死12000人,7000余人因为中了毒气 *** 不醒被俘虏;而日军也付出了13900余人死亡、伤19100余人,大佐级别军官死9人,中佐级别31人,中队长、小队长死亡近百的代价。
19、秦有虎狼之师,今有狼兵!中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族,当国家危亡之际,往往便有中华儿女为之赴死,这就是中华儿女勇于抗争的精神,愿狼兵之精神不死不灭
四、广西兵为什么称作狼兵
1、 *** 时期,桂军的悍勇给了日军极深的印象,由于两广士兵大多佩戴托尼钢盔,因此,每次 *** 上出现带托尼钢盔的部队,随之而来的必是血战,恶战,广西狼兵威名远扬,日军也不得不要畏惧三分。那么,悍勇的广西士兵为什么被称为狼兵呢?这还要从明朝的时候说起。
2、“狼兵”,顾名思义,虎狼之兵,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狼兵最早是明朝时沿海一带民间百姓对广西东兰、那地、南丹等土司武装的称呼。明朝时期, *** 在东南沿海一带大肆劫掠,让沿海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戚继光的戚家军还没有出现,面对凶悍又战法灵活的日本浪人,官军常常是败多胜少, *** 之祸,越演越烈。
3、明正德年间,广西东兰土司韦正宝、韦虎臣父子先奉命,率壮族子弟兵出征广东惠州、潮州、雷州、海南等地,抗击 *** 。韦正宝战死,其子韦虎臣,年仅15岁,戴孝出征,他动员所部壮族子弟兵,人人头扎白巾,三人为伍,三伍为什,抱定有去无回的决心,连克倭巢,将 *** 聚歼于海南。
4、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振奋,沿海百姓也纷纷奔走相告:“将如虎,兵如狼,敌寇尽丧胆,保国卫家乡。”因为壮族先民在明朝时被称为俍人,俍之生僻,又与“狼”字同音,所以民间干脆把这些如狼似虎的壮族士兵成为狼兵,广西狼兵的称呼由此而来。
5、但是有一些穷酸学者认为“狼兵”这个词不太文雅,似乎含有歧义,坚持称俍兵,这其实是多虑了。“狼兵”,本就是对一支 *** 的赞誉,秦国时期,列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但秦国丝毫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如狼如虎,正是一支 *** 战斗力强的表现,李云龙就说过,他的部队,士兵必须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况且,壮族先民本就是以狼卫图腾崇拜,广西狼兵,实至名归。
6、由于广西兵强悍的战斗力,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将广西田州、归顺等州土司兵相继编入抗倭队伍,同时,湖南的永顺、保靖,广东的东莞,四川的酉阳、石柱等土兵也被调至东南沿海抗倭,朝廷便将这些少数民族武装统称为“狼土兵”。
7、可以看出,明朝时期狼兵专指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等土司武装,其中又以东兰为 *** ,是沿海明朝中期沿海抗倭的主要力量。
8、与懒散、松弛的明朝正规军卫所军不同,广西狼兵作战剽悍、凶猛、敢于厮杀,史书称“骁勇善战”,每次有狼兵的加入, *** 即闻风丧胆,避之不及,可见,日本人从明朝时期就惧怕广西狼兵了。嘉靖三年,南京兵部尚书张经决心歼灭盘踞在嘉兴、柘林(今属上海)、沙洼一带的二万多 *** 。出了调集数省官军外,他还特意调了广西狼兵参战,广西离上海距离较远,路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张经认为,只有狼兵参战,才有取胜把握。于是,一直等到田州和东兰狼兵赶到后才发起总攻,此战,歼灭 *** 三千余人,盘踞多年的 *** 被赶回海上。
关于壮族狼兵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