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华南虎之乡 宜黄,以及宜黄华南虎广场的由来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原因
1、宜黄县的历史记载表明,在解放前,该地区的虎豹种群较为丰富。然而,五、六十年代,由于人们对虎的误解,将其视为“害兽”,导致大规模的捕杀。据县土产、外贸、供销等部门的记录,五十年代宜黄县猎捕了55只华南虎,六十年代猎捕了25只,七十年代猎捕了10只,这一时期的江西省猎捕华南虎总数为2 *** 只,其中宜黄县占比高达34%。
2、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华南虎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尽管如此,位于宜黄县境内的神岗、新丰、 *** 、东陂、白竹等乡镇,仍有人目击到华南虎的踪影。1990年11月至12月,美国猫科动物专家伽瑞科勒博士和夫人摩诺女士受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派,专门考察了宜黄县鱼牙嶂一带,他们确认了华南虎在当地仍然存在。
3、经过部、省专家们的深入调查,包括分析虎迹、访谈当地居民以及对栖息地的详细研究,他们不仅确认了宜黄县内有华南虎,而且还可能存在一个繁殖种群。这表明,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仍然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生物学价值。
二、宜黄县风景名胜
宜黄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 *** 年,面积广大,为省级保护区,总面积扩大至5.83万公顷,其中包括1.4万公顷的核心区、1.8万公顷的缓冲区和2.66万公顷的实验区。这里是华南虎的重要栖息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如华南虎、云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水鹿、苏门羚等二级保护动物。
鱼牙嶂,位于宜黄东南部,以其奇特山峰闻名,是保护区的一部分,山高1467.9米,森林茂密,有天然阔叶林和竹林等自然景观。美国和英国的专家都对这里的生态环境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里是华南虎的理想繁衍场所。
观音湖,坐落在保护区,以其水库和峡谷风光著名,是理想的休闲之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历史文化遗产,如军峰山和曹山寺。军峰山被誉为抚州之一高峰,其 *** 寺庙历史悠久,有宋代遗迹,而曹山寺则是禅宗曹洞宗的重要发源地。
此外,棠阴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明清建筑,如夏布古会馆、八府君祠和罗家宗祠,展示了宜黄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谭纶墓作为江南之一古墓,反映了明朝名将谭纶的生平和功绩,而仙洞王安石读书堂则是王安石青少年时期求学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有1755年历史,因县址设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距省会南昌158公里、抚州61公里,处在以南昌为中心的2小时、以抚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吉抚高速宜黄段建设开通后,区位条件将更为优越。全县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现设6镇、6乡、2个垦殖场,辖8个居民 *** 会、138个村民 *** 会、10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全县通行赣语。
三、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数据
宜黄县坐落在一片广阔的地域,总面积达到了19.44万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占比相当高,达到了77.6%,具体为15.09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由三道南北走向的山脉构成,东支的军峰山是更高峰,海拔1760.9米,中支的鱼牙嶂海拔1467.9米,而西支的大王山则稍低,海拔1136.6米。这样的地貌特点造就了宜黄县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壮观景象,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
宜黄县地处中 *** 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为自然生态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区域内森林繁茂,种类丰富,各种树木交织成茂密的森林景观。这里生活着诸如水鹿、苏门羚、野猪、黄麂和华南兔等多种野生动物,这些生物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 *** ,为华南虎提供了绝佳的生存和繁衍场所。
历史上,宜黄县曾是江西省华南虎的重要分布地之一,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生态环境,无疑为华南虎提供了理想的家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华南虎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这里仍然承载着保护华南虎的重要使命,是研究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重要场所。
四、宜黄野生华南虎的种群现状
1999年7月4日,宜黄发生华南虎伤人致死事件。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国家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到宜黄考察,发现了大量的虎踪、虎讯。半年之后,2000年2月28日,江西省林业厅正式宣布:江西发现了野生华南虎,确认以宜黄县神岗乡鱼牙嶂为中心的雩山山脉,至少生存着5只野生华南虎(雄雌成年虎各一只,幼虎三只)的种群。
五、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区别
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区别:1、保护时间:华南虎在2012年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东北虎是在2011年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分布范围:东北虎主要分布在 *** 东北部,即中国东北地区、 *** 的西伯利亚地区以及 *** ;而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3、外形不同:华南虎的个体小,毛色呈橘 *** ,并略带赤色;东北虎的体型大,毛色在冬季为淡 *** ,在夏季为浓郁的 *** 。
江西自古以来就是华南虎分布中心之一,以乐安县老虎脑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和宜黄县神岗乡鱼牙嶂山系为中心的雩山山脉更是华南虎频频出没之地。只是因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对华南虎盲目地过度捕杀,及对华南虎生存环境的 *** ,才将华南虎逼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到七十年代末,当人们从沉痛的教训中觉醒,野生华南虎在中国已是难觅踪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神岗乡鱼牙嶂在海拔800米以上有一条中国罕见的宽约5公里、长约15公里的芭茅地带。俗话说“芭茅虎,虎大伤人”,可见芭茅对于老虎的繁衍栖息非常重要。1990年11月下旬,美国猫科动物专家伽瑞。科士受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派遣,来此调查华南虎资源时,不禁连声赞叹:“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是华南虎非常好的栖息和繁殖场所,这是中国的一块宝地。”
宜黄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八分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宜黄的概括。境内青山重叠,多达267座,其中神岗乡鱼牙嶂较为著名。该山属雩山山脉,位于宜黄县东南部,主峰海拔1418米,周围山峦连绵,森林茂密,共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阔叶林、林、山涧、河流等,蕴藏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省级保护动物57种。
六、中国现存的华南虎还有多少只
1、截至2018年10月,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
2、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 *** 已经微乎其微。因为物种的繁衍需要自然种群的存在,自然种群还必须维持一定的个体数目、保持基因达到足够的杂合水平,种群才不会因为 *** 繁殖而发生近交衰退。
3、由于原华南虎分布的地区已经多年不见华南虎的踪迹,发现华南虎种群的可能 *** 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的自然种群已经灭绝。
4、根据中国国皮毛市场每年虎皮收购量的不完全统计,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
5、20世纪50年代江西省有20多个县发现有虎,该省1955-1956年捕虎171只。
6、20世纪50-60年代,在川东的万县,以及陕、川、鄂交界的大巴山地区已经发现不到虎的踪迹。
7、湖南省1952-1953年共捕虎170只。
8、19 *** 年,寿振黄先生根据各地虎骨和虎皮收购数量估计当时华南虎每年约被猎捕800只,显然有“放卫星”的嫌疑。
9、1966年在安徽也都捕到过虎。50年代初广东省猎虎50多只,60年代约为20只。
10、1958年在贵州中部的清镇,1959年在贵州西部的威甯都曾捕到过虎。秦岭地区的虎灭绝于60年代。
11、1960-1963年河南省至少捕杀虎60多只。
12、19 *** 年陕西佛坪山一山民猎杀过一只野生华南虎,迄今就再也没有人看见过成年华南虎的身影。
13、到1970年后,江西的华南虎年捕猎量少于10只,1975年后再没捕过虎。
14、河南省在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7只,浙江省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每年捕虎3只。70年代广东省猎虎猎捕不足10只。湖南最后捕到野生虎是在1976年。
15、20世纪70年代末估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为40-80只。山西省最后捕获的虎在1974年1月,在原平县收到一副虎骨后再未发现过虎。1979年全国全年只收到一张虎皮。
16、20世纪80年代后野生华南虎数量已极少,有人估计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总数为30-80只。湖北最后捕到的野生虎是1983年,在利川市百户湾林场发现1只幼虎,之后送到重庆动物园。后根本湖北记者的调查,证实这是失误报道,百户湾林场发现的那只幼兽实为一只云豹幼体。
17、1987年5月的统计显示广东省境内活动的华南虎有成年虎4只,幼虎12只。
18、1990-19 *** 年,原林业部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开展的全国 *** 野生华南虎及其栖息地调查中,并没有找到野生华南虎的 *** 。但根据所发现的痕迹和粪便等证据,估算出当时我国广东、湖南、江西、福建交界处华南虎有20-30只。实际数量可能会更少。
19、2000-2001年,国家 *** 和WWF进行的全国野生华南虎及其栖息地大规模调查,搜索过程中没有看见一只野生虎的身影。在这次调查之后,国外一些学者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而国内学者并没有放弃搜索到野生华南虎的一丝希望。
20、2007年冬季,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开展了“粤北野生华南虎野外调查”项目,但最终未发现野生华南虎存在的痕迹。
21、2008年,“周老虎”事件之时,国家 *** 派驻的专家调查组也表示在镇坪县并没有野生华南虎的存在。
2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南虎
关于华南虎之乡 宜黄,宜黄华南虎广场的由来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