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太极拳之乡温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太极拳之乡是哪里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武术之乡河南温县
1、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坐落在豫北平原的西部,西临黄河,东倚太行,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作为中华民族早期的聚居地之一,温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址,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陈家沟,太极拳的诞生地,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武术文化。
2、17世纪中期,陈王廷在陈家沟将家传拳法融合了易学和中医思想,创制了太极拳这一独特拳法。随后的世纪里,太极拳发展出杨式、和式、武式、吴式和孙式等多种流派,其中陈家沟的太极拳传承尤为显著。自20世纪60年代起,太极拳逐渐走出国门,如今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成为世界共享的健康文化符号。
3、在陈家沟,每年的5月被定为太极拳月,国际武术联合会也支持这一活动,使之成为世界太极拳月。2001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陈家沟举行,进一步推动了太极拳的全球交流。为满足全球太极拳爱好者的需求,温县投资建设了陈家沟景区,包括太极拳祖祠、陈氏祖林等多处文化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习练者前来寻根和参观。
4、 *** *** 以来,陈家沟的武术文化得以复兴,太极拳师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太极拳,使得小小的温县成为了全球太极拳爱好者的圣地。太极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陈家沟先后被授予“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等称号,太极拳申遗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了温县乃至中国武术文化的新一轮发展。
5、武术之乡,含沧州市所辖县、市。历史上人民为了反对封建盘剥和压榨,沧州民间武风益盛。中华人 *** 国成立后,沧州武术得以复兴与发展。
二、太极拳在河南的流派是什么
1、太极拳目前流传比较广的有五种流派,杨氏,陈氏,孙氏,武氏,吴氏几种,河南的是陈氏太极拳,是最早的太极拳流派风貌很是古朴,气风格,刚脆猛烈。
2、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还创编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和三十二式、四十二式太极剑等。
3、现将五派太极拳按起源先后简介如下:陈氏太极拳:主要为河南陈家沟陈长兴传授的,其中以陈发科最为有名。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
4、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
5、之后,太极拳先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
6、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7、清代中后期至 *** ,太极拳开始对外繁衍传播。陈长兴首传外姓 ***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
8、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三、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之一,它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1、王梦奎---焦作市温县人,95年-07年任 ***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陈小旺---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太极拳一代宗师。
3、卜商(公元前507-?年)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4、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 *** 主簿,多谋略,善权变。
5、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
6、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 *** 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
7、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
8、郭熙(约1020-1100)字淳夫,温县岳村乡西郭作村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
9、陈王廷(1600-1680年)字奏庭,温县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创始人。
10、陈发科(1887-1957年)温县陈家沟人,著名太极拳 *** 。
四、中国有哪十个武木之乡
NO.1河北沧州据史料记载,河北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代,繁盛于清代,在乾隆年间已经有了“武术之乡”的规模,并在清末蜚声海内外。
河北沧州,自古有“父母教其子女者,拳技也”的传统。武术在沧州一带是一种普遍的体育运动。
NO.2天津天津西青区南河镇,现已更名为精武镇,是近代爱国武术家、世界精武会创立者霍元甲的故乡。精武镇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民人尚武任侠,习武之风甚盛。霍元甲就出身于当地的一个武术世家。
NO.3河南省嵩山相传著名的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 *** 十年的漫长岁月中,言传身教创造了少林武功流派,而且使少林武功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文化内涵,具有修身养 *** ,善化人 *** ,清净无为的武德。使 *** 文化哲理的“禅”等武功相辅相成,达到二者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NO.4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块瑰宝,蜚声海内外,在我国武林中,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一提到道家功夫,便会令许多人想到武当山,想到张三丰和他所创的太极拳。
NO.5广东佛山南派武术之乡佛山是中国南派武术之乡,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分别由南派武术名家洪熙官、严咏春等人创建的的洪拳、咏春拳、蔡李佛拳都是以佛山作为自己重要的基地发扬光大,一大批武术名人如黄飞鸿、李小龙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现在的佛山还有许多这些名家传人开设的武馆和拳馆,以教国人“学武健身”。在这里可以让 *** 味到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武术流派的渊远流长,充分领略奇巧多变的中华狮艺绝技的精彩。
NO.6河南焦作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地区共有80万人练习太极拳,现有太极拳武馆、学校50余座,基层太极拳协会200多个,仅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练拳人数就达10万多人。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练太极拳者达1.5亿人,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
NO.7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国 *** 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武术发源于峨眉山,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峨眉山佛门僧徒苦心磨砺、不断创新的结果。峨眉 *** 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峨眉道教和巴蜀民间文化的深刻影响,故而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巴蜀 *** 文化。峨眉武术,就是巴蜀 *** 文化中的一支艳丽多姿的鲜花,亦是中华 *** 文化中的一大瑰宝。
NO.8陕西华山华山派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代,那时华山附近就有诸多剑侠的故事流传。历经岁月至今,华山派已是武林中声名显赫的名门正派,而华山派的武功尤其是剑术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剑术体系,后又经华山派历代的高手的千锤百炼,华山派剑术越发精妙,声震武林,因此华山派又被称为华山剑派。华山派剑术剑意取自西岳华山“奇,险”二字。华山无限风光尽在尽在奇险二字中,奇险往往与秀美相映相衍,因此华山剑术奇拔峻秀,高远绝伦,招式处处透着“正合奇胜,险中求胜”的意境。
NO.9安徽亳州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 *** 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 *** 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胆识、谋略与风采着实令人敬仰.
NO.10福建泉州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武术活动历史悠久,它始晋唐,盛于两宋,至今枝繁叶茂,拳派远播,影响广泛。以南少林武术为 *** 的泉州武术文化是泉州优秀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少林武术由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五梅花拳等拳种构成了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拳术 *** ;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宝贵遗产。明清以来,它传播到东南亚、 *** 、 *** 、 *** 和琉球等地,成为泉州南少林武术的支派。南少林武术薪火相传,有极强的传统继承 *** 和凝聚力,至今海内外人士寻根溯源,络绎不绝。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