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鸡叫耳旗是成语吗,以及旗四字词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鸡耳朵 *** 猜成语
闻鸡起舞[wénjīqǐwǔ][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故事]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 *** 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近反义词【近义词】自强不息【反义词】苟且偷安
二、有鸡耳四字成语
1、月怀一鸡“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解释〗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 *** ”。
3、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解释〗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4、见卵求鸡〖解释〗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5、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释】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示例】【故事】
6、炙鸡渍酒《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 *** 以裹鸡,径到所起 *** 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7、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8、鬻鸡为凤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9、雄鸡夜鸣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10、杀鸡骇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11、认鸡作凤 *** 语。谓认凡庸为珍贵。
12、井蛙醯鸡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13、鸡栖凤巢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14、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15、鸡鸣馌耕比喻妇女勤俭治家。语本《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又《豳风·七月》:“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16、鸡不及凤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 *** 。
17、鹤困鸡群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18、狗盗鸡鸣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19、凤 *** 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20、斗鸡走马斗鸡 *** 。古代的 *** 游戏。
21、戴鸡佩豚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22、杀鸡取蛋〖解释〗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23、卓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24、只鸡斗酒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25、指鸡骂狗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26、只鸡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27、一人得道,鸡犬 ***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 *** 都跟着得势。
28、小肚鸡肠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29、雄鸡断尾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 *** 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30、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31、味如鸡肋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32、偷鸡摸狗指 *** 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33、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34、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35、鼠腹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36、手无缚鸡之力连 *** 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37、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38、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39、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40、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41、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42、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43、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44、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45、木鸡养到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46、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47、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48、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49、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50、金鸡消息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5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52、金鸡 *** 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5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54、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55、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56、鸡鸣狗吠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57、家鸡野雉雉: *** 。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 *** ,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58、鸡鹜争食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59、家鸡野鹜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60、鸡犬不留形容 *** 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61、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62、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63、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 、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65、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 ***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66、鸡犬 ***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 *** 成仙后,把剩下的 *** 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 *** 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 *** 跟着得势。
67、鸡虫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68、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69、鸡犬皆仙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 *** 成仙后,把剩下的 *** 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 *** 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 *** 跟着得势。
70、鸡鹜相争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71、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72、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73、鸡犬不宁形容 *** 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74、鸡头鱼刺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75、鸡 *** 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76、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77、鸡飞蛋打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78、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79、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80、淮南鸡犬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81、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82、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83、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84、独鹤鸡群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85、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86、呆若木鸡呆:傻, *** 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 *** 的样子。
87、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88、嫁鸡逐鸡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 、鸡争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90、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91、鸡飞狗叫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 、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93、淮王鸡 *** 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94、打鸡骂 *** 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95、斗酒只鸡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96、耳熏目染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97、耳习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98、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99、耳闻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00、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101、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102、耳听是虚,眼见是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103、耳濡目及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04、耳濡目击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05、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106、耳染目濡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07、耳目之欲欲: *** 。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 ***
108、耳目心腹耳目:指 *** 消息的人。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109、耳目喉舌喉舌:代言人。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政策的工具
110、耳鸣目眩眩:眩晕。两耳作响,两眼眩晕
111、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112、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113、耳聋眼黑指因突然遭到强烈 *** 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114、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15、耳不旁听两耳不往旁边听。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
116、耳不离腮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
117、耳鬓相磨鬓:鬓发;相: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118、耳边之风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19、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20、眼饧耳热〖解释〗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121、眼花耳热〖解释〗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122、妥首帖耳〖解释〗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23、塞耳偷铃〖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124、塞耳盗钟〖解释〗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125、墙有耳〖解释〗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126、逆耳良言〖解释〗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127、捷雷不及掩耳〖解释〗犹 *** 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128、疾雷不暇掩耳〖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129、疾雷不及塞耳〖解释〗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130、方面大耳〖解释〗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131、法不传六耳〖解释〗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132、耳旁风〖解释〗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133、耳鬓撕磨〖解释〗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撕:同“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
134、东风射马耳〖解释〗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135、盗铃掩耳〖解释〗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136、当耳旁风〖解释〗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137、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
138、言提其耳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139、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140、撧耳顿足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141、掩耳盗钟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142、嵬眼澒耳“嵬”念wéi。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143、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144、属人耳目属:集中在一点。指引人注意。
145、搔头抓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态。
146、塞耳盗锺《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塞耳盗锺”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147、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148、清耳悦心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149、飘风过耳比喻对某件事情漠不关心或不当一回事。
150、蹑足附耳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
151、逆耳利行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152、目擩耳染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153、目达耳通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154、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155、酒酣耳熟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156、豁人耳目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157、轰雷贯耳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形容人的声名很大。
158、附耳射声谓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159、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160、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161、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162、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
163、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1 *** 、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 *** 的人很多。
165、耳目闭塞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166、耳满鼻满满耳朵满鼻子都是。形容听得烂熟。
167、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168、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169、垂头塞耳谓不问不闻,装聋作哑。
170、垂耳下首犹俯首帖耳,形容驯服听命。
171、闭目塞耳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172、扒耳搔腮形容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173、目睹耳闻〖解释〗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174、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175、抓耳挠腮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176、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 *** 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177、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178、在人耳目表示为人们所听到看到,都已熟知。
179、以耳代目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180、褎如充耳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181、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182、 *** 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183、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184、言犹在耳犹:还。说的话还在耳边。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
185、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86、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187、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188、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 、搔头摸耳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190、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191、如风过耳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1 *** 、倾耳而听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193、倾耳注目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194、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195、目濡耳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96、面命耳提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97、目食耳视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198、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199、六耳不同谋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200、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201、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202、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203、苦口逆耳苦口: *** 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204、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205、酒酣耳热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206、赖有此耳赖:依赖、倚靠。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207、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208、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209、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210、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211、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212、隔墙有耳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 *** 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213、附耳低言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214、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215、肥头大耳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216、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217、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218、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219、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220、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221、耳听心受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222、耳听八方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223、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224、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225、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 *** *** 。
226、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227、耳软心活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228、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229、耳目昭彰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230、耳目一新耳目: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231、耳目股肱股: *** ;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232、耳后生风像耳后刮风一样。形容激烈、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
233、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234、耳根清净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235、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236、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237、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238、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239、鼎铛有耳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240、盗钟掩耳盗: *** ;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241、当耳边风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242、出口入耳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243、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244、长目飞耳看得远,听得远。比喻消息灵通,知道的事情多。
245、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246、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247、挠腮撧耳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248、脸红耳赤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
249、历历在耳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贱目贵耳指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比喻舍近求远
251、俯首贴耳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252、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253、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254、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三、鸡喇叭耳朵红旗打一成语
1、[解释]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
2、[出自]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3、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鸡叫耳旗是成语吗和旗四字词语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