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唐玄奘电视剧,以及唐玄奘1995徐少华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 *** 为什么叫唐三藏
1、在电视剧《 *** 记》中,人们把 *** 称为唐三藏的原因是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被称为法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被称为三藏法师,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且出生在唐朝所以被称为唐三藏。 *** 原名江流儿,是遗腹子,他的 *** 在被人杀后,母亲被人强占。江流儿小时候在寺庙长大,十分地聪明好学。
2、在电视剧《 *** 记》中,人们把 *** 称为唐三藏的原因是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被称为法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被称为三藏法师,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且出生在唐朝所以被称为唐三藏。
3、在远古时代,一颗石头孕育了一个石猴。石猴在花果山称王,他被天庭 *** ,在五百年后被 *** 所救。石猴被取名孙悟空,他在陪伴 *** 西天取经后, *** 又收了两个徒弟猪八戒和 *** ,于是 *** 和自己的三个徒弟及白龙马一起开始了去往西天的旅程。
4、 *** 原名江流儿,是遗腹子,他的 *** 在被人杀后,母亲被人强占。江流儿小时候在寺庙长大,十分地聪明好学。
二、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
1、玄奘取经历程称得上是一场壮举,他的佛法传播更深深地影响到此后的中国,包括周边国家,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2、首先,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中之一个就是来自本国的阻止。当时天下刚定,唐朝根本不允许国人出镜。所以玄奘最初想要得到国家的扶持递上西行的申请书时,是没有回应的,唐太宗根本就不同意,这一点与电视剧有着较大出入,电视剧是为了美化唐太宗。事实上,玄奘之所以能够成功西行,是自己乔装打扮,混入灾民中偷渡离开。
3、离开长安之后,玄奘还遇到了一路阻拦他的 *** 和士兵,在他人帮助下,玄奘离开了凉州。此时的玄奘状况已经十分凄惨,马匹死了,僧 *** 离开了,也而就是说现在的玄奘只能孤身步行前往。
4、在穿越沙漠时,他差一点被士兵射杀。在沙漠中恶劣的生活条件让他举步艰难,而此时更不幸的是他赖以生存的水被倒翻了。在沙漠中,孤身一人,没有水,并且还迷了路,在这般艰难的状况下,玄奘竟然坚持了整整5天,并且成功走出了沙漠,来到了目的地的之一个国家——高昌国。
5、在高昌国中,由于国王的赏识,硬要留下玄奘,但是玄奘不愿更改自己的决心,所以就绝食 *** ,最后高昌国的国王妥协了,放玄奘离开。但是离开后的玄奘又遇到了雪崩,之后他的身边就只有两名 *** 陪伴在身侧。
6、玄奘西行遇到的困难数不可数,多次还威胁到了他的 *** 命,幸好玄奘没有放弃,终于到达了印度习到了正宗的 *** 经典。
7、直到公元 *** 3,玄奘终于开始启程归国,并且还为中国带来了超过600部的 *** 经典。玄奘西行取经时总共游历了110个国家,他的经历和际遇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8、玄奘西行是我国 *** 史上重要的事件,正是玄奘西行后带来的 *** 经典,促成了我国 *** 事业的发展。玄奘在十三岁时就出家了,并且常常跟随同样出家的二哥一起学习 *** 的经论和典籍。两兄弟常常在国内到处云游拜访高僧,得到了慧休等高僧的指导,在十几年的积累下,玄奘的佛学造诣达到了一定程度,对佛学上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自己的见解。
9、在此时,玄奘遇见了来自印度的波罗颇密多罗。这名僧人是在印度权威的佛学学院受戒的 *** ,佛学造诣在玄奘之上,能背诵很多唐朝没有的佛学经论。玄奘前去请教,在两人的交流中,玄奘接触到了更多的佛家经典,并且意识到自己在佛学知识上的浅薄。
10、其实在玄奘西行前,早就有很多名僧人西去取经,这些古人的事迹让玄奘心生向往,立下了西行的志愿。而玄奘西行原因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在学习中发现,佛学典籍虽然多,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这些经典的诠释是不同的,有些甚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让玄奘意识到,长久下去对 *** 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11、以上种种就是玄奘西行原因。经过深思熟虑后,玄奘终于下定决心西去取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能够为 *** 做一点贡献。
12、在《 *** 记》中,玄奘在 *** 的指教下踏上了取经的道路,他的目的是为了学到大乘佛法,难道历史上的玄奘西行的目的真得也是学习大乘佛法吗?历史上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真正的目的其实很多,不止这一个。
13、首先,玄奘之所以会去取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人们阐释佛法。因为当时的玄奘发现,在国内很多佛法的释义大相径同,有些甚至背道而驰。具有较高佛法造诣的玄奘意识到这一点对于 *** 思想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而他本身就是在这些解说不同的教义下长大,缺乏正确诠释这些教义的能力,所以他想要去 *** 的发源地探索这些教义的真正释义。
14、其次,玄奘在西行前曾经遇见过波罗颇密多罗,这个僧人是在正统的印度佛学学院受戒的。他所能背诵的许多佛法经论,是当时唐朝所没有的,而这些经论一直吸引着玄奘。当得知印度有许多这样高深的佛经之后,玄奘就想要去印度将这些佛经取来传授到唐朝。
15、第三, *** 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了兴盛。但是印度佛经的翻译却是一个难题。在唐朝,虽然已经有了许多被翻译过的佛经,但远远不够僧人们学习,玄奘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想要西行,他希望自己通过游历印度等国家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从而为唐朝翻译更多更正确的佛经。事实上,玄奘回国后,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16、玄奘西行的目的很多,但综合而言就是为了能够在唐朝弘扬佛法。
17、唐玄奘,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一个世代儒学之家。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圆寂于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 *** 记》中心人物 *** 的原型。13岁的时候就出家,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玄奘经九死一生,千辛万苦,艰难跋涉,终于抵达 *** 发源地——古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往返19年,旅程5 *** ,所经所闻138国。返长安之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又经19年,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18、玄奘时年13岁,他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 *** ,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19、公元 *** 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
20、玄奘回国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 *** 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 *** 、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 *** 之余,玄奘还口授由 *** 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
21、唐麟德元年,“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从此绝笔翻译,并对徒众预嘱后事。
三、唐玄奘和李世民是结拜兄弟吗,真的是电视剧演的那样吗
1、 *** 记当中, *** 有着一个外号叫做御弟哥哥,并且这个外号让女儿国的国王叫的十分亲切。在 *** 记当中就有所记载,唐玄奘表示愿意到西域取真经的时候,李世民十分高兴,就当场与唐玄奘结拜为兄弟,后来就成了李世民的御弟。
2、可在历史的记载上,唐玄奘和李世民并没有这般交情,那个时候唐朝才刚刚建立起来,与突厥也是敌对的关系。所以当时的法律是禁止去西域的,并且禁止百姓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两个人结拜了,就是前往西域都是不可能的。
3、同时唐玄奘为了能够前往西域只能偷渡。但两个人为什么没有结拜还有这种身份呢。其实御弟的这个身份是从另外一个国王那边来的,当时的国王就在现在的吐鲁番附近。那一位国王十分崇拜佛法,也多次派人向印度取经,可最终是无功而返。
4、而他知道有位 *** 想要前往西域取经的时候,就立马派出使臣把唐玄奘请到了自己的国家,并且唐玄奘也是接受了邀请,随着使臣前去见国王。唐玄奘到那边已经是深夜了,国王和手下还在那边等着,这热情的接待让唐玄奘非常感动。
5、国王最后也与唐玄奘结为了生死兄弟,两个人在众人的见证下举行了十分盛大的结拜仪式。国王的热情感动了唐玄奘,唐玄奘也决定在他们国家留一个月宣传 *** 。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国王给了他24封各国的通行文书,还给了他不少物资。与唐玄奘送别的时候更是挥泪相送,这就是为什么唐玄奘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有着御弟的称号了。
四、玄奘和 *** 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个人吗
1、 *** 和玄奘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
2、其中大部分人认为 *** 和玄奘其实是同一个人。依我看, *** 和玄奘确确实实是同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之一个原因便是他们有着太多相似的经历了。同样的是往西走去取经, *** 是往西走去西天,而玄奘则是西行去印度取经。他们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在《 *** 记》中, *** 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去到西天取得真经。同样的,玄奘去印度取经也遭受了许多苦难。这也是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3、我同样认为 *** 和玄奘是同一个人。玄奘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真真正正去了印度取经的一个人。而 *** 是小说《 *** 记》里的一位人物。 *** 是以玄奘为原形的,所以说他们是一个人应该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玄奘为何森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原来早在南北朝时,中国便流传起了佛学。但是那时候的佛学,十分的乱。当时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而玄奘学习之后,发现当时这些佛经译著不善导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又恰好遇到天竺僧来到中原传授佛学。于是玄奘便决定前往印度,直接找寻佛经,并且亲自翻译,以求统一中国分歧不一的佛经。而且当时的交通十分的不发达,从中国前往印度十分困难,而且还要克服语言不同无 *** 常交流的问题,所以玄奘去印度取经在当时也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壮举。正是因为这是十分伟大的壮举,所以有了以玄奘为原形的 ***
关于唐玄奘电视剧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