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纳西歌曲大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最火的纳西歌曲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纳西情歌原唱歌曲
1、《纳西情歌》作词:百慕三石,作曲:百慕三石,演唱:陈思思
2、清清丽江水会让你沉醉,幽幽古道记录着那 *** 的秀美。大石桥上来相会,玉龙雪山倒映在哥哥的心扉。苏理玛酒香会让你陶醉,火把节上的阿哩哩我会跳给谁。泸沽湖边来相会,清脆歌声飘进了哥哥的心扉。
3、纳西姑娘唱情歌,情歌唱给情哥哥。纳西姑娘像花朵,盛开在哥哥的心窝。纳西姑娘爱唱歌,唱的都是情哥哥。纳西姑娘不寂寞,七彩花开满山坡。阿哥阿妹把手牵,情真意切比金坚。嘿,情真意切比金坚。
4、阿哥阿妹把手牵,相亲相爱到永远。嘿,相亲相爱到永远。
5、《纳西情歌》于2012-06-19上线。歌曲时长03:39。收录于专辑《天天月圆》中,一上线就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众多的喜爱。
6、2012年,该歌曲获得全球 *** 歌曲排行榜颁奖礼“年度二十大金曲奖”、中 *** 曲排行榜颁奖典礼“年度金曲奖”、东方风云榜颁奖典礼“十大金曲奖”。
7、2012年,该歌曲获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2011年度十大优良单曲奖。
8、《纳西情歌》有众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3月,王菁蕾、龚玥、碧海丹心等都进行过翻唱。
二、有哪些好听的少数民族的歌曲
1)掀起你的盖头来( *** 尔族民歌)
(2)忠实的心想念你(达斡尔民歌)
1. *** 2.花好月圆 3.恰似你的温柔 4.青藏高原
5.东方红 6.南泥湾 7.在那遥远的地方 8. ***
9.走西口 10.草原之夜 11.康定情歌 12.你的眼神
13.赞歌 14.长城长 15.红蜻蜓 16.军港之夜
17.弯弯的月亮 18.十五的月亮 19.好日子 20.摇篮曲
2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22.十送红军 23.敖包相会 24.掀起你的盖头来
25.红河谷 26.阿里山的姑娘 27.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8.乌苏里船歌
29.月光下的凤尾竹 30.牧歌 31.敢问路在何方 32.我爱你塞北的雪
3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34.我的太阳 35.四季歌 36.信 ***
37.梦驼铃 38.鸽子 39.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40.出塞曲
41. *** 木汗 42.北京的金山上 43.北国之春 44.蒙古人
45.小河淌水 4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7.洪湖水浪打浪 48.半个月亮爬上来
49.妈 *** 吻 50.新疆好 51.被遗忘的时光 52.北风吹
53.浏阳河 54.友谊地久天长 55.珠穆朗玛 56.思乡曲
57.蝴蝶泉边 58.美丽的姑娘 59.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0.边疆处处赛江南
61.三十里铺 62.好人一生平安 63.游子吟 *** .九九艳阳天
65.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66.紫竹调 67.谁不说俺家乡好 68.夜半歌声
69.长城谣 70.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71.童谣 72.兰花花
73.草原夜色美 74.月亮走我也走 75.龙船调 76.采蘑菇的小姑娘
77.想亲亲 78.星星索 79.少年壮志不言愁 80.在银色的月光下
81.深深的海洋 82.人说山西好风光 83.三套车 84.小白菜
85.铃儿响叮当 86.秋水伊人 87.纺织姑娘 88.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
*** .回娘家 90.毕业歌 91.凤阳花鼓 *** .黄土高坡
93.乡恋 94.走进 *** 95.对花 96.请到天涯海角来
97.洗衣歌 98.花儿与少年 99.八月桂花遍地开 100.采槟榔
101.采红菱 102.沂蒙山小调 103.渔光曲 104.小背篓
105.太阳岛上 106. *** 的光辉 107.送情郎 108.高天上流云
109.七子之歌 110.伏尔加船夫曲 111.森吉德玛 112.孟姜女
113.二月里来 114.牡丹之歌 115.辣妹子 116.冰山上的雪莲
117.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118.青春舞曲 119.草原恋 120.达坂城的姑娘
121.天涯歌女 122.下四川 123.红豆词 124.马儿啊你慢些走
125. *** 溜溜的山上 12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27.黄河黄 128.月牙五更
129.大地飞歌 130.拉网小调 131.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132.小放牛
三、纳西族有那些风俗仪式歌曲
1、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中国云南省的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县以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 *** 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地。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他们主要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花、麻等作物。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而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享有“植物仓库”之称的美誉。纳西族在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经历了土地 *** 和社会主义改造,1961年成立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如今纳西族已经发展出了大 *** 和科技人员。在医疗保健方面,纳西族地区过去常常流行疾病和瘟疫,但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布乡村,基本消灭了流行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纳西族的丧葬习惯自古以来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流行土葬。纳西族男子的服装与汉族类似,而丽江纳西族妇女则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象征勤劳。宁蒗纳西族妇女则着长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纳西族 *** *** 多样,主要信奉“东巴教”,一部分 *** *** *** 教。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 *** ”。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
3、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布于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县和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县及 *** 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地。纳西族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纳西族创造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 *** 、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纳西族地区已发展出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 *** 材和特产。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 *** *** 教。
4、纳西族热情好客,猎获归来时,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会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忌讳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糖、米、盐等,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
5、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纳西族特别喜食 *** 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纳西族的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纳西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纳西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 *** ”等。
6、纳西族的天文历法非常丰富,古代关于天象的专有名词即有数十种之多。纳西族对四方四隅、二十八宿、十二生肖等概念有明确的认识,并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纳西族从对天象及生物活动的观察中,摸出了关于风、雨、花、雪、布谷鸟、野鸭、大雁、白鹤等的活动规律,用以区分季节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纳西族的节日还包括海坡会、三朵节、棒棒会等。
7、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泸沽湖。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会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纳西人在这一天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为女神助威,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祈求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阿注”。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传说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丽江降服了妖魔,每年这一天,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保护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 *** 活动,胜者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纳西姑娘们跳起欢快的“阿哩哩”舞蹈。
8、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上也有 *** 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9、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则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义的女方父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