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之乡养殖,扇贝野生和养殖的区别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贻贝之乡养殖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扇贝野生和养殖的区别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嵊泗贻贝历史沿革
  2. 兰店乡的经济状况
  3. 霞浦海带的中国海带 紫菜之乡霞浦
  4. 枸杞乡简介

一、嵊泗贻贝历史沿革

嵊泗县的贻贝养殖始于1973年,当年引进紫贻贝苗种进行试养并取得成功。经过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通过北苗南运、人工育苗、自然海区采苗、深加工等方面不断进步,涉养乡镇达到6个。2001年,枸杞乡被评为“贻贝之乡”;2003年,嵊泗县被评为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2005年,全县贻贝养殖面积达到16365亩,产量为48808吨。2010年,嵊泗县荣获“中国贻贝之乡”称号,并获得省级万亩贻贝产业化示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中国首个海洋类产品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等多项荣誉。

嵊泗贻贝养殖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县贻贝完全依赖自然生长、人工采挖,生产效率低。1973年后,贻贝筏式人工养殖在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产量产值快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随着加工业的兴起,贻贝产品开始出口。嵊泗贻贝产品主要销往韩国、 *** 、 *** 、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存在稳步上升趋势。从2003年开始,嵊泗贻贝的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40%,货值占40.35%。嵊泗辖区贻贝的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嵊泗县贻贝养殖加工图集展示了嵊泗县贻贝养殖的各个环节,从苗种引进、养殖、采挖到深加工,以及出口销售等全过程。嵊泗县贻贝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为全国贻贝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嵊泗县贻贝养殖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嵊泗贻贝,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嵊泗县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利于海洋生物栖息,为嵊泗贻贝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被 *** 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嵊泗人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使用、交易有悠久的历史,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为海鲜中的佳品。

二、兰店乡的经济状况

1、兰店乡工、企业发展基础雄厚,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深加工、电气控制设备、机械制造、造纸、建筑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其中有些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逐步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轨道。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全乡建设蔬菜保护地8000多亩。蔬菜精品园、食用菌繁育生产基地,水果、花卉种植园等园区,科技含量较高,实行了现代化管理。一年四季均有新、特、优,蔬菜、食用菌、水果、花卉销往国内、外市场。现已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技术示范园区。

3、境内的蛤蜊岛,处于北有著名冰峪风景区,南至海王九岛旅游观光一条线的中轴位置。这里风光旖旎,山光水色,令人赏心悦目。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胜地。

4、工、企业发展基础雄厚,现有农副产品深加工,电气控制设备,机械制造、造纸、建筑等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其中有些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逐步走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轨道。兰店乡工业园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快捷,地下水源充足。园区总规划面积1500亩,其中一期规划面积422亩。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完成水、电、路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有3家企业在园区内安家落户。整个园区建设三年可全部竣工,并将项目排满,预计可安排26家企业。

5、特色产业兰花牌蔬菜:兰店乡现代农业园区起步于1998年。当时规划面积为600亩,主要集中在原兰店乡兰店屯。蔬菜生产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西红柿为主。兰店乡农业保护地发展迅速,其中2002年就在兰店乡解放村和石山村集中连片发展保护地400多亩。兰店乡保护地已发展到8000多亩。建温室大棚1071座。年产各种新鲜蔬菜30多万吨,产品畅销东北三省及出口 *** 。所产蔬菜申请注册为“兰花牌”。2003年,兰店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06年,国家级科研单位大连 ***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兰店园区,生产太空系列农产品,产品注册为“天运”牌商标,给园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力量支持和保障。

贻贝之乡养殖,扇贝野生和养殖的区别-第1张图片-

6、扇贝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10月的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地处庄河市兰店乡。该公司是以大连水产学院为技术依托,按照现代企业 *** 设定的从事水产品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陆海总占地800公顷,下设7个养殖分场和1个加工厂,其中包括:港圈养殖场3座,规模6000亩;综合育苗场1座,下设5个生产车间,共计30000m3水体,建筑面积36000m2;浮筏养殖场1座,拥有养殖海面4000亩,养殖浮筏2000个;福建越冬养殖场1座,拥有港养圈500亩;厦门参苗繁育基地1处,拥2000m3水体;底播滩涂3000亩;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冷冻加工厂一座。拥有员工180人,其中高中层管理人员12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常年聘请国家级专家5人,并且于2007年6月与大连水产学院签定了校企共建合同,公司成为该院的水产养殖教学实验基地,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7、牡蛎公司主要从事海参、车虾、扇贝、贻贝、牡蛎、杂色蛤、魁蚶等名优水产品的繁育、养殖及加工等业务。经济效益年年攀高。截止2007年12月末,公司拥有资产总额13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0000万元,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412万元,利润总额1800万元,净利润1321万元。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总经理王滨的倡导下,秉承“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精神,按照“一项技术成就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全体员工真抓实干,脚踏实地,轰轰烈烈创业之风蔚然形成。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公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先后被评为“庄河市渔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庄河市诚信企业”、等诸多荣誉。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的农户订单养殖,截止2007年12月末,公司共带动农户1000户,与公司签订订单养殖的农户达500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发展目标。

三、霞浦海带的中国海带 紫菜之乡霞浦

2009年6月5日,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这是讫今全国唯一被授予此称号的县份。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 *** 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1957年,霞浦县开始在三沙镇三澳和溪南东安开展试验 *** 养殖,1958年,试养5亩海带获得成功,同年根据国家水产部《关于大力开展海带养殖的指示》,将养殖海带列为“ *** ”主要项目。1960年,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种海带培育和采苗试验,至1961年10月成功后,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1972年,县养殖场与水产技术部门合作进行海带夹苗绳材料 *** ,采用聚乙烯绳包棕丝取代传统马干草夹苗绳,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获得省水产局表彰,并在全省推广。1983年,县养殖场利用海带浮架套养贻贝获得成功。1984年,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海带夏苗在自然海区渡成功,提高了提供高产优质海带生产的能力。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 *** 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其叶片狭长呈带状,不分枝,植株健壮,鲜海带呈橄榄褐色,富有光泽,长度1.5—2m,厚度1—4毫米;受独具特色的湖泊型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养殖周期缩短,藻体幼嫩,粗纤维含量少;干品呈黑褐色,质嫩柔软;加工成品的盐渍海带结呈翠绿色,蒸煮易烂,粘滑爽口,香醇。

霞浦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干海带中蛋白质为10%、碘0.3%、氨基酸总量101g/㎏、钙7016mg/㎏、铁382 mg/㎏,锌8mg/㎏、β-胡萝卜素1.1mg/㎏、维生素B170µg/100g、维生素B2190µg/100g。霞浦海带生产过程不施肥、不用 *** ,为纯天然绿色无公害产品,经常食用有利于实现 *** 酸碱平衡、保持体液呈微碱 *** ,还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利水泄热、去脂降压、加快胆固醇代谢、降低肿瘤的危险 *** 的作用。

海带,是霞浦县农业经济的传统主打产品之一,种养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可供开发利用的海产藻类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10个沿海乡镇都已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大面积规模种养,面积、产量均居全国沿海县(市)前列,2008年全县种养海带6.26万亩、产量16.05万余吨;海带加工厂230多家,加工海带产品44000吨,海带产品总产值9.63亿元。从事海带产业人员达10000多人,直接受益群众达15万人。

目前,全县海带加工厂有230多家,5000多销售人员走南闯北,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贵州、安徽、江西、新疆、山西、陕西等设立有销售网点,霞浦海带产品遍布全国。霞浦海带知名度随着产品销售不断扩大,并由于其优质的特定品质获得广泛好评。

霞浦县进一步加大海带、紫菜产业扶持力度,提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霞浦海带、紫菜产业”。2013年获得由国家 *** *** 审批“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2013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霞浦县的海带、紫菜养殖环境、养殖生产、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及认证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有关申报材料进行了严谨评审,认为霞浦县海带、紫菜养殖加工产业优势突出,对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 *** 作用,并在全国海带、紫菜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符合 *** 水产品之乡命名管理办法中的条件和要求。

四、枸杞乡简介

枸杞岛,古称李西(又名南马鞍岛),后因岛上多生植枸杞而得今名。她位于舟山群岛的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北濒上海,南邻"海天佛国"普陀山,西与绿 *** 际锚地相接,是沪、杭、甬三大 *** 城市进出之门户。距上海芦潮港仅50海里,距离日本长崎岛也只有300海里。

全乡共有33个大小岛屿组成,海陆总面积1606.6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62平方公里,枸杞本岛为嵊泗第二大岛,现为嵊泗县枸杞乡。全乡下辖3个社区(龙泉社区、大王社区、庙干社区),7个行政村(龙泉、干斜、里西、石浦、大王、庙干、乌沙),常住人口8526人。

2006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4.74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19051万元,工业总产值1.55亿元。枸杞乡是渔业重点乡镇,渔业产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作业以帆布网为主,兼有拖虾、单拖等。养殖业是我乡的传统优势产业,现有养殖劳力703人,2006年全乡养殖面积达到8200亩,产量30950吨,2001年我乡被省海洋渔业局命名为“浙江省贻贝之乡”,2002年通过了省级万亩贻贝养殖示范园区的评审。

枸杞乡(枸杞岛),古称李西(又名南马鞍岛),后因岛上多生植枸杞而得今名。她位于浙江舟山群岛的东北部,北濒上海,南邻"海天佛国"普陀山,西与绿 *** 际锚地相接,是沪、杭、甬三大 *** 城市进出之门户。

OK,关于贻贝之乡养殖和扇贝野生和养殖的区别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养殖 贻贝 扇贝 野生 区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