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的成语,惩戒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

大家好,诫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惩戒的成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诫的成语和惩戒的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带有诫字的成语大全
  2. 出自《诫子书》的成语
  3. 诫的成语有哪些
  4. 关于诫的成语有哪些
  5. 谆谆告诫的意思
  6. 含“诫”的成语(7个)

一、带有诫字的成语大全

1、包含、带有“诫”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2、谆谆诰诫——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同“谆谆告戒”。

3、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4、谆谆告诫——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5、小惩大诫——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二、出自《诫子书》的成语

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释义: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3、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 *** 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5、例句: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送给他一句格言:淡泊明志。

6、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指不追求名利。

7、释义: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8、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 *** 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0、例句:他待人谦恭谨慎;学习孜孜不倦;生活简单朴素,有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和严谨自律的道德品质。

11、释义: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12、出处: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3、译文: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14、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如下: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译文:君子的行为 *** 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 *** 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7、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 ***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三、诫的成语有哪些

1.诫莫若防:意思是要防患于未然。事先提醒别人避免犯错误或遭遇不幸。形容使人保持警惕以防灾祸。出自春秋《申鉴·杂言下》。例句:我们应该牢记前人教训,做到诫莫若防,防患于未然。

2.劝善戒恶:指鼓励做好事,戒除坏毛病。出自《资治通鉴》。例句:书中讲到的都是劝善戒恶的道理,让读者更好地约束自身行为。教育意义尤为深刻。在许多为人处事的关键时刻能够告诫我们要勇于改过戒过 *** 的习惯做法及对社会弊端的危害等等!以此来让我们更完美诠释我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以此来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洗涤而变得更圣洁。进而也倡导人们能够奉行天理之良知从而心存善良。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存善良就会懂得如何去善待他人,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因此,劝善戒恶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的人生准则。

3.奉令承诫:意思是接受命令并谨记他人的教导或警示,严格遵从并贯彻实施的意思。强调服从和执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诫的含义是以警示为目的的教育和提醒。奉令承诫展现的是一种严格自律的态度和尽责尽职的精神风貌。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忠告和警示时,如果能够做到奉令承诫,那么就能更好地避免犯错,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因此,奉令承诫也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素质和能力。通过以上的诫的成语介绍可以看出,告诫往往带有一种警示 *** 和教育 *** ,是人们为了引导自己或他人走向正确的方向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善于运用告诫的力量,为自己和他人指明正确的方向,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四、关于诫的成语有哪些

1、小惩大诫 [xiǎo chéng dà jiè]

2、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3、《周易·系辞下》:“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4、谆谆告诫 [zhūn zhūn gào jiè]

5、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6、宋·费衮《梁溪漫志》:“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诫;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7、断织之诫 [duàn zhī zhī jiè]

8、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9、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五、谆谆告诫的意思

1、成语发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2、成语解释:恳切、耐心地劝告、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3、成语出处:宋费衮《梁溪漫志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4、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5、成语正音:谆,不能读作“chún”。

诫的成语,惩戒的成语-第1张图片-

6、近义词:谆谆教导 循循善诱 

7、成语例句:督促提督吴永安等,相机前进,并与广西抚臣徐延旭联络会商,和衷共济,仰副圣意谆谆告诫之至意。(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六、含“诫”的成语(7个)

本文整理了诫莫若豫、谆谆告诫、累诫不戒等含“诫”的成语7个,其中“诫”开头的成语2个,“诫”结尾的成语4个,“诫”在中间的成语1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诫莫若豫[jiè mò ruò yù]

【解释】诫:警戒;豫:通“预”,预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出处】《国语·晋语一》:“诫莫若豫,豫而后给。”

【解释】诫:引以为诫;莫:不;豫:同“预”,预防。事后警戒不如事瓣预防。

【出处】《国语·晋语一》:“诫莫如豫,预而后给。”

1、谆谆告诫[zhūn zhūn gào jiè]

【解释】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示例】督促提督吴永安等,相机前进,并与广西抚臣徐延旭联络会商,和衷共济,仰副圣意谆谆告诫之至意。——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2、谆谆诰诫[zhūn zhūn gào jiè]

【解释】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同“谆谆告戒”。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云南护国 *** 》:“各 *** 官,皆能力保治安,军人尤深明大义,均任守卫地方之责,务望各以爱国勤勉,恪尽厥职,用副予视民如伤,谆谆诰诫之至意。此令。”

3、小惩大诫[xiǎo chéng dà jiè]

【解释】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示例】悖入非无悖出时,临歧知悔已嫌迟。小惩大诫由来说,到底 *** 不可为。——蔡东藩、许廑父《 *** 通俗演义》第七一回

4、断织之诫[duàn zhī zhī jiè]

【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1、累诫不戒[lěi jiè bù jiè]

【解释】诫:告诫;戒:戒备,戒除。指多次受到警告和批评仍不改正。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成语 惩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