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之乡江门,广东十大名茶叶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很多朋友对于茶叶之乡江门和广东十大名茶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江门的地理优越 ***
  2. 江门有什么特产
  3. “广东十大茶乡”

一、江门的地理优越 ***

1、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为建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门,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水系西 *** 要发源于云南沽益县马雄山东麓水洞,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无数年代,西江上游挟裹着大量的泥沙滚滚东流,沉积在海上数不清的岛屿之间的平静水中,直至形成三角洲,其形状如人手的 *** 品,以5个手指,一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及横门,牢牢抓住太平洋的南海。江门尤在人的手腕,扼西江五个出海曰。江门凭籍西江,上可通广州、 *** 、 *** :下可达肇庆、广西梧州及新会、 *** 、恩平、 *** 、水东、电白、雷州、廉江、湛江、海南岛,成为广州府的西睡屏障,四邑乃至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因而,江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江门东北部3公里的北街,成陆于13世纪,在西江河畔,是江门水陆交通之门户。此地河面开阔,靠岸水位较深,宜吨位较大的轮船停泊,实为天然良港,具有独特的地利条件。正因为江门有如此自然地理的优势,成为了 *** 觊觎的地方。1860年经过第二次 *** 战争后, *** 为加强对中国南部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增辟沿海及内地对外通商口岸,把魔手伸到了珠江三角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粤海关成立,在江门设立正税口,俗称“江门常关”。光绪二十三年( *** 7年),根据《中英 *** 通商条约》专款,江门成为了西江的之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属三水管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同年10月,粤海关在江门设立办公所,这是首次以条约形成把江门定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关口,江门也就成为了西江南路对外贸易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以英国为首的 *** 为了进一步把江门这个商品集散市场、进出口商品集散市场辟为进出口商品的转运口岸,作为其深入五邑侨乡及粤中粤西其他市场的“桥头堡”,进行经济侵略,清光绪二 *** 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强迫清 *** 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即《 *** 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相应设置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粤海关把江门和甘竹两个常关划为江门关管辖。口岸的开辟及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水陆交通、对外贸易及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江门扩大了对五邑乃至广东西部的辐射和影响,从而加快了江门建市的步伐。

2、商品经济发达,为江门建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是一个地区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一个地方要成为城市,仅靠行政手段是难以办到的,它必须靠商品经济发达。江门虽然非紧靠沿海,但可经五门出海,背靠五邑侨乡,面向省港澳,堪称经商宝地。

江门的商品经济萌芽于14世纪。其时,在今蓬江区圩顶的地方有一个小圩集,每逢一、三、五圩期,邻近四乡的农民和渔民将生产的农副产品及鱼产品拿到这里销售或交换。后来圩集逐渐向海滩扩展,到16世纪,已发展成为“千艘如蚁集江滨”相当热闹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末清初,更是“客商 *** ,交易以数百万计”。各种谷栏、果菜栏、鱼栏、猪栏、 *** 栏、杉竹栏等陆续设立起来,经营方式有零售和 *** ,商品购售远至广州、海南、湛江、 *** 等地;近则香山(即今中山)、顺德、台山、 *** 、新会、鹤山等县,至清乾隆末期,江门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业贸易中心,酒楼旅店林立、商店遍布街道,商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光绪二 *** (1900年)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成为了五邑乃至粤西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商贸更为活跃,这可以从江门海关第四任 *** 司( *** )烈梯(GReady)在上报的《江门海关十年报告》(1904~1911年)中了解到。报告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江门连接三角洲所有5个人口水道,许多世纪以来是这个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以轮船作为交通工具的出现,使昔日极盛一时的民船逐渐衰落。但在江门,各种各样的船只紧密地拥挤在江门河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地方可能不易看见:航海汽轮高耸于民船之间;由新加坡、印度来的装备有6~12门防海盗重炮的300~400吨的帆船;装备带枪眼及 *** 板以保护驾驶舱两则的汽船,拖着油漆艳丽、旗帜招展的巨大客船喷着汽前进;官盐船,粮食船,满载陶器或生猪、活鸭、水果、蛋类以及丝蚕的民船;两边有孔洞、有流动水舱用以装载活鱼的船艇、舢板;一些由被放逐的麻疯人居住家宅船。上述无数的船只造成江门河十分挤拥,以致小船行驶期间也十分困难。由于这种经常 *** 的拥挤情况,1904年3月7日,江门 *** 为对外贸易口岸时,将海关设在靠近河的东北入口2英里的西江右岸(即北街?作者注),在其对面有优良的锚地。因此,大吨位的船只无需进入河内,由民船或舢板将旅客和货物从城内运上大轮船”。当时,每年从 *** 、 *** 进口的布匹、糖、大米、火柴、石油产品、西 *** 及医疗器材、成鱼海味品、五金百货等,源源不绝地通过江门流入珠江三角洲西沿各县;邻近各县生产的烟丝、茶叶、葵扇、蚕丝、鲜果、夏布等,又经江门这个口岸远销省内外及世界各地。每年从港澳进口和省内外输入的商品值银2440万元,而出口和输往省内外的商品值银1580万元。当时,江门虽是新会县的一个镇,但因为它是新会、台山、 *** 、恩平、鹤山五邑通向省会广州及港澳的水路交通之要冲,加上北街建有海关,是万国商埠,因而江门是五邑邮、电、路、航四大政攒集的地方。1908年由谭键著的《新会多土志》是这样评价江门的:“如网之有纲,如衣之有领”。江门成为口岸后,设立了水、陆巡警局、电报局、邮局等机构,开通了人工电报和水陆邮路:英、美、日等国商人在江门开办了火油公司等13家,英、美、加拿大等国教会也纷纷在江门开设教堂,传道增医,江门渐成了“华洋杂处,商旅辐揍”的热土。至清末,江门通往各地的航运线达27条。 *** 初年(1912年),江门因其交通方便,商业发达而成了各派系 *** 争驻的要地。江门口岸的地缘、商缘,吸引了五邑华侨乡亲前来办实业,购住宅,引进当代先进技术,新宁铁路直通北街,江门造纸厂、江门新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江门玲新 *** 股份有限公司、遂昌火柴厂等企业先后建成投产,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广东 *** 银行江门分行先后设立。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江门的经济已形成规模,对外贸易、商业服务、交通邮电创历史新高。据江门海关统计,在 *** 12年(1 *** 3年),江门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7780万海关两。其中进口占84.78%。文化事业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变化,新闻业、影剧娱乐业、新学堂、西医诊所(医院)等从无到有逐渐举办起来,商场商业化引进了烟、赌、娼等黑道生意也兴旺起来, *** 势力随之逐渐扩张。据统计,1 *** 1年,江门的常住、流动人口共7万人。

由于江门具有上述自然地理及经济优势,因而在1 *** 5年8月6日,经广东省 *** 第二十一次省务会议决定,将江门埠建设为省直辖市。江门建市,意味着其 *** 、军事、经济、文化等地位的提升,对五邑侨乡乃至粤西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了。其表现为:

一是 *** 、军事位置凸现。江门设市,适逢 *** 与 *** 实行之一次 *** 合作,江门逐渐成为江会区及五邑的工人农 *** 动的中心, *** 、 *** 及各群众团体将江门当作一个 *** 平台,开展各种 *** 活动;各派军阀也派 *** 驻守,把江门当作盘后五邑的“桥头堡刃。同年9月24日, *** *** 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率部到江门,设军部办事处;同月,新会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在江门召开全县农民 *** ,贯彻省之一次农代会精神,发展农会组织,建立农民自卫队;12月9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新台县分会在江门成立。1 *** 6年3月中旬, *** *** 军第 *** 军第十三师进驻江门;4月初,江门 *** 联合会成立;4月20日,江门市之一次 *** 召开, *** 产生了江门市 *** *** 部之一届执行 *** 会和监察 *** 会。7月 11日,广东第四区绥靖 *** 会在江门成立;1 *** 7年1月, *** 四邑地方工作 *** 会(后改为五邑地委)在江门成立;同月, *** 新会县委会在江门成立:3月, *** *** 军第 *** 军在江门组建五邑游击司令部—…。即使江门于1931年2月26日被撤销市建制后,江门的 *** 地位仍未削弱。3月1日,新会县 *** 机关从会城迁到江门。 *** 江门 *** 部仍保原有建制,一直到1934年才改为区 *** 部。“九一八”事变后,江门商民 *** 救亡经济绝交 *** 会和新宁铁路总工会 *** 会在江门成立,组织民众开展 *** 救亡运动。

二是市容市貌迅速改观。江门建市后,市政厅便着手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改造市容市貌。从1 *** 7年起,对全市进行较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开辟和拓展街道,修筑地下水道,安装路灯,建楼房,筑长堤,兴公园。先后把新隆街、新市街、曾花街、莲平路、兴宁路、长堤等处的平房拆除,拓街道,并沿街兴建底层作商店,上层作住宅的2~4层带骑楼的楼房:在常安路还兴建4~6层楼宇。1 *** 8年,市促进 *** 会成立,用民间募捐的办法,集资20多万元白银,修筑鱼栏(即今竹排头)至聚源路口的长堤,全长1.80公里。同时,续修常安路和钓台路,扩宽太平、塘步新市、宝善等13条马路,总长3658.54米。在商业区东面,先后形成了仁和里、觉魂里、兴平里、桃源坊等住宅区.在江门河南岸,逐步形成了红门楼、华庆里等10多个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建筑多有规划,比较整齐划一,大部分是2层,也有平房和少数3层楼。 *** 21年初,江门撤销市建制后,新会县 *** 机关迁到江门,又大兴土木,拆建房屋,整治马路。县 *** 成立襄办处,采取 *** 与街坊协作形式,继续修筑长堤沙仔尾路段,同时还修筑紫莱、紫坭、紫沙、羊桥、象溪、葵尾、仓后、上步、浮石、镇东、竹椅、永安、新华、聚源、揽鼓、新椰等33条马路。马路宽一般为6~14米,沥青或混凝土路面。至 *** 38年解放前夕,全镇有主要街道46条,总长14.67公里,其中行车道总面积12. *** 万平方米,多为混凝土路面,不过因年久失修,路面坎坷不平,排水不畅。江门建市后经过大力整治,彻底改变原江门镇的旧貌,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五邑地区。

三是经济跃上了新台阶。建市后的江门,境划扩大,人口骤增,据1930年统计,江门有住户15077户,人口81874人。市场更显繁荣,有“小 *** ”之称。其时,交通运输发达,形成以水路为主,铁路、公路为辅的运输 *** ,仅江门至 *** 每天对开客轮6艘,江门港成为广东省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内河港。 *** 初期,尽管政局动荡,但江门商业乃十分兴旺。尤其是成为省辖市后,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四乡小贩络绎不绝,至1932年,共有商户3000家。其中,绸布50多家,百货文化用品60多家,五金电器颜料化133家,糖烟酒茶业50家, *** 屠宰及烧腊业59家,水产业24家,酒茶旅业17家。由于商贾云集,贸易活跃,金融行业也蒸蒸日上,全市共设有5 *** 立银行,4家 *** 商业银行,50多家银号(钱庄),10多家当押铺和保险 *** 机构,分别办理江门、新会、高明、鹤山、中山等地的金融业务。江门海关在 *** ZI年的管辖范围扩大至广海、石歧、 *** 、崖门、水东、三峡海;分所有电白、博贺、都斛、闸坡、北津口共5处。但进出口贸易受到世界 *** 经济危机及日本加紧入侵中国的影响,渐趋衰落,至 *** 25年,进出口贸易降至197.39万美元。从1939~1945年日本军占领江门7年期间,百业萧条。 *** 胜利后, *** 各业日渐恢复和发展,先后开办了电池、玻璃、制糖等轻工企业,国内商业进出口贸易、金融保险、影院舞厅、 *** 妓寨等生意兴隆。当时,江门虽是一个3万人的小镇,却没有电信局、邮电局、航政局、商检局、侨务局等管理机构;广东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 *** 合作金库等公立银行仍在江门设有分支机构,开通了水路客运线34条,公路客运线5条,还开辟了水上飞机穗江客运航线,呈现繁荣景象。 *** 37年至解放前夕,由于 *** *** 派在 *** 上失掉民心,在经济上濒临崩溃,使江门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但它仍不失为粤中地区的对外通商口岸、 *** 市场、交通枢纽和金融、邮电、侨务中心,新闻、医疗、娱乐文化事业仍保持领先地位。

二、江门有什么特产

新会陈皮:又名广陈皮,为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的果皮,入 *** 已有700余年历史。《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

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之述。质轻而柔软,不易折断,香气特异,醇而浓郁,味甘凉香,微辛但不甚苦。

新会著名特产——新会陈皮,是新会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由于它具有很高的 *** 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

学名茶枝柑,是新会著名土特产。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据记载,新会大红柑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经过长期选育,自成品系,分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笃4个品种。其果实扁圆,油身而有光泽,皮色在成熟过程中由青转红,“冬至”前后呈大红。柑肉爽脆多汁,甜酸适度,每百毫升含柠檬酸0.71-0.82克,含糖10.1-11.3克,可溶 *** 固形物为11-12%,单果重约100-150克。

茶叶之乡江门,广东十大名茶叶-第1张图片-

细米薯学名叫菱薯,属瓜菜类,可用来煲汤、煲糖水,清甜可口,而且还具有清热除湿、健胃止痢、利尿解毒的功效。猪仔薯学名叫毛薯,为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块茎,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的功效,可入 *** 。恩平当地人一般将毛薯蒸熟直接食用,或是煲汤、煲糖水。

杜阮凉瓜,又名杜阮苦瓜。是江门市乃至省、港、澳地区无人不晓的特色知名农业品牌。其瓜型肥大,形似木瓜,平顶粒粗,别于其它凉瓜的标志迷人官特征,本地人称之为大顶瓜,将其形容为“柿饼蒂,老鼠尾”。

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当地就已经开始种植凉瓜,在 *** 时期,杜阮柿饼蒂(杜阮凉瓜)就已经比较著名。解放前,就有一首民谣唱出了江门当时的名蔬名果:“杜阮苦瓜柿饼蒂,莲塘菱角两头利,滘头大蔗真脆皮,江门白菜匙羹髀,荷塘芥兰几分地”。

杜阮凉瓜获得了“江门市十佳农土特(初级类)产品”、“广东岭南特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茶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消热消滞而著称。鹤山红茶具有生产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等特点,符合地理标志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的要求。

近年来,市委、市 *** 以“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为工作导向,不断加大对鹤山红茶的重视力度:

一是制定 *** 了《鹤山红茶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了鹤山红茶种植和加工 *** 技术;

二是加强鹤山红茶生产标准化建设,在鹤山 *** 莱苏村委会建立了面积达50亩的“江门市(鹤山)优质茶叶标准化”示范区;

三是加大投入,各级 *** 加大对鹤山红茶种植的扶持力度,2011年以来,市 *** 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从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为鹤山红茶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坚实保障。

三、“广东十大茶乡”

1、在广东省文联、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民协以及南方日报社的联手推动下,一场寻找广东茶乡和名茶的盛典于22日在江门 *** 市天露山麓大沙镇落下帷幕。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等十个地方凭借其卓越的茶业发展和独特的茶文化,荣获“广东十大茶乡”的殊荣,其中包括猴采红牌原生态高山红茶和枞中枞牌凤凰蜜兰香单丛茶等,展示了广东茶业的丰富多样 *** 。

2、本次评选吸引了广东14个地级市的24个茶乡参加,评委团综合了 *** 和现场 *** 的结果,最终授予了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等地方“广东十大茶乡”的称号,其中韶关市仁化县红山镇、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等地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态价值得到了特别认可。

3、评选中的“广东十大名茶”竞争异常激烈,52家知名茶叶品牌参与其中。猴采红牌高山红茶、枞中枞牌凤凰蜜兰香单丛茶等十种茶叶凭借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荣获“广东十大名茶”之冠。天露茶源和积庆里英红九号分别被评为更具岭南韵味的养生名茶和品牌价值典范名茶。

4、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黄亚辉指出,尽管广东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巨大,年消费量约10万吨,人均饮茶量全国领先,但当前的茶叶种植面积仅60多万亩,产量5万吨,远低于消费量。广东茶叶市场主要依赖于本地品牌,消费水平高,茶叶生产有待进一步扩大。

5、黄亚辉期待广东能借助其优质的茶源和悠久的传统,未来在茶叶生产规模上实现突破。评委会希望通过这次评选,提升广东茶叶的知名度,助力广东茶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茶叶之乡江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广东十大名茶叶、茶叶之乡江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江门 名茶 广东 茶叶 十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