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面包之乡金溪县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面包之乡金溪县以及江西抚州面包之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资溪为什么是面包之乡
1、因为全县12万人当中有3万多人从事面包产业,占总人口的25%。
2、资溪面包人不断努力做大做强面包产业,已把8000多家面包店开至全国近千个城镇,资溪面包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自治区,一代传一代,一户传一户,并已开始走出国门,涉足到 *** 、 *** 等国家。
3、1987年秋,资溪两位退伍军人走出山门,带头创业,在鹰潭创办了之一家面包店“鹭岛面包店”,从此点燃了资溪面包产业的星星之火,也叩开了资溪百姓创业的致富之门。
4、20多年来,在县委、县 *** 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资溪人通过亲帮亲、邻帮邻,一村带一乡、一乡带一县的创业模式,在面包产业闯出了一方新天地,形成了开明 *** 、兼收并蓄、敢闯敢干、勇于创业的资溪面包人精神。
5、至今,资溪面包人把7500多家面包店开到了全国大中城市,并走出了国门,涉足 *** 、 *** 、 *** 等国,2006年该县被国家烘焙行业协会授予“面包之乡”荣誉称号。
6、至今,全县已有2000多家面包店实现了品牌化经营,400多家星级饼店、全国优秀饼店及知名企业脱颖而出,其中资溪面包有限公司在绍兴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 *** 工厂,推出“资溪面包”品牌直营店100多家,品牌经济为资溪面包大军拓展出巨大的创业致富空间。
7、以上内容参考江西省人民 *** 网--资溪面包一年进账40亿元
二、求抚州各县的特产
临川区:金银花,临川田园梦菜梗
临川金银花是抚州市临川区的特产。临川金银花已成为临川农民的致富花,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川菜梗.曾经是北宋宫廷凉菜,发明于“才子之都”——临川,被称为“ *** 传承,状元之菜”。相传最初由宰相王安石千里迢迢从老家将临川菜梗带入宫中,宋仁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将其纳入抚州御贡之列。自从御贡之事传开之后,临川菜梗在江南民间便有着“才子梗”“相思梗”的美誉。田园梦菜梗选自抚河河畔优质芥菜,去除根叶,仅取全菜六分之一精华部分,经宋时御供古法秘制数月,形成辣而忽甜,甜中含咸,峰回路转,久嚼不腻之境,将人带入悠扬的“田园梦”。田园梦临川菜梗原料选材要求严苛,相比于同类产品,我们的菜梗水分充足,口感鲜爽,色泽透亮,形似琥珀,食用后解腻开味,提神醒脑,颇受当地居民喜爱。它还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属粗纤维食品。临川菜梗,口感清脆、咸甜适中、沉香 *** 、生津开胃、食用方便、卫生安全,是居家旅游佐餐之佳品。以芥菜梗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辣椒、大蒜等辛辣佐料腌制而成,风味独特,以辣为主,五味兼备,可备蔬菜淡季佐餐所需,也是平常解荤除腥开胃的更好小菜,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乐安花猪在江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临川才子金溪书,宜黄戏曲乐安猪”。这里的“乐安猪”就指乐安花猪,其香滑之美味,在民间代代相传至今。
乐安菜肴驴肉为正宗祖传,由崔姓祖先(现居广饶镇十一村)研制,始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县城崔武举奉荐北京御膳房兵部差务府, *** 食用,久负盛名。本品选料精细,以纯真健壮的毛驴,采用百年老汤(老汤可连续使用,使用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今用老汤乃“ *** ”前装入坛中密封坛口,挖坑深埋土中保存至今)新水,配以芳香天然佐料20余种卤制而成。卤成后的驴肉色泽鲜亮,浓香四溢,味美可口,风味独特,食后回味余久……
资溪面包起源于80年代后期,如今,面包产业已成为资溪从业人员最多、产值更大、效益更高的支柱产业。资溪县被誉为“中国面包之乡”
白茶: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更高达27万个单位/cm3。生态环境居全省之一、全国第七。资溪县香檀山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资溪县马头山原始森林附近,该处生态环境优越,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资溪白茶。
南丰县:蜜桔,桔花蜜,南丰腌菜
南丰蜜桔以皮薄核少、汁多少渣、色泽金黄、甜酸适口、营养丰富而享誉古今中外。历史上曾被列为朝贡珍品,被誉为“桔中之王”,1995年南丰县被授予“中国南丰蜜桔之乡”称号。
桔花蜜具有浓厚的桔花芳香,呈琥珀色,纯净透明,清香扑鼻,甜润肺腑。内涵葡萄糖、果糖、蔗糖、糊精和矿物质、有机酸、酵素、芳香物质及维生素等众多营养成份,食 *** 用兼优。
南丰腌菜以卷心芥菜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科学 *** ,采用多种配料加工成.南丰腌菜以其“色、香、味、脆”俱佳而名闻各地。“南丰腌菜”色、香、味独特,味比泡菜鲜,质比榨菜脆,酸中带甜,香气 *** ,具有生津开胃、助消化、振食俗之功效。
*** 米粉产于道教名山-江西 *** 山下的南城,相传 *** 仙女 *** 成仙后,用 *** 米制成晶莹透亮的银丝米粉赠送给王母娘 *** 拜寿贺礼,由此 *** 米粉天下闻名,历代皆为贡品。
黎川香榧是黎川县特产,香榧树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果为著名的干果。香榧果炒熟后松脆可口,有特殊香味,深受人们喜爱。黎川香榧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擂茶是黎川、广昌山乡人民家家户户都会的传统手艺。擂茶的原料主要是茶叶, *** 时将茶叶置陶盆,用尺许长的木梓擂茶棍频频转成茶糕,加盐腌制,放人罐中贮藏。吃时倒少许于碗中。旧时殷实富裕人家,还要加上炒熟的芝麻,油炸黄豆、花生仁、猪排骨等佐料,这样冲开的擂茶,呈鸡汤色,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不仅有茶叶的淡雅芬芳,更因吃时偶有几粒芝麻、黄豆、花生仁嚼碎,一股奇香人口,令人心旷神怡。
擂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年饮用、可消炎去疾,同时,它也是山村农户招待客人的上等饮料。喝擂茶时,桌上摆着用盘碟装着的油炸锅粑、米面皮、馓子、油坨、盐腌菜茎、豆子、花生、瓜子、板粟、红薯片等,这些食杂果品,人们称之为“搭茶”。这些搭茶,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别有风味,人们边喝擂茶,边吃搭茶,谈笑风生,饶有兴趣。喝擂茶成了村民交朋友,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方式。
广昌白莲具有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 *** 用价值高、炖煮易烂、汤清肉绵等特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以及多中维生素、糖和钙、磷、铁、锌、钼、锰、钛等多种营养元素。
广昌藕粉选用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太空白莲之藕为原料,采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重话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营养均衡,风味纯正,清心爽口,润滑细腻,老少皆宜,是一种理想的升级换代之休闲旅游雅食。
金溪蜜梨香甜爽口,风味独特,品质特优,具有“香、甜、脆、嫩”的特点,2011年获 ***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予以保护。
藕丝糖是金溪县传统特产之一。金溪藕丝糖外似一团洁白细嫩的藕丝,素以甜、脆、香酥而著称。内包芝麻、桂花、桔饼,甜而不腻,脆香酥软,落口消融,余味绵长。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浒湾油面进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广,黄通冬笋满省跑,四海闻名藕丝糖。”
历史上苎麻是宜黄一大物产,宜黄种植的苎麻纤维细长,质地柔韧,耐腐耐磨,富有光泽,无褐色斑点,漂洗后颜色洁白,明、清时期宜黄盛产夏布,苎麻就是织造夏布的上乘原料。
崇仁麻鸡是崇仁县地方鸡种,蛋肉兼用型,分黄麻与黑麻两类,具有显著的“三高一低”特点,即可食部、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微。
东乡神蛋有蛋中“人参”之美称,是东乡天然黑鸡的杰作。其蛋壳呈绿色,十分特别,称之为神蛋,被 *** 列为“珍稀保护品种”。东乡神蛋不同其它鸡蛋,其蛋肉斑、血斑均为0%,每百克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为1042mg,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是普通鸡蛋的5-10倍,有助于全面调理 *** 的健康,是馈赠亲友上等佳品。
三、资溪县明清时期出了几个进士
1、资溪县明清时期出了两个进士:石文器,傅彤。
2、石文器。字伯重,又字玉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不详,家在今嵩市镇境内。石文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历任广东曲江县令、安庆经历摄太湖县令、永平司理、建宁县令。因其判案准确、果断,迁大理左寺副、右寺正。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侵,京城-,崇祯想将守城兵马撤进城,固守待援,石文器上疏言“敛兵城内十不便”。后用于廉等在城外固守,围遂解。不久,京南重镇河间府缺守,迁石文器为知府。他到任后,因处事刚直不阿,得罪巡抚,被罢官,并罚戊边。后得还故里。明朝覆亡,石文器闻变,素服哀号,以示忠诚。死时79岁。
3、傅彤。字仪翰,又字丹峰,清朝中叶人,生卒年不详,家住今泸阳乡朱崖村。傅彤从小才具、聪明过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恩科进士。上《请改折漕粮加学疏》,请免泸溪漕运,改征 *** 米为折色(即不交实物,改为折银):"泸邑僻处山陬,羊肠鸟道,舟车不通",又兼"田土尽列层崖叠嶂间,地寒水冷,十月后方得收成。输米水次,又无歇店,多露处,冻饥之惨","虽有山溪一线,石块嶙峋,水不盈尺,只可用木筏装载,每筏装米五石。若值深冬雨少,溪少尽涸,又恐误漕,不得不用民力肩运到河,返往五百余里,公私交困,搬运之数倍于额征"。
4、傅彤中进士后未做官,在家时深感泸溪水浅滩多,舟楫不便,倡为开河之举,伐石导流,并亲自参加修浚工程。后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中途废止。他 *** 耿介,往往不为 *** 者所容。后客游在外病死,幸得南城主事潘从龙的援恤,使其棺木归葬。
5、 *** 甫。字明叟,北宋中期人,生卒年不详,家在今高阜镇港口村叶源。 *** 甫是李觏之侄,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建宁知县。熙宁六年(1073年)从经略安抚使王韶攻取吐蕃占据的河州,因守香子城有功,升为太常博士、河州通判。
6、饶廷直。字朝弼,北宋末年人,生卒年不详,家在今欧溪乡境内。饶廷直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官邓州通判,绍兴十一年(1142年) *** 知州。时南宋将唐、邓二州让给金人,金人迫饶廷直交出邓州,饶廷直未得朝廷命令,仍坚守城池。他写好《上临安表》,派人从小道送往京城,说明事情原委。最后自刎而死,以身殉职,坚守民族气节。
7、李淛。字宗海,宋末元初人,生卒年不详,家在今高田乡境内。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宋亡,归隐。元初,召宋故官出仕,李淛严守气节,与弋阳名士谢枋得相约,固辞不就,在故乡龙马山下结庐曰“龙马山房”,授徒讲《易》,号梅臞先生。
8、还有一位没有中进士的名人:李觏。
9、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嵩市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家。
10、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
关于面包之乡金溪县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