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鱼米之乡介绍(兴化鱼米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很多朋友对于兴化鱼米之乡介绍和兴化鱼米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江苏兴化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2. 问下,有关泰州兴化的历史.
  3. 兴化的介绍

一、江苏兴化为什么成为鱼米之乡

1、江苏兴化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2、青虾:兴化青虾个体大,品质纯正,体色为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体表光洁半透明,身体分20节。楚水、千垛、金沙沟牌青虾获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认定,楚水牌大青虾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认证。

3、沙沟大鱼圆:沙沟大鱼圆风味独特,别的地方则叫鱼丸子,鱼丸子细小如弹丸,说沙沟大鱼圆之大,在油锅里大如乒乓球般,盛在碗里色泽金黄,圆圆滚滚,里面肉色雪白,挟在筷子上是长

二、问下,有关泰州兴化的历史.

1、一、泰州与兴化至少是紧邻,是文化最接近的城市

2、兴化建县于公元920年,而且是从泰州分出一部分来建立兴化县的。所以,泰州与兴化本是一体,而且是先有泰州,后有兴化的。

3、泰州方言(市区)与兴化城区方言有一定区别。但是从大的方面说,是大同小异。全国方言分8大方言区,兴化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江淮次方言(江淮官话)、泰如片。尽管兴化隶属于扬州的时间比较长,但是从方言,以及所体现的民俗文化来讲,与兴化的文化亲缘关系,泰州比扬州更近。

4、兴化人鄙视泰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方言。因为泰州话接近兴化南乡土话。兴化人老是蔑称为“乡下话”。这是严重的暴露自己的鄙陋。方言本没有高贵与低贱之分,城里人鄙视农村人是过去的陋习,因此而鄙视邻近的城市,更是井底之蛙的表现!

5、老实说,在外地,当大家都讲普通话的时候,各地的固有口音对普通话的影响,只有泰州人与兴化人最接近,甚至几乎难以分辨。

6、有些人还引以自豪的是,兴化许多家族是从苏州迁徙过来的,有江南文化的基因。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泰州的苏州人因素肯定比兴化要多。所谓的苏州 *** ,主要指明代初年朱元璋将苏州(东吴)的居民大批地迁移江淮地区,史称“洪武赶散”。大部分人被赶到了朱元璋家乡凤阳,小部分到了苏北。这事的起因是张仕诚。算起来,张仕诚是兴化人,但是史书一般记作泰州草堰场人。更为重要的是,张仕诚 *** 之后,在兴化城时间短,在泰州时间长,部下中泰州人较多,跟随到苏州的也多,因此失败后逃回泰州的也多。可见,这些史实不仅不足以说明兴化高贵于泰州,只有相反——不说也罢了。

7、二、“兴化人洋气、泰州人 *** ”吗?

8、历史暂且不说,泰州也一直是市,而兴化长期是县。泰州市虽说是县级市,历史却很长。至少解放以来,大多数时间是市的建制。

9、泰州的工业产品,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自然不能与上海、南京相比,但是在苏北沿江地区的扬州、南通二地区中还是很有名气的。记得过去不少日用轻工业产品是泰州出品。在得不到“上海产”的时候,也还是强差人意的了。至少可以与清江(淮阴市)相比。那时南通的轻工业产品也不错的,但是扬州却差得多,兴化本地的日用工业则根本没有起步!

10、三泰地区(泰州市、泰县、泰兴县)是历史上比较活跃的地区,经济水平一直高于兴化。即使是“以粮为纲”的时代,兴化作为农业粮产区占些优势,但是母产还是三泰地区高。记得七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目标是“超纲要”,母产800斤(江南的纲要指标是母产1000斤,淮河以北地区是母产600斤)。而超纲要的先进典型是三泰的河横大队。那时的口号是:“学大寨、赶河横、超纲要!”兴化作为粮食产区,学习先进的河横,一点也没有感到什么不妥的。近来在网上又看到,河横不愧为老先进,现在的生态区建设搞得很有声色,仍然是标兵。

11、至于在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大发展浪潮中,泰州经济的崛起,有春兰等一批大企业的诞生,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兴化所不能比拟的了。

12、在兴化内部,也是南乡比北乡富裕。戴南的富裕是有历史的。戴南是棉花产区,一向比较富裕。当然在八十年代之后的乡镇企业发展中,戴南做得比较好,经济就上了一个台阶。相比之下,作为县城的昭阳镇,在六十、七十年代建立了一大批工业基础,到八十年代初,职工超千人的企业就不下十个,如拖拉机厂、齿轮厂、肉联厂、化肥厂、磷肥厂、水泥制品厂、金陵造船厂、新兴玻璃厂、纺织机械厂、庆丰玻璃厂、电动机厂、元件厂、仪表厂等等,县直属企业不在县城的还有安丰纱厂、安丰轴瓦厂等有规模的企业,现在所剩无几了!美之名曰 *** 转制,其实是“倒灶”了,多数破产了。可惜呀!

13、以县城的经济状况而论,在七十年代,兴化也许不比三泰地区的县城差,现在相比,则相形见绌了!几次看到排名,无论是经济指标排名,还是教育指标排名,我作为兴化人,都是面红心跳的。因为实在与周边城市比相差太远了!经济指标几乎排到了全省的末尾(给兴化垫底的县还有几个了)!

14、兴化的所谓洋气,大概与七十年代的风气有关。那时兴化受上海的影响颇大,衣着打扮很追赶时髦。兴化人很引以为自豪。但是我们没有认真考察过三泰地区,他们的县城难道就不追赶上海的潮流了吗?以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看,三泰地区的生活水平必定远超过兴化的。现在经济发展了,审美观念也多元化了,以自己的习惯看别人,大概总有点看不惯的。认为别人土气,我看基本是错觉。

15、我们所看到的“三泰人”,基本上是农民。因而常将对农民的印象来套三泰市区的人,实在也是可笑的和浅陋的。

兴化鱼米之乡介绍(兴化鱼米之乡)-第1张图片-

16、兴化人有一种自恋情结。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本地的好,当然除了上海!古语说:自古昭阳好避兵。兴化是一个水网地区,交通非常闭塞,视野也不够开阔。兴化人真的缺少三泰人那种敢于出门闯天下的勇气。但愿现在交通改善了,这种思想意识能够被改变。

17、1982年,江苏首先实行地市合并。兴化从扬州地区的属下县,改为扬州市的属下县。扬州是全国闻名的历史名城,也是历史上长期管辖兴化的府城,做一个“扬州人”,是绝大多数兴化人都愿意的。但是后来扬州、泰州分家时,兴化却归于泰州,感到十分的遗憾。

18、这种遗憾,还有另一原因。原先的方案,在议论时也有将兴化升格的考虑。如果将兴化、高邮、宝应、东台、大丰组成一地级市,兴化作为市 *** 所在地,也是有可能的。唯一缺憾是,兴化的经济状况十分的不佳,几乎在贫困县的边缘挣扎,难以担当地级市的市区重任。深究起来,是兴化本身的经济衰落造成的 *** 衰落,本来埋怨不得别人的。在七十年代,高(高邮)宝(宝应)兴(兴化)作为扬州地区的一个片,常是以兴化为龙头的。比如拖拉机厂是地区协作,总装放在兴化,就是将重点放在兴化了。可惜兴化的拖拉机厂没有发展成为汽车制造厂,仅仅成为发财巷子的延伸,变成了一片住宅区!

19、隶属泰州之后的遗憾不仅是一般老百姓的闲谈,也是许多干部的牢 *** 主题,常将“市管县”叫成“市刮县”。最为显著的是,市 *** (原县 *** )大院子里流行的不是本城话,而是戴南话。即使是本城土生土长的干部,到了大院子里面,也要改换腔调,实在显得别扭。这里的原因,固然有戴南经济的“辐射力”,恐怕也有主要领导干部来自三泰的动力吧。

20、其实,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是变化的。根本的问题是经济。只要经济发展了,其它问题似乎不是很重要的。

21、四、自我认同的困惑:我是泰州人吗?

22、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有多少人在自我介绍籍贯的时候说自己是泰州人?恐怕成数是很低的。

23、问题是,兴化归属泰州是既成的事实,是不容易更改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从大泰州的概念出发,我们确实是“泰州人”。当然从小泰州的角度看,我们这些“泰州人”又有些不够正宗。

24、不过这个问题,在外地,特别是外省,并不很重要。从外省人的角度看,你们就是泰州人!甚至,他们只要知道是江苏人,已经足够了!

25、泰州作为地级市还是新城市,也正在建设之中。而且由于***的因素,泰州市受到**部门的特别关注。泰州火车站就是例证。可以预计,泰州的发展是潜力巨大的。泰州必将成为苏北沿江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

26、兴化的同乡们,不要再发牢 *** ,再埋怨了。往者常已矣,来者尤可追。赶快到泰州寻找发展机会吧!如果你真的很爱自己的家乡兴化,在泰州积累了资本、积累了经验,再回兴化来,也不迟的。兴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泰州总体经济环境建设。换言之,泰州的发展,就是兴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兴化的介绍

兴化(xīnɡhuà)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腹地,江苏省泰州市下辖市。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据考证,境内人类生存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000多年。兴化诞生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 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兴化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全国罕见。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百强县,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世界四大花海之一“千岛菜花风景”闻名遐迩。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兴化鱼米之乡介绍和兴化鱼米之乡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兴化 鱼米之乡 介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