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麋鹿之乡 中国驯鹿之乡是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新疆麋鹿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中国驯鹿之乡是哪里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麋鹿的传奇经历
  2. 那位知道有关养鹿场的
  3. 鱼米之乡

一、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而100年前,它却在中国本土绝迹。今年,当中国麋鹿本土绝迹100周年的时候,适逢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野放”实验成功。从1000年前,人类大举捕杀麋鹿到新 *** 将麋鹿放归自然;从100年前中国麋鹿本土绝迹到世纪末麋鹿游子重返故土,扑朔 *** 的麋鹿身世似乎在演绎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麋鹿由于“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而被俗称为“四不像”,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动物,种群规模曾以亿计。

麋鹿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它具有300万年悠久的生命历史,却在长达近 *** 的时期内几度濒临灭绝。

古人把能够 *** 的姜太公的坐骑指为麋鹿,决非凭空想像,它象征着麋鹿与我中华民族的悠远情结。

麋鹿的形象和精神,自古溶人中国文化。从屈原、班固、杜甫、柳宗元、苏轼等文学 *** ,至沈括、李时珍等科学名人,直至周文王、乾隆等帝王,一部中国文化史,留下无数对麋鹿的记述和赞美的篇章。

在民间,麋鹿更是神奇之物,吉祥之物。它不仅是先民 *** 的对象,是崇拜的图腾和仪式中的重要祭品,还成为生命力旺盛(鹿角年年落而复生)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福“禄”喜寿)。

那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秋季的一天,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爱尔温·大卫一脸风尘地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大卫从苑外土岗上向内窥视,他双眼一亮,那是一群神奇的、陌生的、可能是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的鹿。

他的惊骇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 *** 的一群麋鹿。无奈皇家禁地不允许外人进入。直到次年初,大卫才设法买通了守苑的军士,在一个“月黑风高夜”,猎苑的守卒秘密地以20两白银为代价将一对鹿骨鹿皮给了大卫。

一年后,经过动物学家的鉴定,大卫发现新物种的消息便轰动了西方各国。按照动物学界的惯例,应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这种鹿,从此麋鹿这种中国自古就声名卓著的动物便被称为了大卫神甫鹿,至今其英文还是Pere D *** id's Deer。清朝末年,麋鹿因大卫的缘故红极一时,从“养在深苑人未识”忽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1900年秋,八国联军趁清朝 *** *** 、防务空虚一举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中国本土最后一批麋鹿终于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像战俘一样被押上战船,开始了长达百年风雨飘摇的流浪生涯。中国大地上,再也见不到一头麋鹿的踪影。

那些流落于异国他乡、被欧洲一些动物园圈养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圈舍取代了湿地),种群规模逐渐缩小而纷纷死去,越养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他喜欢动物,尤其是鹿科动物。

*** 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唯一一群。从各处收集来的18头麋鹿都被放养在英国伦敦以北70千米,占地12.1平方千米的乌邦寺庄园内。这座庄园水草丰美,林木葱郁,芳野幽旷,曲径绕湖。据说那些寄人篱下的麋鹿整日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呆立水畔,拉着长脸,表情呆板地顾影自怜,像害了思乡病一样,但毕竟能正常的繁衍了,

1914年,一战爆发时,乌邦寺里的麋鹿已达88头,二战时已达255头。二战以前,乌邦寺的主人始终以“保有世界唯一麋鹿群”为荣而一头也不肯出让,但二战德军战火染指英伦,当时子承父业的小贝福特终于改变了主意,提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危险的。”他惟恐这惟一的一群麋鹿再次毁于战火而遭后人的唾骂,便将乌邦寺内的麋鹿向国内外各大动物园 *** 了许多。

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 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其实,这也是乌邦寺主人的心愿。

1985年8月24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22头麋鹿乘专机从英国乌邦寺回到故土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麋鹿苑,终于实现麋鹿百年回归的夙愿。后来,英国首相 *** 夫人在伦敦举行的一个欢迎中国 *** 访英的宴会上致辞,曾把麋鹿的重返家园与 *** 的解决同列为中英外交史上的大事。

1999年,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高德年曾风趣地用中文这样说:“麋鹿曾因迷路到了欧洲,现在终于顺利还家了,祝愿它永远不会再迷路。”

作为麋鹿故乡的中国人,我们当记住爱尔温·大卫的名字,记住十一世、十二世贝福特公爵,记住他们保护麋鹿、挽救麋鹿的历史功绩。同时也不能忘记,100年前中国麋鹿在本土绝迹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耻辱的历史。

要复壮麋鹿种群,直至让麋鹿回归自然,需要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中外科学家顺东部沿海对北至辽河、南达北海的麋鹿分布故地进行了艰苦的调查。

1985年春,麋鹿专家曹克清一行驱车在黄海滩涂考察。这里沟河港汊纵横,光滩舒展,芦荡遍布,草茂林深,上万公顷的海滨滩涂呈半原始生境。这里是太平洋西岸更大的一片湿地,生物多样 *** 十分丰富,近年多次有麋鹿化石出土。

那一天,湿润的海风吹拂着绿树野草,成群的丹顶鹤和白鹭在沟边嬉戏。突然,一只牙獐从路边草丛中窜到路 *** ,歪着头好奇地看着考察的车辆。这一戏剧 *** 的情节引起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牙獐与白鹭自古就是麋鹿的伴生物种,凡有麋鹿出没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牙獐伴行。那只精明的牙獐适时地亮相在考察组的眼前,不言而喻地传递着大自然神秘的信息。

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我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在江苏沿海建立起世界上之一个、也是迄今更大麋鹿野生放养地——大丰麋鹿保护区。39头麋鹿返回故乡。这里的沿海滩涂广阔,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水草丰盛,是麋鹿野生放养天然的理想场所。

新疆麋鹿之乡 中国驯鹿之乡是哪里-第1张图片-

回到故土的麋鹿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与獐同戏,与鹤共舞。种群迅速恢复。全国现有麋鹿1 000余头。仅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就拥有819头,占全世界现有麋鹿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更大的麋鹿种群。

1998年秋天,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项划时代的科学实验。他们打开铁门,将经过选择的8头(公2、母4、幼2)麋鹿从鹿苑真正地放归自然。被圈禁数百年,一直处于圈养、半野生状态的麋鹿转眼间消失在黄海之滨一望无垠的草丛中。由此,中断数百年的野生麋鹿的生命链条在那一刻被重新连接。

通过 *** 电 *** 和野外观察,8头麋鹿在黄海滩涂湿地上已安全无恙地度过了之一个冬春。1999年3月18日, *** 的母鹿在野外安全地产出迄今为止世界上之一头全野生麋鹿幼仔,为恢复野生麋鹿种群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98年和2002年,大丰先后2次将14头麋鹿野生放养并取得了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上午,在距大海1 000米的滩涂上,工作人员恋恋不舍地打开了栅栏大门,18头麋鹿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从容地冲向大自然,开始了它们野生繁衍的旅程。

现在距离2003年的那次放养,已经2年过去了,放归野外的麋鹿生活得怎么样了呢?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野生的麋鹿比之网栏中的麋鹿,膘情更好。最显著的变化是野 *** 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强,更加机敏,活动的区域数倍增加。起居习惯更加变幻莫测。在保护区,现在野外存活的麋鹿已经达到52头了,相信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扩大。

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负责人,同时也是从事麋鹿野放实验的国家级麋鹿专家丁玉华高级工程师介绍说,麋鹿在大丰保护区的数量在迅速增长,这是保护区20年来实行科学管理,采取对濒危动物拯救措施,促使麋鹿得到有效保护的结果。今后还要扩大野生种群,易地建立新的保护地。

大丰麋鹿国家级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市境内,是 *** 东方、太平洋西岸更大的湿地之一。这里湿地生态演替系列齐全,生物多样 *** 极其丰富。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 *** 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 ***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

2006年6月16日,江苏大丰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麋鹿之乡”称号。截至2006年6月12日,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繁殖期内的麋鹿产下幼仔188头,从而使该保护区种群数量达1007头,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突破千头大关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明清时期的南海子位于北京南郊,占地210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老北京城区的3倍。南海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42米到25米。

南海子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一种神奇的动物———麋鹿。它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大型鹿科动物。古代麋鹿分布在辽宁省康平、南界浙江省余姚、西至山西省襄汾、东达东部沿海和岛屿这一广大的区域。由于古代先民的大量捕杀,以及人类的早期开发活动 *** 了适应麋鹿生存的生态环境,野生麋鹿种群大量减少。大约从秦汉以后,我国野生麋鹿种群就逐渐在原野上绝迹了。明清时期,仅在皇家苑囿南海子里,还保存有数量不多的麋鹿。

麋鹿体长2米多,肩高1米多。毛色浅褐,背部较深,腹部较浅。雄麋鹿有形状美丽的双角。麋角表面有凹凸,内有黑色纹理,形状迷人。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种都长,尾端生有丛毛,所以又称“大尾鹿”。它的鹿蹄宽大,而且能够分开,可以在沼泽地中奔走如飞。更奇特的是它的外表,角像鹿而又不是鹿,颈像驼而又不是驼,蹄像牛而又不是牛,尾像驴而又不是驴。因此,民间俗称麋鹿为“四不像”,把麋鹿看作一种“怪兽”。

乾隆皇帝为麋鹿写下两篇“ *** ”

更为奇特的是,每年到冬至,麋鹿角即自行脱落,而其他鹿科动物都是在夏季脱角的。这奇特的现象竟引起乾隆皇帝极大的好奇,为此乾隆皇帝还写过两篇研究麋鹿角的文章。

开始,乾隆皇帝认为,驼鹿或驯鹿就是古人说的“麋”,而“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不于冬”。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他写了一篇《鹿角记》,辨明世上并没有在冬天解角的鹿,鹿和麋都是在夏天解角的。可是《月令》为什么记载说,麋是在冬天解角呢?对此,乾隆皇帝未能“究其所由”,一直耿耿于怀,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5年,也就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冬季,乾隆皇帝从塞外承德避暑山庄回到北京。在冬至的第二天,乾隆皇帝忽然心血来潮,想起南苑海子里养着的那一群叫“麈”(zhǔ)的大鹿,会不会在冬至解角呢?

于是他立刻派御前侍卫五福赶快到南苑验视,看看那里的“麈”是不是正在解角。果然,南苑海子里的“麈”已经开始解角。有已经落地的,有的刚掉一只鹿角。五福等人将已经脱落的15只“麈”角携带回宫,进呈御览。乾隆皇帝一看,“乃爽然自失”。于是写下了一篇《麋角解说》。乾隆感叹道,古人把麈当做麋,而我却竟然不知道还有在冬天掉角的野兽,“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者,有如是乎!”他遂即命人把这篇《麋角解说》镌刻在从南苑海子里拣回来的麋角上,以记其事。至今,这只与众不同的麋鹿角就陈列在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内。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他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从此,麋鹿在中国灭绝。

1985年8月24日,20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运回老家——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目前,麋鹿在我国已繁殖成活800余头。世界有2000余头。

麋鹿苑位于北京南城10公里处的南苑,它不仅是保护麋鹿的多样 *** 研究场所,还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及环保活动为特色的教育基地。正值麋鹿在我国灭绝100年之际,我们来到了这片近千亩的保护区。回顾麋鹿在我国灭绝的历史,将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麋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珍稀动物。1865年法国传教士阿芒·大卫在北京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海子皇家猎苑,在苑外高处眺望,发现苑内有一群陌生的鹿,据他判断当时这群鹿在动物分类学上尚无记录,这使他惊讶。1866年,大卫将3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动物学家的鉴定,认为这是一种除了南苑以外哪儿都没有的一种动物。从此,麋鹿轰动了西方各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先后以种种理由及手段,从北京南苑将麋鹿掠夺到他们国内。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致使中国特有的这种珍稀之物从此在中国绝迹。

然而,被掠走到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部分纷纷死去, *** 者无几。就在地球上麋鹿奄奄一息的紧急关头,一位酷爱动物、特别是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拯救了它,使麋鹿绝处逢生。从 *** 8年起,公爵陆续将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等地动物园的仅18头麋鹿用重金买下,放养在伦敦以北的乌邦寺庄园内。良好的湿地条件使麋鹿开始繁衍,据统计,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时18头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惟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让“海外游子”回归故里是中国动物学家们多年的呼声,同时也是乌邦寺主人的心愿。1984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娅·博依德女士来华考察麋鹿回放中国的地点,她与中国有关专家一致认为北京南海子是最理想的回放地,乌邦寺主人当即决定赠送20头麋鹿给中国,使它们重新回到一度灭绝的地方。

1985年8月24日,一架满载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专机,将20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当晚便送至南海子麋鹿苑。就这样,时隔近一个世纪后,“海外游子”终于回家了。

麋鹿在南海子安家后,科研人员立即开展了繁殖工作。他们在麋鹿苑内开辟了300多亩的牧草种植场,对水域进行了治理,陆续修建了鹿舍和科研站,为麋鹿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1986年夏,有14头母鹿受孕,1987年3月,回归故乡的之一批母鹿开始分娩,有10头小鹿平安降生。1987年9月,英国乌邦寺又赠送给南海子麋鹿苑18头雌麋鹿,这更加快了麋鹿的繁殖和复壮。据统计,自1986年开始至今全国的麋鹿已发展到800多头,而北京麋鹿苑内就有近200头。

麋鹿在南海子驯养繁殖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启动了又一项重大工程———让麋鹿回归大自然。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它们在水畔生活,遇到敌害可以逃到河流、湖泊或沼泽中躲避。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考查取证和可行 *** 分析,认为湖北 *** 市的长江故道很适合麋鹿生长。那里面积3万亩,是典型的湿地,终年有麋鹿喜食的青草,19 *** 年国家在那里建立了天鹅洲自然保护区。

1993年和1994年,南海子麋鹿苑分别将 *** 头麋鹿送到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原始栖息的环境、天然的青草食物、良好的自然条件使麋鹿很快适应了自然生活,而且生长繁殖顺利,几年内就发展到了120多头,并逐渐恢复为自然种群。

麋鹿回归自然的工程如此顺利,使科研人员异常兴奋,为了更快地完成生物多样 *** 保护工作,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准备今年再向 *** 输送30头麋鹿,这样会促使麋鹿的自然种群更快地发展壮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麋鹿可以摘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帽子了。

北京麋鹿苑不仅是保护麋鹿的研究场所,还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环保为特色的教育基地,是对青少年进行自然教育、环保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户外大课堂,被中国科协列为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苑内,人们不仅能了解到有关麋鹿的知识,在参观的沿途游人还可以看到许多问题板,正面是问题,翻开便是 *** ,如“中国20世纪有哪些野生动物灭绝了?”翻开问题板便知有麋鹿、新疆虎、塞加羚羊等。沿途还有一些“绿色警句”很是给人启迪。

为提高人们对保护濒危动物的紧迫感,苑内设了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公墓”,一块块的石碑上铭记着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已灭绝了的野生动物。这些石碑用多米诺骨牌的形式排列着。上百种动物相继倒下,最后一块上面写着:英国莱桑池蛙。1999年灭绝。这里还展示着即将灭绝及一些濒危动物的名录。走进这座公墓,人们无不为那么多的灭绝动物而叹息,而其中的一块“墓志铭”更是发人深省:工业 *** 以来,以文明自诩却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污浊的天空坠向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声哀鸣在干涸的沼泽上空回荡———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在北京麋鹿苑,人们会了解到麋鹿是一度在中国灭绝,又经中外保护人士共同努力得以拯救的野生动物,它们的失而复得,是人类“亡羊补牢”、“迷途知返”,生态保护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要使后人知道,地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但她并不只属于人类,只有保护这个大千世界的物种多样 *** ,才能使我们自身的繁荣、稳定、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位于江苏省中部黄海之滨的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湿地7.8万公倾,其地貌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 *** 地组成,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这里孕育着种类繁多,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 *** ,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7月,UNDP/GEF《中国湿地生物多样 ***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保护区正式启动,此项目通过开展能力建设、社区宣传、公众培训、设备援助等活动,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管理水平。

走进这片广袤无垠的滩涂湿地,到处充满了原始、古朴的风貌,这里有鸟类315种、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0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就有31种,列入《中日侯鸟保护协定》保护的 *** 93种。成群结队的珍禽飞鸟,碧波万顷的芦荡,一片连着一片的红果盐蒿尽显眼前,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风景画,同时又组成了一个天然美丽的动植物王国。

二、那位知道有关养鹿场的

饲养鹿存栏数800头,公母比例8:2,年产茸720公斤

金山屯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全区总面积1850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区山峦起伏,河流交错,更大支流为大丰河。金山屯交通便利,位于汤林铁路线上,伊鹤公路贯穿全区。金山屯旅游区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与一体,十分丰富。区内群山雄伟,森林繁茂,山势挺拔,河谷开阔,水流湍急,河水清澈,环境清新。冬季寒冬雪趣,春天原野生机,夏季凉爽宜人,秋季满山收获,每一个季节都会使游客放松身心,感受自然,避暑纳凉,给你一份意外的惊喜。滑雪、漂流、康复健身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东北马鹿:主要产品:鹿茸是珍贵的中 *** 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可观。

该鹿场位于局址东南方向5公里处,占地100公顷,它的腹地是山间开阔地,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四周为阔叶混交林,主要以柞树为主,饲草资源丰富,水源充足,野生马鹿、狍子、麝等鹿种动物时常出没林间,现已引进1头天山马鹿和4头双阳梅花鹿,通过这些种鹿的繁殖,目前80头鹿中约有30%左右的优良鹿茸,其余均为东北鹿和梅花鹿,该鹿场加工设备齐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

鹿是反刍哺乳动物,属偶蹄目,有角亚目,鹿科,在世界上有4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16种。

中国自商周时代就开始养鹿,历代相传,历史久远。据文字记载,商纣王曾筑"大三里,高千尺"之鹿台,诗经也有文述"王在灵囿,麋鹿攸伏","与民共之"等,当时主要饲养麋鹿、梅花鹿和马鹿,供奴隶主观察、 *** 、祭祀和食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较大的鹿苑,养鹿开始规模化;唐朝樊绰著《蛮书》《云南管内产物》,上有记载"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说明当时养鹿范围已相当广阔,到了五代时期则有"养鹿刺血和酒而饮"之记载;明朝李时珍所注《本草纲目》则更是对养鹿、鹿的用途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本草纲目》曰:"用初生壮鹿三五只苑囿驯养,约三年内取 *** 用之";清朝更是在吉林东丰、双阳和辽宁的西丰等地圈养梅花鹿,供权贵们游乐、获得贡品和士兵演习,但所有这些,都是皇家驯养以供专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规模饲养,直到清末衰落,无鹿可贡,迫使猎民捕鹿养育,满足朝廷需要,才开始真正的群众 *** 家养鹿,这是在雍正十一年(1734年),距今不过300多年而已。

我国养鹿业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兴起,并经历了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末期三个时期的大发展与60年代和80年代初中期两个低潮,即形成两个马鞍形,总体上处于向前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辽宁省西丰县建立了之一个国营鹿场--振兴鹿场,之后于1952年又在吉林省的吉林市、东丰、双阳和辉南等地相继建立了十几处国营专业鹿场,开始了专业养鹿的时期,只养鹿2000多头;以后又在黑龙江、河北、山西、 *** 、新疆等地相继建立专业鹿场,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和白唇鹿,到50年代末期养鹿达10万头,是建国初期的50倍,形成了之一个养鹿高峰期;但到了1963年,出现了养鹿业的之一个低谷,这可能与当时 *** 经济的暂时困难有关,导致大批新生仔鹿被淘汰,有的放鹿归山,这次低谷持续了3年后又开始缓缓恢复;到70年代初期,全国存栏各种鹿达20万只;随着 *** 经济的振兴,养鹿业开始上升,到80年代初,全国各地国营鹿场多达上百个,养鹿达30万头,出现了养鹿业的第二次高峰;但随着 *** 经济体制的 *** ,国营鹿场经济 *** 后由于自身经营机制不完善而纷纷下马,仅黑龙江省养鹿业就下降了80%,出现了第二个低谷,此次低谷持续了将近4年才开始复苏,养鹿业的第三次复苏是以各地个体 *** 养鹿场的出现为标志,随着对外经济交流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鹿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时养鹿业又开始兴盛起来;到90年代中期,经过10年的发展,全国鹿存栏达40万头,而且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多,鹿的品质及其生产力--公鹿的鹿茸平均单产和母鹿的繁殖成活率逐渐提高,同时,在鹿的品种选育、繁殖、育种、鹿病防治、产品加工、饲料营养、环境控制、群体驯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鹿场经营也由原来的单 *** 营鹿场发展为一大批由集体、个人、合资、合作经营组成的多种形式,整个养鹿业开始专业化、 *** 化、规模化、科学化。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50年的努力,养鹿业不论是在存栏数量还是鹿的品种、生产力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1)存栏数量及饲养规模我国现在饲养梅花鹿、马鹿、水鹿、白唇鹿、驯鹿、坡鹿和麋鹿等约40多万头,其中梅花鹿近25万头、马鹿6万头左右、水鹿5万余头、各种杂交鹿万余头。在主要茸鹿中,以东北梅花鹿、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的品质较佳,著称于国内外,数量达28万头左右。近20年来,人工育成了居国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8个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其数量达8万余头。

我国主要茸鹿的饲养区域:梅花鹿主要在吉林省,占全国的70%;马鹿主要在新疆,占全国的35%; *** 鹿主要在东北、华北和新疆,占全国的80%以上。我国的梅花鹿之乡--吉林 *** 春市双阳区饲养数量达4万余头。

我国较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不含分场)存栏一般达千余头,更大的梅花鹿国营鹿场为吉林省东丰县之一鹿场,存栏为2300余头;更大的马鹿国营鹿场(含分场)系新疆生产建设 *** 农二师34团养鹿场,饲养塔里木马鹿近2000头。饲养梅花鹿较大的个体养鹿场一般达200~300头,而饲养马鹿(东北马鹿或天山马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150~200头,饲养水鹿的较大个体养鹿场可达500多头。

(2)生产力我国茸鹿的生产力很高,尤其梅花鹿和马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梅花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0.8~1.2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左右,每年生产鹿茸总计达50余吨,鹿茸优质率达5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8年左右;马鹿公鹿的成品茸平均单产可达1.5(东北马鹿)~2.5(天山马鹿)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可达60%(天山马鹿)~80%(塔里木马鹿等)以上,每年生产马鹿茸总计达40余吨,马鹿茸的优质率在60%以上,生产利用年限平均达10年以上。我国养鹿业的高指标和高生产力,创造了高经济效益,仅主产品鹿茸一项年均创产值5亿多人民币。

(3)养鹿的教育科研成果随着养鹿业的不断发展,在养鹿的教育科研上我国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总的说来我国养鹿业的科研教学工作是以提高鹿茸产量为主要目标。我国茸鹿生产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有赖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茸鹿科学研究又主要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并面向茸鹿生产的主 *** 。

1956年我国首先成立了吉林省特产研究所,专设有茸鹿研究室,后于1982年又隶属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至今,设有经济动物研究室茸鹿课题组。1958年建吉林特产学院,专设了经济动物专业,以后相继又在有关农林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了"野生动物专业"和" *** 用动物专业"等,40年来为祖国养鹿业培养了大批硕士研究生和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与典型鹿场一起试验,研究解决茸鹿的繁育、饲料、营养、饲养管理、驯化放养、疫病防治、设备条件与产品加工技术、产品成分分析及基础理论等方面重大技术课题。与此同时,随着规模化养鹿的兴起,国家对养鹿学的科研投入加大

,全国各院校共同合作,从1958年至1998年8月,研究项目达上千项,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梅花鹿的营养需要、茸鹿品种品系选取以及育、杂交优势的利用、杂交育种、鹿茸加工新技术、生茸机制的研究、多种添加剂饲料等产品成分分析、鹿保定 *** 物研制、鹿茸加工设备及深加工、控光养鹿、鹿胎、鹿皮和乳鹿皮的开发利用、鹿品种标准化、鹿的结核病、坏死杆菌病、缺硒和缺铜病、伪狂犬病等项研究有突破 *** 进展,居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尤其是"双阳梅花鹿品种培育"和"茸鹿杂交优势的利用"、"梅花鹿营养需要"、"茸鹿驯化放养"、"鹿的人工授精"等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均为世界领先水平。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单项成果年增收支额达千万元。特别是在品种选育方面,经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地人工育成了梅花鹿中的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品系,著称于国内外;在马鹿方面,人工选育的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特别是天山马鹿清原品系闻名于世界,而且现在又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较有前途的东天二元杂交和东天塔三元杂交等茸肉兼用新品种。

我国养鹿真正发展只有几十年,现在刚刚开始规模化,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经营不善目前,中国养鹿是小而全、少而散、传统作坊式生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因此信息不灵,抱残守缺。此外,国有鹿场人多包袱重,给扩大再生产带来困难,所以出现国有鹿场向个人承包转轨势头。但个人承包后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目标,造成后劲不足。

(2)调控不力中国养鹿缺乏宏观调控,农、林、医等部门都管都不管,发展带有盲目 *** ,在养鹿 *** 中一哄而上,一旦效益滑坡又纷纷下马,经营上互相攀比压价,使财产流失。所以作为主管部门,应真正把握全局,能从国际、国内市场的总体分析市场走势,及时给予指导,使市场处于平稳运行态势,避免大起大落。

(3)技术力量薄弱中国养鹿技术力量薄弱,全国养鹿专业科学研究人员非常缺少,且经费匮乏妨碍养鹿技术向纵深发展。向农民普及养鹿技术知识不够,影响农民个体养鹿积极 *** ,使农民养鹿处于自行摸索阶段。所以必须加强科研投入、技术推广,使养鹿业科学化、正规化。

(4)产品加工粗糙中国养鹿以生产鹿茸为主, *** 初级产品,花样少,深加工不够,对于抢占国际市场不利,这种状况亟需改变。要研究开发高精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5)缺乏配套服务中国养鹿业缺乏 *** 技术服务体系,只有完善品种改良、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信息交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才能使养鹿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进。

三、鱼米之乡

东北是全 *** 最富饶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北有粮仓,南有渔场,东有果园,西有牧场。这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山珍之乡,这里还拥有中国最广袤的没有沙化的肥美草原和占有绝对优势的珍稀动植物。因此,东北菜原料的高贵和天然是别的地方不能攀 *** ,这里大致盘点了我走南闯北后归纳的东北的物产特点,希望东北同胞真正看完,发现自己的优势,沉思东北的现状和近代以来的遭遇,进而思考东北人怎样为东北大地——我们的母亲负责。说起粮食,东北的粮食质量好,口感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十分肥沃,加之开发较晚,土壤肥力更充足,因为过于肥沃,过去农民种地时经常会有不施肥作物都疯长的现象,种过地的都知道,秸秆疯长不打粮食怎么行?实在是东北才有的甜蜜的苦恼。东北的粮食质量好还因为东北冬季寒冷,很多害虫被冻死。更因为这里粮食只种一季,阳光和积温充足,加上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集结。东北拥有世界更大的水稻种植面积,大米质量更高,口感更好,除了以上原因,也是因为用来灌溉的水源没有污染,东北人都知道江水灌溉的水稻磨出米来口感好,就是因为东北的江河尤其是东部北部江河绝不会像长江那样污染。东北不但产糯大米,我们的糯米还有糯高粱、糜子、粘谷子、粘苞米,多次有江南的朋友指着粽子说,你们那里有糯米吗?可能是又把我们当成他们眼里的北方了。许多人以为鱼米之乡就是指鱼和大米的产量,东北的粮食种类有10几种,水稻、玉米(世界两大玉米带,另一个是美国)、大豆、高粱、谷子、糜子、稗子、麦子、荆子,玉米就有10种左右,粘玉米、白玉米、五月先玉米、黄玉米、黑玉米、油玉米等等,粮食商品化率一直高居中国之首。

说起水产,东北地区江河纵横,东北部更是湖汊密布。黑龙江是中国流域面积更大的河流,黑龙江及其松花江等支流以出产野生鱼类著名,而且是冷水鱼,口味自然更好。呼伦湖、贝尔湖、兴凯湖、月亮泡、查干湖、松花湖等湖泊也水产丰富,查干湖的碱水湖鱼类味道更是别样,不是中国所谓五大淡水湖可比。到了东北,全鱼宴是必须要吃的。之所以随便一个水面都做得了全鱼宴,就是这里的野生鱼种类繁复,而且大鱼多,鱼大了就浑身都是宝了,鱼肝、鱼脸、鱼唇、鱼肠、鱼皮都是菜。在40年代,和人一样高的大鱼成囤成囤地在市镇上卖。地球上更大的鱼应该就出产在黑龙江,也就是鲑鳟鱼,清朝末年可以捕到3000斤的进贡皇家,现在也可以捕捞到几百斤的。过去黑龙江下游的渔民说过:“我们这噶哒(地方)到江里整条比牛大的鱼很随便!”。在东北,为了捕一条鱼,一张大网往往就要几百人拉,哪里是南方江河的小渔船?

黑龙江特别值得一提的支流就是乌苏里江,水产极为丰富,鳌花鱼、鳇鱼、胖头鱼、鲟鱼、东珠(珍珠)等闻名全国,还有特产大马哈鱼,更大的长达四、五米,重达七、八百公斤。这种鱼在鱼汛中数量极多,简直达到惊人的程度,据《黑龙江志》记载:“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当地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踩着大马哈鱼的脊背就可以走过浩瀚的黑龙江,敢问世界上那条江河渔群能密集到这种地步?乌苏里江每年有四个多月结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变成了雪橇飞驰的平滑大道,但仍可凿冰捕鱼。东北俗话讲“三大香”——开江鱼、回笼觉、二房妻。之一就是开江鱼。因为经过一冬天的冬眠,鱼体内的脏污已经全部干净,自然做出来非常鲜,自然就成了淡水鱼中的极品。开江鱼以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中的为上品。记得在东北的时候,开江之后的四五月份,在长春就经常可以吃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野生鱼,切鳇鱼肉就像切牛肉一样,切上一片就3斤多了,炖土豆,十分鲜美。鱼的利用在东北赫哲族这里已经出神入化,鱼皮裙,鱼皮大衣、鱼皮书.....,这大概是长江流域“鱼米之乡”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东北有关内中国太湖一倍之大的兴凯湖,可能因为中国重视关内的小湖泊,以致兴凯湖被割给 *** 三分之二。唐代称兴凯湖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兴凯湖一带水道纵横交错,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渔业中心,出产的淡水鱼有数十种之多,除“湄沱之鲫”最负盛名外,鲳鱼、鲟鱼和鲑鱼亦属品质优良的特产。

东北的全鱼宴很普通,以至于东北人都不知道宣传。就拿人们以为不产鱼的 *** 来说,我们介绍一下满洲里的全鱼宴。呼伦湖盛产鲤鱼、鲫鱼、白鱼、狗鱼、钻鱼、湖虾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用呼伦湖产的鱼虾,能烹制菜品120多种,称之为“全鱼宴”。到过呼伦湖的人,都把没有品尝全鱼宴作为一件憾事。全鱼宴中最为著名的菜品是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鲤鱼三献、松鼠鱼、梅花鲤鱼、湖水煮鱼、清蒸银边鱼、家常熬鲫鱼、蒸焖白鱼、拌生鱼、干炸秀丽白虾、氽狗鱼丸子等。说这些,之一要说明“棒打狍子瓢舀鱼, *** 飞到饭锅里”那不是忽悠。第二,也是要说明一定要看守好我们的家园,严格控制关内 *** 。

南部的渤海湾渔场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鱼蟹等海鲜种类十分繁复,出产珍贵海鲜。海参以辽宁出产更好,因此海参极品为辽参,几乎成了海参的代名词。丹东的东沟飞蟹更是享有盛誉。和江南的大闸蟹相比,体更大肉更多,煮熟时有各色花斑,颜色更鲜美,膏香的程度稍差,而鲜的程度大闸蟹是差之千里。至于渤海对虾更是独享尊贵品质。需要强调的是,东北的海鲜绝不会像浙江和福建那里,海鲜只是沿海乡镇、城市居民的专利。在东北,中部、北部、东部不太偏僻的县城和城市,集贸市场都可以随便买到。在西部,也可以在城市的酒店里吃到。而在南京,我为了在集贸市场找到海鲜,农贸市场不用谈了,走遍了大的 *** 市场。最多不过是几种海鱼和基围虾,海胆、海肠、海蟹是极难买到的。

东北这里除了是鱼米之乡,还是真正的山珍之乡。

说起山珍,东北的山和关内中国的什么名山不同,我们的山不只要能欣赏,还要产珍贵的东西,包括珍稀动植物和山野菜、山野水果、珍稀中草 *** 。长白山是中国更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宝库,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也很富饶。每年春天开始,不同季节的山野菜陆续摆上了街头。记得我挖到的黄花苗子做汤时不用放肉就十分鲜美。到了关内,我喝葡萄酒是坚持尽量不喝什么王朝干红、张裕干红葡萄酒。因为葡萄只有两个地方更好,一个是新疆,葡萄的故乡,一个就是东北,因为那是野生山葡萄。有野生的谁吃家养的葡萄?营养和口感都不一样。关内中国人可以喝,我们东北人有这个条件,我们不能降低口味。记得一次在南京的东北饭馆吃饭,店里卖一种很实在很纯的大兴安岭的野生浆果饮料,果肉都在那里头,可是当地的顾客不认,尽管才八块钱一瓶,竟然要喝什么果粒橙!可能是大路货的东西吃习惯了。我在关内我是努力坚持不吃什么蘑菇的,那都是家养的,营养太差,口感也不能比,还可能有污染,我是采蘑菇长大的,凭什么吃那东西?

东北的田园蔬菜也不比关内逊色,我们这里的黄瓜就有7、8种,豆角有十几种。而且在城市的市场,因为东北人饮食不排外,所以广东和山东、江南的蔬菜可以 *** 走上市场,因此在冬季,蔬菜品种反倒比南方丰富。

东北不但是鱼米之乡,山珍之乡,还拥有中国更大面积的没有沙化的肥美草原,还有数量繁多的珍稀动植物。

东北草原包括著名的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松嫩草原等。呼伦贝尔草原以辽阔、富饶和美丽著称,是中国唯一能有大面积的人们想象中的蓝天、白云、绿草、鲜花美景的地方,是成吉思汗起家的地方。东北草原集中连片,广袤千里,草原类型多样。以草甸草原为主,兼有疏林草原、草甸草原、沼泽草甸、盐生草甸。此外,东北还有山地草甸、旱地草甸、灌丛草原和干草原等类型,适宜发展大牲畜。东北的优良草原和优质牧草繁育了许多优良牲畜。在马群中主要有蒙古马、三河马、鄂伦春马、黑龙江马、吉林马、金州马等;在牛群中主要有三河牛、草原红牛、延边黄牛、复州牛等;绵羊主要有蒙古羊、三北羊、东北细毛羊等;山羊主要有蒙古山羊、辽宁绒山羊等。此外在内蒙东部还有骆驼。

东北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森林茂密,草原肥美,气候复杂,为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丰盛的食粮和良好的隐蔽场所。根据现在记载,东北陆栖脊椎动物535种,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的25.3%。其中鸟类最多,比重更大,有40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4.3%;其次是兽类,有103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24.1%。东北野生动物资源有以下特点:1、在动物种类上大型动物占优势、比重较大。2.在经济价值上十分珍贵,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东北毛皮兽50余种,占全国毛皮兽总数50%以上,种类多、质量好,多为张幅宽、毛长绒厚的上品,是我国毛皮生产主要基地之一。东北 *** 用动物80多种,种类多、数量大。其中鹿茸、麝香、熊胆、田鸡油、虎骨等都是世界驰名的贵重 *** 材。东北野生动物供肉量也很大黑土地上处处是宝。茂密的森林,秀丽的河山,滋养着人参、梅花鹿,出产着野菜、珍菌,给钻研厨艺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给美食家的以偏得的口福享受。东北菜原料的高贵和天然是别的地方不能攀 *** 。

好了,关于新疆麋鹿之乡和中国驯鹿之乡是哪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新疆 中国 鹿之乡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