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什么起什么的成语 成语听什么什么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闻什么起什么的成语,以及成语听什么什么闻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成语闻而后面是什么意思
  2. 闻过什么什么成语
  3. 成语闻什么起舞
  4. 闻什么起舞四个字的成语

一、成语闻而后面是什么意思

1、闻鸡起舞、闻风而动、闻风而逃、闻香识人、博闻强记、闻过则喜、

2、举世闻名、朝闻夕死、鼓角相闻、声闻过情、兵闻拙速、传闻失实、

3、直谅多闻、耳闻则诵、闻一增十、亘古未闻、惨不忍闻、杜耳恶闻、

4、闻韶忘味、闻风远遁、闻融敦厚、目击耳闻、了然无闻、闻风自遁

5、闻名遐迩、默默无闻、孤陋寡闻、闻所未闻、骇人听闻、充耳不闻、

6、湮没无闻、置若罔闻、博识洽闻、闻风丧胆、闻过则喜、

7、耳闻是虚,眼观为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鸡犬不闻

8、朝闻夕没、闻风而动、逸闻趣事、所见所闻、漫笔延闻、博见洽闻、

9、耳闻不如面见、闻名不如见面、百闻不如一见、

10、异闻传说、山阳闻笛、腥闻在上、多闻阙疑、浅闻小见、览闻辩见、见不逮闻、一闻千悟、

11、区闻陬见、浅见寡闻、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僾见忾闻、遐迩著闻、闻道犹迷、耳不忍闻、

12、闻风而兴、闻义而徙、先斩后闻、鸡犬相闻、没没无闻、久闻大名、远近闻名、闻香下马、

13、令闻嘉誉、不求闻达、寡见鲜闻、一无所闻、耳虚闻蚁、不闻不问、惊见骇闻、寂寂无闻.

14、多闻阙疑、浅闻小见、令闻令望、听而不闻、方闻之士、昧死以闻、使之闻之、澌灭无闻、

15、遐迩闻明、闻鸡起舞、愿闻其详、朝闻道,夕死可矣、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道路传闻、

16、闻一知十、闻声相思、謏闻浅说、晋惠闻蛙、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7、耳闻不如目见、千闻不如一见、单见浅闻、闻呼即至、过庭闻礼、饫闻习见、束教管闻、

18、传闻异辞、安于故俗,溺于旧闻、饫闻厌见、如是我闻、上闻下达、耳闻眼睹、厌闻饫听、

19、逖听远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博闻强识、殚见洽闻、有闻必录、闻风而起、

20、博闻强识、区闻陬见、愿闻其详、有闻必录、充耳不闻、朝闻夕死、博见洽闻、耳闻不如目见、一无所闻、鼓角相闻、见不逮闻、闻香识人、闻风而逃、浅见寡闻、山阳闻笛、闻名不如见面、遐迩著闻、传闻失实、惨不忍闻,老死不相往来、置若罔闻、闻声相思,闻者足戒、朝闻夕改、直谅多闻、逸闻趣事、望闻问切前所未闻、博闻辩言、区闻陬见、厌闻饫听、鸡犬相闻、如是我闻、远近闻名、传闻异辞、喜闻乐见、安于故俗、闻一知十、耳闻则诵、鸡犬不闻朝闻夕没、没没无闻、惊见骇闻、耳闻不如面见、令闻令望、闻一增十、不相问闻览闻辩见、朝闻道、亘古未闻、遐迩著闻、声闻九皋、听而不闻、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饫闻厌见、杜耳恶闻、昧死以闻、款学寡闻、殚见洽闻、闻风而兴、寡见鲜闻、如闻其声、寂寂无闻、多闻阙疑、浅闻小见、闻韶忘味、使之闻之、所见所闻、闻风自遁闻名遐迩、耳虚闻蚁、久闻大名、声闻过情、僾见忾闻、闻道犹迷、昭然著闻、逖听远闻、闻融敦厚、耳不忍闻、闻风而动、闻风而动、言者无罪、见不逮闻、上闻下达、视之不见、了然无闻、腥闻在上、默默无闻、举世闻名、闻风逃遁、道路传闻、闻所未闻、遐迩闻明、闻过则喜、謏闻浅说、方闻之士、束教管闻、澌灭无闻、不闻不问、闻香下马、不求闻达、骇人听闻、僾见忾闻,如见其人、湮没无闻、博识洽闻、一闻千悟、博闻强记、闻鸡起舞、闻风远遁、闻呼即至、令闻嘉誉闻鸡起舞、闻义而徙、异闻传说,听而不闻、览闻辩见、没没无闻、百闻不如一见、浅见寡闻、远近闻名、闻过则喜、耳闻眼睹、视而不见,眼观为实、耳不忍闻.多闻阙疑,听之不闻、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兵闻拙速、孤陋寡闻、千闻不如一见、闻风而兴、鸡犬相闻、闻风丧胆、先斩后闻、过庭闻礼、诟如不闻、晋惠闻蛙、闻义而徙,溺于旧闻、目击耳闻、闻雷失箸、恢奇多闻、一闻千悟、耳闻是虚、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闻道犹迷、传闻不如亲见,夕死可矣、闻风而起、漫笔延闻、令闻嘉誉、先斩后闻、鸡犬之声相闻、不求闻达、浅闻小见、单见浅闻、久闻大名、饫闻习见、寡见鲜闻

21、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22、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23、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24、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5、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26、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27、闻噎废食: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 *** 不干。

闻什么起什么的成语 成语听什么什么闻-第1张图片-

28、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29、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30、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31、闻风远遁: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32、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33、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34、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35、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36、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37、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38、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39、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40、闻风而起: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41、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42、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43、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44、【出处】登堂莫及,闻风而起。宋·陈亮《专祭赵尉母夫人文》

45、【解释】属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46、【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47、搜索“闻”,找到 155个成语(来自成语词典,满意求采纳)

48、百闻不如一见闻:听。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49、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50、博闻强志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51、博物多闻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52、不闻不问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不过问

53、不问不闻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54、寡见鲜闻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55、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56、旷古奇闻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事情

57、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58、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59、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0、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61、博闻辩言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62、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63、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65、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66、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67、惨不忍闻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6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 *** 追求的迫切。

69、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70、臭不可闻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71、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72、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73、耳闻不如目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74、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75、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76、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77、耳闻则诵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78、亘古奇闻亘古:从古代到现代;奇:稀有不常见的。从古到今很少听到或见到的事情。

79、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80、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81、诟如不闻诟: *** 。被人 *** 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82、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83、寡见少闻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84、广见洽闻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85、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86、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87、举世闻名全 *** 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88、没没无闻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 、仁心仁闻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90、浅见寡闻浅见:肤浅的见解;寡闻:听到的很少。形容见闻不广,所知不多。

91、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 、如是我闻如是:指佛经 *** 内容如此;我闻:阿难自称我闻之于佛。 *** 传说,后为佛经开卷语。

93、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94、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95、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96、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97、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98、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99、闻风而起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00、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101、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102、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03、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104、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105、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0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07、湮没无闻湮:埋没;无闻:没有知道。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

108、遐迩闻名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109、腥闻在上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110、有闻必录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111、饫闻厌见饫闻:饱闻;厌见:饱见。指见闻甚多。

112、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113、置若罔闻置:放,摆;若:好象。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114、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115、目睹耳闻〖解释〗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116、兵闻拙速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117、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118、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119、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120、逷听远闻“逷”同“逖”。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121、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22、多闻阙疑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123、耳闻不如面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124、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125、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126、碌碌无闻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

127、昧死以闻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128、千古奇闻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

129、强记博闻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130、束教管闻谓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131、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132、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133、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134、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135、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136、闻风远扬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137、闻过则喜过:过失、错误。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138、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139、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140、闻噎废食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 *** 不干。

141、遐尔闻名形容名声大,远近都知道

142、遐迩着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143、杳不可闻再也听不到。形容声音断绝。

144、轶事遗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145、异闻传说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146、一闻千悟形容悟 *** 极高。谓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147、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148、逸闻琐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149、遗闻轶事散失,遗留下来的事迹。

150、遗闻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151、逸闻轶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152、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153、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解释】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示例】【故事】

154、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 *** 追求的迫切。

155、多闻强记〖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56、亘古新闻〖解释〗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157、千闻不如一见〖解释〗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15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159、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解释〗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160、逖听远闻〖解释〗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161、闻名遐迩〖解释〗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162、遐迩著闻〖解释〗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163、一无所闻〖解释〗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1 *** 、僾见忾闻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165、耳不忍闻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166、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167、耳闻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68、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169、【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70、【闻风而起】闻:听到;风回:风声,消息答。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71、【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172、【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173、【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174、【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作战时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后退。指 *** 服从命令,行动一致。

175、【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听到符合道义的事就心动神往,虚心相就。

176、成语“置若罔闻”和“莫衷一是”分别是什么意思有哪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得到别人的真诚赞扬而不骄傲不自大

177、【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178、【解释】:置:放,摆;若:好象;罔:没有。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179、【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阁臣相构》:“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推其微意,谓便做也得。”

180、【示例】: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独有宝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181、【近义词】:置之不理、置之度外、熟视无睹

182、【反义词】: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

183、【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不予理睬

184、【日文】:闻(き)かぬふりをする,闻(き)き流(なが)す

185、【法文】:faire la so *** de oreille

186、【德文】:eas vǒllig i *** orieren

187、【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188、【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90、【英文】:unable to agree or decide which is right

191、【日文】:一致(いっち)した结论(けつろん)に达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

1 *** 、【德文】::in eas nicht miteinanderübereinstimmen kǒnnen

193、【拼音】:jiè jiāo jiè zào

194、【解释】: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95、【出处】:***《在中国***全国 *** 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96、【示例】:我们要~,谦虚谨慎。

197、【近义词】:不骄不躁、虚怀若谷、功成不居

198、【反义词】:骄傲自大、不可一世、惟我独尊

199、【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200、【英文】:guard against arrogance

201、【德文】:sich vorüberhebliceit und Unbesonnenheit hüten

202、闻凌而动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03、【解释】: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内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204、【出处】:宋·容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205、【示例】:这时,“石一歌”也~了。王西彦《骗子和 *** 》

206、【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207、闻风而起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208、闻风而逃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209、闻风丧胆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210、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211、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12、闻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213、闻名不如见面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214、闻声相思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215、闻所未闻闻:听到。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216、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217、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218、闻宠若惊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219、闻风而兴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同“闻风而起”。

220、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221、闻风破胆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222、闻风响应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223、闻风远遁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224、闻风远扬风:风声,消息。指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225、闻名丧胆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226、继续查询:第二个字是闻的成语第三个字是闻的成语第四个字是闻的成语带闻字的成语闻的意思

二、闻过什么什么成语

1、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过:过失;则:就。出自唐韩愈《答冯宿书》。韩愈和冯宿是唐朝时期的两位文人。在韩愈的《答冯宿书》中,他提到:“然而子路(孔子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禹(夏朝的开国君主)听到昌言(可能是另一个名字或某种称赞)就下车拜。”

2、当一个人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时,应该感到高兴并接受,因为这是改正和提高自己的机会。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学习。

3、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保持谦虚和 *** 的心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以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

4、韩愈在《答冯宿书》中的写作目的是回应冯宿的批评和指责。在这封信中,韩愈回应了冯宿对他的一些指责,包括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对待朋友的态度等。韩愈在信中解释了自己的立场和行为,并表示对冯宿的批评持 *** 和接受的态度。

5、这封信是韩愈与朋友之间交流的一封信,它表达了韩愈对朋友的尊重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韩愈在信中表示,他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对朋友的重视,体现了韩愈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真诚和谦虚。

6、还表达了他对朋友之间友谊的珍视和对自身工作的热爱。他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重要 *** ,并表示愿意为维护友谊而努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和追求,以及为事业献身的决心。

三、成语闻什么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他有闻鸡起舞的精神,所以他进步快。

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闻鸡起舞,最后打败了吴国。

3.昔日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至今依然激励着我们勤奋学习。

4.祖逖闻鸡起舞,后来建功立业,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5.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经常闻鸡起舞在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在锻炼。

四、闻什么起舞四个字的成语

1、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2、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与习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 *** 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OK,关于闻什么起什么的成语和成语听什么什么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什么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