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进士之乡有几个 中国十大进士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黔北进士之乡有几个,以及中国十大进士之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遵义市绥阳县称之为诗乡是什么来历
  2. 黔北名人
  3. 黔北解元韩之显轶事

一、为什么遵义市绥阳县称之为诗乡是什么来历

1、原因:遵义市绥阳县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有“中国诗乡”的美誉,2000多年来孕育出100余位著名诗人,13部脍炙人口的诗文集传世。

2、来历:贵州绥阳绥阳县是贵州高原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因诗歌文化历史悠久,历代诗人辈出,风雅长兴成为有名的中国诗乡。

3、追溯幽深的历史长河,从《水经注·江水》、《寰宇记》、《华阳国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等顺流而觅,诗乡文化源远流长,东汉大教育家尹珍在绥阳旺草设馆讲学达15年,启蒙孕育了诗乡文化,绥阳这片土地有了文明,有了文化、诗歌的 *** ,诗歌文化传沿至今近2000年历史。

4、另外,2016年,绥阳县成功举办中国·绥阳首届双河国际诗文化周,邀请了吉狄马加、西川、舒婷等国内著名诗人以及15个国家、地区的60余位著名诗人参加;

5、并通过高峰论坛、清溪湖诗会、“诗歌与我”沙龙活动及啤酒烧烤晚会、绥阳诗歌作品评鉴会等多个子活动全面展示了绥阳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使得绥阳本土诗乡文化迈向“国际舞台”。

6、活动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全国首家以诗文化为主题的陈列馆——中国诗文化陈列馆,通过现场观摩中国诗歌文化、诗词加油站、“巾帼诗花”、“老年诗家”、“农民诗友”、“诗乡新芽”等多个板块,详细了解中国诗歌文化发展主脉和绥阳诗歌发展史。

7、此外,主办方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绥阳枧坝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将包好的粽子送到敬老院,让孝亲文化的“香火”持久延续。

8、人民网-遵义绥阳:感悟“诗乡”浓情端午让孝亲文化“香火”传

二、黔北名人

1、黔北名人辈出,黔北差不多就包括遵义和铜仁两个地区吧!~

2、郑珍、莫友芝并称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

3、郑珍(1806—18 *** ),字子尹,晚号柴翁,遵义沙滩人(今遵义县境),有《巢经巢诗集》、《仪礼私笺》等著作。当代国学 *** 钱仲联《论近代诗四十家》中写道:“清诗三百年,王气在夜郎,经训一菑畲,破此南天荒。”意在称誉郑珍诗才和经学。郑珍和夜郎确有情结。首者,郑珍与是县著名诗人赵旭深交。郑延赵为《遵义府志》之“采访”。尔后,清咸丰庚申(1860)古二月二十七日,郑为避兵祸,举家迁到桐梓魁岩站杨家河畔,租刘氏宅居住,与赵旭家毗邻四月之久。其间,郑、赵及刘希向(字照书,疑为宅主)临水登山,访胜吊古,唱和遗响。尤有,郑著《巢经巢》中载咏及桐梓达40余首。

4、山势西来万马奔,大楼一勒九旗屯。天随路入藤萝峡,人共云争虎豹门。旧日刘兵此飞过,六年黔国任翻倾。黄心无复将军树,空逐流移泫石根。

5、郑珍,字子尹,遵义人。道光五年拔贡生。十七年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县训导。咸丰五年,叛苗犯荔波,知县蒋嘉谷病,珍率兵拒战,卒完其城。苗退,告归。同治二年,大学士祁俊藻荐於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卒不出。三年,卒,年五十九。

6、珍初受知於歙县程恩泽,乃益进求诸声音文字之原,与古宫室冠服之制。方是时,海内之士。崇尚考据,珍师承其说,实事求是,不立异,不苟同。复从莫与俦游,益得与闻国朝六七钜儒宗旨。於经最深三礼,谓:“小学有三:曰形,曰声,曰义。形则三代文体之正,具在说文。若历代钟鼎款识及汗简、古文四声韵所收奇字,既不尽可识,亦多伪造,不合六书,不可以为常也。声则昆山顾氏音学五书,推证古音,信而有徵,昭若发蒙,诚百世不祧之祖。义则凡字书、韵书、训诂之书,浩如烟海,而欲通经训,莫详於段玉裁说文注,邵晋涵、郝懿行尔雅疏及王念孙广雅疏证。贯串博衍,超越前古,是皆小学全体大用。”

7、其读礼经,恒苦乾、嘉以还积渐生弊,号宗高密,又多出新义,未见有胜,说愈繁而事愈芜。故言三礼,墨守司农,不敢苟有出入。至於诸经,率依古注为多。又以馀力旁通子史,类能提要钩玄。仪礼十七篇皆有发明,半未脱稿,所成仪礼私笺,仅有士昏、公食、大夫丧服、士丧四篇,凡八卷;而丧服一篇,反覆寻绎,用力尤深。又以周礼考工记轮舆,郑注精微,自贾疏以来,不得正解,说者日益支蔓,成轮舆私笺三卷。尤长说文之学,所著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皆见称於时。他著有凫氏图说、深衣考、汗简笺正、说隶等书。又有巢经巢经说、诗钞、文钞,明鹿忠节公无欲斋诗注。

8、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又称*[双‘耳’]臾,贵州独山人。父庶吉士与俦,官遵义府学教授,日倡导朴学。先生为人默然湛深,笃治许、郑之学。当其时,郑珍亦从教授游, *** 相友善,历五六年,业益进,黔中士林官师举交口推郑、莫,而两人遂名冠西南。家贫嗜古,喜聚珍本书。积既久,读之恒彻旦暮不息,寝食并废。爰通苍雅故训,六经名物 *** ,旁及金石目录家言,率究及其奥颐。疏导源流,辨析正伪,鲜铢寸差失。复工诗善书,求者沓至。居常好游览,喜谈论,遇人无贵贱贤惠,一接以和。暇日相与商较古今,评骘术业高下,娓娓忘倦。顾外虽乐易,而中实介然有以自守。自道光辛卯举于乡,其后连岁走京师,朝贵争欲罗致,必慎择其可,否即婉谢之。会试报罢,签取知县,且选官,意不所乐,辄弃去。往从胡文忠于太湖,为校刻《读史兵略》。既又从曾文正安庆、金陵。凡客文正所者逾十年,江南底定,寓妻子于白下,通走江淮吴越间,尽识其魁儒硕彦。同治四年,苏抚李鸿章请州县吏于朝,有诏征用,卒不出。十年以往,求文宗、文汇两阁书,赴扬州,抵兴化,病卒,年六十一。先生生平志存文献,思为《黔志》一书,润色边裔。道光中,偕郑珍同撰《遵义府志》,博采汉唐以来图书地志,荒经野史,援证精确,体例谨核,成书四十八卷。时论以配《水经注》《华阳国志》。又辑明代黔人诗歌,因事存人,因人考事,为《黔诗纪略》三十二卷。贵州文献始烂然可述。居金陵,得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自谓“此吾西州漆书也”。以举正段、严二家校注,撰《筹异》一卷。至句容山中,搜讨《梁碑》,躬自监拓,惟恐一字见遗,撰《梁石记》一卷。其余有《声韵考略》四卷,《过庭碎录》十二卷,《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一卷,《樗萌谱注》一卷,《郘亭诗抄》六卷,《郘亭遗文》八卷,遗诗人卷。编订未竟者,则《郘亭经说》、《书典经眼录》、《旧本未见书经眼录》、《影山词》各若干卷。

9、莫友芝著述甚多,丰富了祖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他的《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及附录、《知见传本书目》、《恃静斋藏纪要》,为目录版本学者所重视;《韵学源流》、《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一卷等,为声韵、训诂研究作出了贡献;他的文学作品格调高,产量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他的《郘亭遗诗》八卷,收集诗作546首,《郘亭诗抄》六卷,收401首,《影山词》二卷,外集一卷,收集词作百馀阕,另有《素阴杂记》一卷,《樗茧谱注》一卷(按:《樗茧谱》一卷,郑珍著。),《资治通鉴索隐》等。此外,他还收集了贵州266家诗人的诗2290馀首,编成《黔诗纪略》三十三卷。这些著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10、莫友芝的书法四体皆工,小篆和隶完全脱出了古人窠臼,骨气朴茂,自成一格。他旅居京都有期间,公卿贵族,学士大夫,武弁小吏,上下九流请他书屏题画之人络绎不绝,他都一应如愿。据说,唯有权臣□顺托人向他求字,遭到婉言谢绝。

11、黎庶昌两度出使日本,至今饮誉扶桑;

12、黎庶昌(1837— *** 6),男,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是我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13、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但却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 *** 屡获之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离遵义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一八六二年,因应诏上 *** 论说时事,受到朝廷重视,被赏为知县,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于是,黎庶昌便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 *** ”,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参赞身份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国,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 *** ,黎庶昌两次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饯行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14、黎庶昌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编印了《古逸丛书》。这部书共二十六种计二百卷,系黎庶昌在日本利用外交事务之余,将我国早已散佚而流存日本的唐、宋、元、明珍贵古籍,以高级纸张影印编辑而成。其中包含了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文馆词林》十三卷半、宋本《史略》六卷、《太平寰宇记补阙》五卷半等。这对我国古汉语、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都是极为有用的。

15、另外,黎庶昌的著作还有《拙尊园丛稿》六卷、《续古文辞类纂》二十八卷、《入都纪程》二卷、《西洋 *** 》八卷、《曾文正公年谱》十二卷、《曾太傅毅勇侯传略》一卷、以及《黎氏家谱》、《全黔国故考》、《牂牁故事》、《使东文牍》、《拙尊园画存录》、《孔诗》、《莼斋笔记》等。

16、一 *** 六年八月,黎庶昌因病由川东道任上返遵义。十二月 *** 卒。

17、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同治元年(1862),上书论时政,以廪贡生得授知县,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门四 *** ”。曾署理吴江、青浦等县知县。光绪二年(1876),随郭嵩焘出使欧洲,任驻英、法、德、西班牙四国参赞,游历了比、瑞、葡、奥等国,写成《西洋 *** 》一书,晋升为道员。光绪七年,任出使日本大臣;十年,丁忧返国;十三年服阕,复职使日。光绪十六年,任满归国后,曾任川东兵备道等职。黎庶昌志在用世,自称“雅不欲以文士自期”(《青萍轩遗稿序》)。所以他论学为文,力主“因文见道”(《答赵仲莹书》)。他的文章多经世之言,其出使外国纪游之作,尤寄深意。罗文彬说“其言多经世意,主实用”(《拙尊园丛稿》跋)。黎庶昌为文长于叙事,宗法桐城派,尝编《续古文辞类纂》,阐发桐城义法,推演《经史百家杂钞》的宗旨。但他晚年所作纪游之文, *** 抒写,明洁动人,并不全受桐城义法束缚。除《西洋 *** 》外,《卜来敦记》、《巴黎赛会纪略》、《游日光山记》、《游盐原记》、《访徐福墓记》等,都有一定成就。罗文彬评其文:“特有奇气。虽大旨远祖桐城,近宗湘乡,而不规规一格。”颇为中肯。黎庶昌使日期间,曾搜罗典籍,刻《古逸丛书》26种共200卷;为家乡购南藏本佛经全帙6771卷;又与日本友人以诗文唱和,刻《日东文讌集》3编,于保存典籍和中日文化交流颇有贡献。著作主要有《拙尊园丛稿》6卷,《丁亥入都记程》2卷,《西洋 *** 》8卷,《黎氏文集》12种36卷(附4种6卷)等。

18、殿试探花杨兆麟,可惜未展英才而卒;活跃于30年代文坛的才女卢葆华,虽英年早逝,却才华横溢;

19、(1878-1919),字次典,清贵州遵义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炯、麻江人夏同和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早年就读于黎氏,为黎怀汝女婿,受沙滩文化熏陶,是黎氏姻亲中的后起之秀。清光绪十七年( *** 1年)举人,光绪二十一年( *** 5年)赴北京会试,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公车上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人称“杨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浙江嘉兴府知府等。1906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时获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参加辛亥 *** 。后归故里,倡议篡修《续遵义府志》,并主持初篡工作。继又到广州,任 *** 参议员,1919年病逝于广州,年仅41岁。著有《守拙斋诗集》、《守拙斋文稿》。

黔北进士之乡有几个 中国十大进士之乡-第1张图片-

20、国内近代文坛前辈,著名文学家蹇先艾等都是出自遵义。

21、蹇先艾(1906-1994),遵义老城人。出生清末名门,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祖父官至道员,清同治八年(1869年)奉办“遵义教案”有功,加赏布政使衔。父蹇念恒,举人,曾任今越西等县知县。

22、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12日,蹇先艾出生于县署,辛亥 *** 时随父母返回遵义。蹇先艾敏捷好学,童年喜爱观赏鸟语花香的故乡景色,亦好听家中老仆人讲《三国演义》故事。稍长,入私塾,且于其父指导下读古文,联句作诗,十来岁能作古体诗。以后发表旧体诗,多用笔名萧然。 *** 8年(1919年)冬,蹇先艾至北京读书,先后就读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

23、 *** 20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获法学学士学位。时值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新文化刊物相继发行。蹇先艾于孤寂生活之中,以读书写作为乐,逐渐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 11年,于师大附中与朱大南、李健吾创办“曦社”文学团体,办《爝火》文学刊物。次年,发表新诗《二闸舟中》和小说 *** 作《人力车夫》。

24、 *** 15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常与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沈从文等名家交往。此后,在《晨报副刊》、《小说月报》和《文学》等多家报刊上发表作品。任北平松坡图书馆编纂主任时,兼授弘文学院《文学概念》和女子中学《国文》课。赛先艾自感所写作品题材狭窄,描写琐碎,于是利用学术交流机会至山东农村考察民情。 *** 25年,于 *** 发起的《中国文学工作者宣言》上签字。由于连续发表反映贵州民间疾苦的小说《水葬》、《到家》等,被 *** 誉为乡土文学家。蹇先艾还翻译出版《美国短篇小说集》。 *** 战争爆发后,蹇先艾由北平携眷返黔。

25、 *** 27年(1938年)春,因不满贵阳文坛沉闷的气氛,与谢六逸等发起成立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理事,于《贵州晨报》编《每周文艺》副刊,以杂文、诗歌、短评等形式唤醒民众,鼓舞 *** 救亡斗志。次年2月,日本飞机轰炸贵阳,《贵州晨报》社被毁,《每周文艺》停刊。 *** 31年起,历任贵阳省立高中教员,遵义师范学校校长,贵州大学和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等职。 *** 34年3月,主编《贵州日报》《新垒》副刊,团结省内外作家,继续以文学艺术作品,鼓舞民众。蹇先艾为人清廉、正直。任遵师校长时,月薪难以维持家计。当时,师范 *** 享受公费待遇,一般校长吃 *** 空缺多达十数人(其中要以一部分到贵阳送礼),会计劝其吃空缺,蹇先艾坚持不肯。为维持生计,只得将北平运回的《 *** 全集》 *** ,补助家庭生活。 *** 胜利后,目睹当局鼓吹“一个政 *** ,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实行 *** *** 的现状,蹇先艾加入“教授会”,任干事,支持 *** “争和平、争 *** ,反内战、反 *** ”和“反饥饿、反 *** ”等 *** 斗争,并以《新垒》为阵地,巧妙地发表揭露国统区黑暗、争取民 *** 利内容的作品,公开为 *** 作家茅盾撰写50寿辰祝贺文章,推荐英国作家约翰·雷特描写十月 *** 的著作。当局予以注意,不是令其更换标题,就是强令抹去作家署名。蹇先艾 *** 无效,于 *** 37年辞职,停办《新垒》。解放后,贵州省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 *** 会,蹇先艾任副 *** ,主持《贵州文艺》出版。

26、1953年蹇先艾加入中国 *** 同盟,1983年加入中国 *** ,历任贵州省文化局局长、民盟 *** 、民盟贵州省委副主任 *** 、中国文联 *** 、贵州省文联 *** 、 *** 贵州省副 *** 、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和贵州省地方志编纂 *** 会副主任等职。1983年、 1986年曾率中国作家 *** 团访问加拿大和印度。写作之余,常对青年作者的作品进行评阅,为之作序,鼓励上进;对贵州地方志的编纂工作亦予热情关注。蹇先艾的短篇小说集有《朝雾》、《一位英雄》、《酒家》、《还乡集》、一《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倔强的女人》,散文集有《城下集》、《离散集》、《乡谈集》、《新芽集》、《苗岭集》,约350万字,新诗近70首。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被称为我国五四运动以来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卓越的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 1994年 10月26日病逝贵阳,时年88岁。

27、梁宗鲁,字诚一,娄里瓮生台人(现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境)道光辛巳(1821)举人,延至道光己酉(1849)截至知县,忿不赴任,终老84岁。乡间称“诚一先生”。咸丰己未(1859)应知县江炳琳唆请招降鼻孔山农军梁三同等,“与之盟誓,绝不加害,诚一亦与贼盟乃出,江宦解省百余人尽歼。”惜哉“诚一”之誉。梁著有《淡淡歌》、《恬退斋诗文集》、《腊梅诗钞》二卷。 *** 《县志》载10首评曰“大抵抚时感事,自抒胸臆,真朴处取法少陵,可称诗史”。《耆旧诗》收入30首。《诗集成》于《谈谈歌》302首中选录165首,《诗钞》30首,加档案馆杂录,共载238首。《诗选》选评《乐捐》等5首。

28、这是一首借咏物,寓讽刺的古体诗。引农谚反其意而用之,直刺其“当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痛斥江炳琳杀降冒功,“乐捐”中饱等丑恶行径。其《谈谈歌》白话入诗可取,可有的似直成“劝世文”了。

29、申佑(1425~1449年),字天锡,遵义市务川县火炭垭人。申佑天资聪颖,有胆识。少时随父至田间,一只猛虎突然从林中窜出来,向其父扑去,欲衔走,申佑机智勇敢,持棒猛击其虎,虎被击痛而放口惊逃,其父幸免一死。申佑勤奋好学,前往思南府城参加童试,补郡 *** 员。明正统七年(1442年),申佑去昆明参加乡试,中庚申举人。遂进京入太学肄业。在就读期间,祭酒李时勉,因谏政事遭奸臣王振谗言陷害入狱,带枷示众于国子监门。申佑义愤填膺,倡议六馆诸生,上疏以拯师难。六馆诸生虽认为是冤,但畏惧王振势大,怕遭株连,惟申佑与石大用槌鼓称冤,伏阙不起,愿以身代师死。明英宗深受感动,特赦李时勉,让其官还在职。申佑拯救师难的义举,蜚声于京师。正统九年,申佑参加京试中甲子科进士,官拜四川道监察御史,时年19岁。在任期间,刚正不阿,胆识才略为群僚敬佩。申佑学识渊博,重视培养人才,每次出巡州府,都要召集当地诸生,讲授经史,答疑解惑,提高地方人才素质。

30、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告急文书纷纷来到北京,朝廷一片慌乱。英宗在权宦王振挟持下“御驾亲征”。申佑以名御史身份,奉诏从征。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被瓦剌军围击,溃亡过半,走投无路。在这危急关头,申佑从大局出发,为保皇上安全,穿龙衣,乘舆出阵诱敌。瓦剌军认为是英宗出逃,紧追不舍,申佑遇害殉难,年仅24岁,史称“土木堡之变”。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表彰忠烈,为申佑殉国褒显,谥忠节敕曰:“人孰无死,惟死于国事者为至荣也。特追赠其为文林郎。”并下敕命五道,推恩及其父、母、妻、子。明嘉靖十年(1531年),贵州巡按使郭弘化令思南府及务川县立祠祭祀。

31、申佑一生的事迹,在《明史》、嘉靖《思南府志》、道光《思南府续志》均有记载,近代出版的《中国名 *** 辞典》列有专条。

32、罗忠福,男,现年49岁,贵州遵义人。出生于经商世家,其祖父罗俊才曾是贵州最成功的商人, *** 罗民生曾担任遵义商会会长,不过,到罗忠福这一代时,已家道破落。罗忠福曾下乡 *** 队,那时就曾因倒腾小买卖受到责难。以后从做沙发起家,以做沙发所赚10万元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1979年,国家落实政策,罗忠福父辈、祖父辈留下的几十万财产连同罗家的“天府别墅”被一起归还。罗家收回财产,退还别墅。1983年,罗忠福被贵阳市一 *** 司 *** 为总经理,仅半年,就为这 *** 司赚进90万元,这使他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在商业上的才华。罗忠福离开这 *** 司,办起了一家家俱厂,一家服装店。为支持丈夫的经营,其妻杨秀荣丢掉自己的“金饭碗”,辞去在银行的工作,成为罗忠福更好的搭档。 1986年,珠海成为经济特区,罗忠福再一次感觉到机会在向自己招手,于是毅然卖掉在遵义的工厂、店铺,举家迁往珠海。罗忠福到珠海后, *** 家用电器,获利数十万。但他认为此非长久之计,便招旧部,重 *** 旧业,在珠海办起制衣厂、工艺家私厂和综合电器公司。罗忠福将自己的公司注册为黔海工贸实业公司。黔是贵州,海是珠海,以此表示自己的不忘本。罗忠福事业真正的飞跃发生在1988年。1988年初,珠海公开拍 *** 有土地使用权催发了罗忠福的地产意识,他用自己全部的资金,包括从已迁居美国的 *** 那里借来的资金,一口气吃进规划中的拱北海关边上、拱北边防检查站边上、吉大珠海宾馆边上、香州百货商店边上的四块地皮,这些地皮后来为他带来了逾千万元计的利润。 1988年9月,罗忠福秉承自己“借天下之财发天下之财”的思想,注册了自己的黔海典当商行,这也是新中国之一 *** 开 *** 的当铺。黔海典当商行为他解决了购买地皮后建楼启动资金的问题。 *** 夏,罗忠福抓住外商大批撤资,珠海地价降到更低的时机,用每平米百元左右的 *** 买下珠海西区白藤湖的一块地皮,到19 *** 年5月,这块地皮大幅升值,为他带来了几亿元的收益。 1991年9月,经珠海市体改委批准,罗忠福的黔海公司更名为福海集团公司。1994至1996年,罗忠福连续3年被选入美国《福布斯》 *** 中国 *** 富豪排行榜,其中,1994和1995年,更被列为中国首富。 1996年,罗忠福以500万美元购进美国“蒂芬尼” *** 大理石技术,随后,又与意大利排名第二的家俱大王摩尔斯·尼克斯建立合作关系,联手开拓中国家俱市场。作为 *** 更大的养老院,罗忠福的福海颐乐园原是准备搞房地产的。罗说,“在接触老人院这个项目以前,已经卖了90多栋,大部分本钱已经收回来了。当时我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把余下房产卖出去回笼资金;二是搞老人社区。但是按照国外老人社区的标准,我们还需要再修两万多平方米的房子以及配套设施,还要再投入几千万元。此外,已经卖掉的别墅如何处理也非常棘手。在确定搞颐乐园项目后,因为缺资金,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1999年我所承受的压力,是我经商20多年里更大的。为了来保颐乐园这个项目,在 *** 的土地都低价 *** 了。” 2000年,罗忠福再次入选《福布斯》中国 *** 50富豪排行榜,名列第28位,名下资产约7000万美元。

33、 *** 家周逸群先生.周逸群( *** 6~1931)中国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原名周立凤。 *** 6年6月25日生于贵州铜仁。 1919年赴日本留学。曾参加反对 *** 、北洋军阀的爱国活动。1 *** 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 *** 4年10月在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 *** 。1 *** 6年北伐战争中,率宣传队到 *** *** 军 *** 部,先后任师、军 *** 部主任,建立 *** 工作 *** ,发展 *** 组织。1 *** 7年8月参加南昌 *** ,南下后任 *** 军第20军第3师师长,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1 *** 8年1月,任 *** 湘西北特委 *** ,参与领导荆江两岸年关 *** 。3月上旬组织工农 *** 军,发动湘鄂边武装 *** ,占领桑植县城。后转往 *** ,重建 *** 鄂西特委,任 *** ,统一鄂西地区 *** 的领导和军事指挥,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赤卫队,在洪湖、白露湖和华容东山一带开辟了若干小块游击根据地。1 *** 9年春,把江陵、监利等县游击武装编成鄂 *** 击大队,后扩编为鄂 *** 击总队,兼总队长。领导鄂西地区军民,运用“敌来我飞,敌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等游击战术,挫败 *** 军和地方武装的多次“清剿”。1930年 2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兼 *** *** ,与军长旷继勋率部连克潜江、郝穴和调弦口等城镇,4月主持召开鄂西之一次工农兵 *** ,成立鄂西苏维埃联县 *** ,创建洪湖苏区。同年7月,第六军与第四军组成第二军团,他任军团 *** *** 、 *** 前委 *** ,与 *** 领导创建湘鄂西 *** 根据地。9月,调任 *** 湘鄂西特委 *** *** 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 *** *** 。 1930年9月,任 *** 湘鄂西特委 *** *** 兼湘鄂西苏维埃联县 *** *** 。在二军团主力南下、 *** 军重兵“围剿”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组建江左、江右军和 *** 团,与段德昌指挥部队相继取得之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保卫了洪湖 *** 根据地,壮大了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1931年5月在湖南省岳阳县贾家凉亭附近遭 *** 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现代音乐演唱家:野马先生野马:原名许艺舟,贵州思南县许家坝镇人。巍峨的大山,清淳的山泉、孕育了他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他的主要作品有:《梵净山》、《山妹子》、《土家汉子》、《贵州人》、《夜郎花》、《花灯姑娘》、《请到土家来》等。这些作品在贵州、广东、湖南、湖北演唱后,震惊中 *** 坛。被誉为“中国土家族歌王”。 2002年野马先生率自己组建的牧马人乐队应 *** 铜仁地委邀请,参加了梵净山首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 *** 铜仁地委受于:"梵净山旅游形象 *** "2003年野马先生在深圳举办了“情系罗湖,梦回梵净”个人演唱会主打歌《山妹子》,深得观众好评 2004年野马先生签约于湖南长沙“红太阳”演艺中心,同年与歌后韩红在深圳宝安举办了天王星大型演唱会 2005年野马先生回贵州参加了“黄果树杯”多彩贵州,直接进入复赛,同年7月回家乡自己出资拍摄原创MTV作品《山妹子》、《请到土家来》、《梵净山》 2006年参加了 *** 三台星光大道3月份月冠军擂台赛,5月3日 *** 家乡思南参加多彩贵州铜仁地区决赛获"更佳创作奖"同年原创歌曲--山妹子--入围2006原创中国十大新人原创候选名单.10月受央视邀请参加2006世纪 *** 推广会,现签约于现签约于“北京世纪经典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原创中国)”

三、黔北解元韩之显轶事

1、黔北解元韩之显,贵州道真县玉溪镇台上村人。清朝乾隆 *** (公元1753年),韩之显参加乡试,获贵州全省之一名,荣登榜首解元位。当朝学政授予他奖掖,并赐予“学压南方”,“开泰珍州”两块匾额。韩之显乡试夺魁,一度轰动乡里,名声远扬。

2、据乡传,韩之显居住台上近松江河边,幼时因家贫,依靠其舅父王先生扶助带着他到河对面的“万山寺”读私塾,王先生本人就是私塾老师,管教 *** 很严, *** 诵读四书时,若字词有误,轻则训斥,重则鞭笞,对其外甥更不例外。之显上学其母亲王氏常常护送他到河边必看其他脱下小裤择浅滩涉水而过。一次之显母亲见他 *** 有大块伤痕,知他是被舅父所打,心里虽痛,但从不责怪自己弟弟所为。几年后,之显学识长进出奇。其舅父自知所学有限,便将之显推荐到邻县务川某地求名师授业。

3、韩之显中取解元后,曾进京参加过会试。据传,当时会试文章命题是论语中的一句:“非其 *** 而祭之,谄也。”之显在开篇破题时写到:“人非,非 *** 非,非 *** 非人矣,非其 *** 而祭之,谄也。”试后考官阅卷,圈点时,读成:“人非非, *** 非非, *** 非人矣······”于是,考官不顺心,将之显文章打入落卷。后经主考官复核,原来之显文章论述精辟,应取会元位。但之一名会元榜已发出,不得再取。此后解元韩之显曾两次赴京,欲参加殿试获取进士功名,实因当时黔地赴京,路途遥远险峻,沿途多阻而延期误考,不等抵京,则殿试已过,皇榜已发。当地人说,韩之显有状元之才,可连进士都不得中,实为命中定数也。

4、韩之显中解元后,一直屈居乡里,不图仕宦发家。他一度在自家厅房里设馆教学。之显曾有 *** 三十六人同时参加科举 *** ,有十八个 *** 榜上有名,刚好是 *** 总数之半,故当时人誉称他为“韩半榜”。

5、之显一生为人正直,遇不平事则尽力相助。据传之显进京赶考,路过遵义绥阳县城,遇城郊一民妇跪泣求助。之显问其故,原是因绥阳县令之姨太出街游乐时,有头戴银盘的小猴相随,被民妇家养之狗碰上,因狗猴难容,顿时相互嘶咬,猴被狗咬死。于是县令将民妇丈夫抓进狱中。之显得知事故原委,只写了张便条曰(yue):“猴戴银盘,狗不识字,狗咬猴死,何成官司?”落名韩之显。并令人将纸条递进衙内。县令见之显纸条,便立即放人了事。

6、之显年及中年,除教学外还爱好在江边垂钓。一明月之夜,他去松江河边的麂子洞垂钓纳凉,夜深打盹不醒,不料上游洪水突下,把他卷走,从此无音信。之显享年三十八岁,有三篇 *** 文章留世。

OK,关于黔北进士之乡有几个和中国十大进士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北进 中国 士之乡 十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