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饿殍之乡,以及饿乡记全文翻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饿殍怎么造句
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 *** 。
2、现在想象饿殍遍野的场景,仍让人感到害怕。
3、那一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4、非洲一些国家天灾 *** 时有发生,故仍有饿殍载道的现象。
5、饿殍载道的灾后景象是不会再出现了。
6、封建社会时期,每逢灾年,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7、这一灾难 *** 的决定导致三年饥荒、饿殍遍地,时至今日对中国农村依然遗恶无穷。
8、在国内,洪水和 *** 肆虐,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甚至武士阶级也开始掠夺大名的米仓。
9、在中国浩瀚的史籍中,常常用“饥民遍野”、“饿殍塞途”、“人相食”等描述灾害的直接后果。
10、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
11、 1942年8月,深陷重围,饿殍遍野的 *** 格勒勉强抵抗住了 *** 入侵力量。
12、但是,乡下无论如何是呆不下去了,呆下去只能成为饿殍。
13、大丰朝三 *** ,中州大饥荒致使饿殍遍野,主人公叶凡是年十岁,父母俱亡,他靠着一点点的观音土苟延残喘。
14、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鞭扑底下的囚徒所发出来的不过是直声的叫喊,决不会用一篇妃红俪白的骈体文来诉痛苦的。
15、复昱一路变服诡行、颠沛流离,所遇所见皆是难民饿殍或者布衣芒屏,复昱对他们虽然怜悯哀痛,但却总觉所处所见非己同类。
16、河南、山东大水,饿殍满野,炀帝诏开黎阳仓赈之,吏不时给,死者日数万人。
17、“传说有一个大旱之年,黄河两岸千里,饿殍遍野,百姓来到洪福寺,烧香磕头,祈求王灵官……不久乌云翻滚,雷鸣电闪,倾盆大雨一直下到沟满河平”。
18、玄武帝国九省十八郡, *** 不断,饿殍遍野,各地饥民纷纷揭竿而起,人皆为食。
19、饿殍遍野“3岁小堂妹在家饿死,婶母也饿死在乞讨路上”。
20、饿殍于沟壑相枕籍,富家遂闭门不称贷。
21、坚定信念,灾难过后我们依然能重建家园。重拾信心,疾病肆虐我们依然能攻克难关。 *** ,远离满地饿殍的残酷现状,逃脱生灵涂炭的世界。
22、除轻薄的病号服外,她几乎**,她是如此瘦弱娇小,看上去像大饥荒过后的一具饿殍。
23、然而若不是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 *** 为饕餮,有 *** 为饿殍。
24、在饥馑仍在肆虐的地方,以马内利啊,求你展开翅膀,佑护你的儿女免于野有饿殍!
25、浙江省,一片劫灰,道殣相望,昔日温饱之家,大半成为饿殍。
26、破烂不堪的战旗随风缓摇, *** 上横 *** 遍野死状百露,在这个动荡不定的年代,饿殍枕藉,火烧火燎,有**离子散,有人死于非命,也有人升官发财,唯独百姓苦不堪言。
27、慢着,钱老板!你伙同当地官员私自吞下朝廷所发救济粮款,哄抬物价,致使百姓饿殍载道。
28、公元179年,春,天下大疫,哀鸿遍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枕藉。
29、公室仓廪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烂,生了虫子,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抗争的人民被 *** ,遭到砍脚的人不知多少,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30、战乱频起,警钟长鸣,农民无地可耕,商人无利可图,人心惶惶,百业俱废,是以饿殍满地,哀鸿遍野,所见之处无不是一派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
31、已经半年不见雨水的黄土地上,饿殍遍地,满目疮痍,成千上万的雁门百姓横七竖八地躺在大街上,嗷嗷待哺。
32、整个世界疯狂了,到处战火连连,硝烟弥漫,入眼尽是一片残壁断痕,饿殍枕藉。
33、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 *** ,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
34、遇上大灾之年,农民卖儿卖女,饿殍遍地,惨不忍睹;与此同时,地主则锦衣肉食,墙高狗恶,有户地主恶霸的大屋竟有七十多间房子,令人咋舌。
35、李世民沿途所见,残垣断壁,饿殍载道,真叫人触目惊心。
36、大批农民四处 *** ,饿殍遍野,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于路。
37、一边灯红酒绿热闹不已,而另一边却野有饿殍。
38、毛 *** 的内斗血淋淋,“文攻武卫”饿殍遍野!
39、明末风云变幻,内有饿殍遍野,流民 *** ,外有 *** 虎视眈眈,当此家国沦丧之际,吾辈应热血奋起,重塑我大汉民族之威。
40、明末清初年间,烽火连天,战乱四起,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郭天和李无锋两兄弟以 *** 为己任,带领众人谱写了一曲轰轰烈烈的太平英雄传奇.
41、(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 *** 。
42、如此无视凄楚饿殍,不过就是杜甫咏叹的《石壕吏》见于今日的事实。
43、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44、先是养浩辞官家居,七征不起,至是闻命,登车即行,见道旁饿夫,辄施以米,沟前饿殍,辄掩以土,迨经华山,祷西祠,泣拜不能起。
45、时当北宋宣和年间,饿殍遍野,啼饥号寒,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46、尤其在这战乱的岁月,他们将成饿殍,父老婴幼将啼饥号寒。
47、马路两旁的防空壕、骑楼底的防空壁,到处停放饿殍,随地垃圾,臭气熏天。
48、难道天下苍生涂炭,饿殍遍地,就是我剑神一门愿意看到的?
49、想那袁绍数万大军屯驻河内,缺衣少粮,要不是将军仁厚时常接济他们,恐怕早已经是饿殍遍野。
50、晋惠帝锦衣玉食、优哉游哉,因为太自在,所以面对饿殍遍野才有“何不食肉糜”的感叹,贻笑千古。
二、饿殍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1.亦作“饿莩”。饿死的人。2.饿得快死的人。3.饿死。4.使之饿死。
【例句】:那一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例句:那一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什么意思?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猪狗 *** 吃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前一个“食”是动词,吃。场涂:通“途”,道路。
后一个“食”名词,这里指食物。饿莩:饿死的人。
检:制止、约束。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你吃吧!饥~。~殍(饿死的人)。
1.(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同本义 [ *** gry]。与“饱”相对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3.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 *** (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4.使受饿;感到饥饿 [starve; *** ger]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6.贫困;缺少 [poor]。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preta] [佛]∶不断受 *** 折磨而不安的 *** 魂
[prey on victim like a famished tiger]饿极了的老虎向食物扑去,喻极其食馋,动作极为迅速猛烈
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 记》
[wolfer]饥饿的狼;比喻贪婪的人
[corpse of the starved]饿死的人。亦作“饿莩”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a lot of people *** d of *** ger]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the person *** d of starvation is anywhere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什么意思
意思是,许多豪门权贵之家生出一些 *** 之辈,多少贫穷之家却生出了达官贵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命运和家庭门第也是可以改变的。
解释: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 *** 。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亦作“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三、“饿殍相枕藉”的出处是哪里
1、“饿殍相枕藉”出自宋代强至的《闻杭饥》。
2、《闻杭饥》强至翻译、赏析和诗意
3、你从我的家乡来,请告诉我年大歉收。
4、百金易斗米,富人的头几次撼动。
5、饿死的人随处可见,亿人口都虚额。
6、地位卑微俸禄薄,使用度还是很难减少。
7、我行弟弟独自留下,日常活动我满足。
8、岁凶我产薄,他们担心痛苦粗淡。
9、客人立即上前阻止我,你的话就可以贬低。
10、好担心自己家为,微薄俸禄确实愧。
11、先陈述肋耕种,其次述抑制聚敛。
12、为什么所谋狭窄,然后又从戚惨。
13、再次起谢客,我说对不起灰尘斑点。
14、*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饿殍之乡和饿乡记全文翻译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